德阳市依托12345热线积极拓展民生领域服务应用场景
德阳市积极拓展“12345+”五大民生服务应用场景,着力解决服务渠道分散、服务效能不够高、社会感知不够深等问题,持续推进12345热线平台与110报警服务平台、市域社会综合治理平台、亲清政企通服务平台、惠企政策通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全面提升为企、为民服务能级,不断构建科学高效、系统完善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一、探索“12345+营商环境”。将为企服务入口整合进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打通企业服务绿色通道,开设亲清企业服务专线专席。与惠企政策通服务平台对接建立涉企政策知识库,组建人社、医保、税务、公积金、企业服务中心等部门的政策解答专家组,实现企业简单咨询由企业服务专席或政策解答专员直接答复。与纪委监委建立12345热线工单数据移送机制,推动助企惠企政策更好落实,助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截至目前,受理企业来电(件)12922件,亲清企业服务专线即时解答9198件,即时解答率71.18%;转派承办(部门)单位3724件,平均办理时效4.27个工作日/件,按时办结率达100%,企业满意率95%。
二、探索“12345+舆论场景”。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发力,打造“与民生温度共振、与城市发展同频”的政务服务总客服,营造理性、温暖、务实的社会舆论氛围。线上,搭建政府与企业、群众直接对话的平台,邀请12345热线承办部门(单位)有关工作人员入驻,由德阳市12345智能客服“小彩虹”即时响应,各部门(单位)工作人员按职责快速响应、回应群众关切。线下,聘请社会监督评议员,常态收集评议员建议,定期组织体验、参与、监督诉求从受理、办结到回访的闭环式工作流程,发挥“群众评价”和“社会监督”对政务服务质量水平提升的促进作用。截至目前,平台常驻用户3000余人,发帖数量5000余次;累计发布12345图片周报90余期,访问量55万余次,“小彩虹”民生知识库访问量32万余次。
三、探索“12345+基层治理”。发挥12345热线民生大数据和网格员工作制度优势,将12345热线已有的三级办理体系与网格工作体系整合衔接,进一步整合基层力量,推动企业和群众诉求从“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一是线下诉求“未诉先办”。发挥网格员巡查优势,主动发现潜在诉求。对巡查中发现的需要其他部门联合办理的事项,通过市12345热线以工单形式转派至相关责任部门。二是现场核实办件结果。利用网格员现场核查办理情况,如遇与回复结果不符的,退回有关责任部门进行重办;对情节严重的,适时进行通报。三是夯实社会治理“底座”。依托网格员“人熟地熟”优势,对群众不满意诉求进行实地走访,了解诉求办理症结所在,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解释工作,并将实际情况反馈至市12345热线平台进行跟踪督办。
四、探索“12345+纪检监察”。利用12345热线诉求办理和纪检监察体系,强化12345与纪检监察对接联动工作。一是建立平台互通机制。升级优化12345热线平台、亲清政企通平台,实现企业和群众一般诉求通过12345热线平台高效办结,疑难诉求推送纪检监察部门督促落实。二是建立联合督查督办机制。通过“纪检监察+12345热线+网络舆情”问题筛查模式,开展“带信下访”工作,确保诉求办理完成度及满意度。截至目前,市12345热线累计受理亲清政企通平台转派诉求11件,通过联合督察督办累计解决公交站台挡住在建企业大门、小区公共区域塑胶地面气味浓、烂尾楼塔吊长期搁置存在安全隐患、私人违规收取停车费、高架桥安装隔音墙等96件因年代久远权属不清或多部门职责交叉难以解决的问题。
五、探索“12345+微警情”。利用市12345热线职能职责,提升跨部门信息流转效率,科学分流非警务事项,积极推动跨部门高效联动,快速有效处置突发警情。明确12345与110热线受理范围,建立双向分流受理机制、常态化联动机制、会商协调机制、分级分类办理机制等联动工作机制,推动形成12345部门协同高效履职、及时解决涉及政府管理服务的非紧急诉求,110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及时处置紧急危难警情、更好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市12345热线平台、市110平台累计互转相关诉求623件,按时办结率100%。其中,110转接12345热线相关诉求595件,主要涉及群众反映天然气泄漏、水管爆破、电缆掉落、井盖损坏等问题;12345热线转接110相关诉求28件,主要为反映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露天歌舞扰民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