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领域重点发力 九龙县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九龙县漂亮的学校。
体格硕大的九龙牦牛。
2018年以来,甘孜州九龙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按照重点帮扶与保持农牧民持续增收相结合、精准扶贫与产业扶贫相结合、精准到户与精准到群体相结合,以及“总体谋划、超前实施、补齐短板、聚焦增收”的思路,夯实各项举措,脱贫攻坚取得突出成效。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九龙县1890户6985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已认定退出19个。九龙县脱贫攻坚能取得阶段性成果,主要得益于该县在党建、产业和教育这三个领域采取非常之策,通过党建引领,促进“短板”变优势。特别是构建“五朵金花+”立体产业发展格局,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九龙县针对贫困村有资源、有土地、有劳力,但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的问题,建立“组团+捆绑”机制,发展致富产业,稳定增收渠道,成为甘孜藏区深度贫困县产业脱贫“领头羊”。
党建引领 强化帮扶力量
建好基层党支部。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九龙县坚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九龙县始终确保党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把组织资源、干部资源、人才资源、发展资源向脱贫攻坚一线倾斜;全面推行“支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切实将党的组织嵌入到产业扶贫之中,引导村党组织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组建产业党支部,扶持建立产业基地,实现了“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依托基层党组织力量,培育壮大集体经济。九龙县坚持支部领航、党员领先、干部领跑,工作开展到哪里,党组织、党员和干部作用就发挥到哪里。以产业链条的延伸,帮助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贫困农牧民走上脱贫增收的道路。
配好“五个一”帮扶队伍。九龙县配齐配强脱贫攻坚力量,19个贫困村“五个一”帮扶力量和44个非贫困村“三个一”帮扶力量全覆盖,帮扶单位干部职工与所有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县领导走访调研102次,召开驻村工作推进会议57次,牵头制定脱贫规划和年度计划19个,协调项目34个;引进帮扶资金0.24亿元,帮助引进各类项目43个,硬化道路34.5公里,培训贫困家庭人员2646人次。创新制定了《九龙县“五个一”联席会议制度》《“六个一”帮扶力量巡回督查制度》等配套文件,明确“五个一”帮扶任务和工作职责,足额兑现工作经费和补贴,严肃了帮扶工作纪律,强化了帮扶力量管理。
用好“三二二”考评机制。九龙县建立健全“累计积分制评价、攻坚绩效评价、群众满意度评价”三评价,“年度考核、任期满考核”两考核和“双述双评”两评议的第一书记立体管理机制,明确工作目标,量化工作内容,压实工作责任,不断调动第一书记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
督好扶贫责任落实。县委主要负责人带头落实抓党建促脱贫责任制,直接包抓重点村、难点村,和乡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签订了三级书记抓脱贫的责任状。九龙县切实将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与帮扶工作有机整合,实施“帮扶力量不覆盖不晋级、帮扶机制不健全不晋级、帮扶无成效不晋级和突出问题不整改不晋级”的“四晋”模式,助力帮扶工作取得成效。健全帮扶主体问题点球机制和工作提醒机制,建立县级帮扶领导应急直通机制,对县级包村领导和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的帮扶责任落实情况发点球、针对攻坚突出问题发点球、结合督导督查整改意见发点球,限时整改到位。
办好农牧民夜校。近年来,九龙县聚焦脱贫目标,注重发挥党组织凝聚力、影响力、战斗力,成立了以县委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农牧民夜校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县63个行政村全覆盖建立了63所农牧民夜校,集中教学19万余人次,分片分组教学4.9万余人次,参学率达78.3%。
产业提升 “五朵金花”助脱贫
路径明。九龙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对特色农牧产业进行合理布局,构建以高山牦牛、半高山核桃花椒、矮山茶叶魔芋及黑毛驴、梅花鹿、羊肚菌、川乌等特色种植养殖为主的“五朵金花+”立体产业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建成特色农业产业基地9.65万亩,各类牲畜存栏达到21万头(只、匹),开发农副产品3类30余种,注册农副产品商标8个,农业产值达4.48亿元。
模式新。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九龙县以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为保障,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培育壮大企业和专合组织,使其一头对接市场,一头把农户组织起来,实现生产和市场的有效连接。目前累计扶持发展涉农企业25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414个、家庭农牧场12个、种养大户282户、特色养殖小区1个,兑现奖补资金580余万元。全县种植养殖业覆盖贫困人口6985人,实现增收142.1万元。注重农旅结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等服务业,积极推动劳务扶贫,带动550余名贫困群众就业务工,实现月增收2500元至4500元。充分发挥四项基金的作用,九龙县设立金融信贷专项基金820万元,共撬动小额信贷资金6548万元,覆盖贫困户1343户。
措施实。按照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要求,九龙县积极探索推进财政资金产权量化、股权量化、土地流转等促进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措施,形成利益兜底、二次返利、入股分红等利益联接新机制,对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产业化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截至目前全县19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人均3元以上。
品质优。实施“品牌战略”,九龙县以质量求生存、效益求发展,促进产业和产品提质增效。九龙天乡茶叶“藏红”“藏雪”“金迷”等系列品牌连续多次荣获四川国际茶博会金奖,矿泉水、花椒、核桃油等16项产品通过“三品一标”认证。培育省州名牌产品、知名商标5个;组织参加农博会等,有效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知名度。
成效显。通过发展特色农牧产业,九龙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年底达到11381元,“十二五”时期增速为年均12.56%,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量和增速连续五年稳居甘孜州第一,2018年全县6985名贫困人口人均收入超过3600元。
扶智扶志 教育发展促脱贫
深挖“思想穷根”。九龙县以教育为抓手,聚焦“扶智+扶志”,破解难题。针对贫困户自我脱贫意识不强,该县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并重,从教育、文化和文明习惯入手,从思想根源上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深挖贫困群众思想上的“穷根”。
教育促进“扶智”。树牢“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投入教育就是投资未来”的理念,九龙县提出“全域九龙儿女上好学”的发展目标,深入实施教育帮困、幼儿园建设、教师培养培训、控辍保学,积极推行15年免费义务教育,连续3年实现了脱贫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100%的达标认定目标,实现了乡乡有标准中心校、贫困村村村有幼儿园,着力改善高原藏区教育落后现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
补齐基础短板。2015年以来,九龙县共争取项目24个,建设面积75629平方米,总投资17782万元,目前已竣工投入使用19个,完成投资12397万元。加大设施配备方面,九龙县投入155万元用于高考标准化考点建设;投入30万元用于高考听力设备建设;县财政投入4000余万元用于购置学校设施设备。
夯实教师队伍。2016年以来,九龙县引进教师78人,完成各级培训1580人次,校长、教师交流调动96人,接收安置支教教师50人次。
完善教育体系。目前,九龙县中小学、幼儿园共57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初中3所(初级中学2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含校点)33所,幼儿园20所,共设37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3633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办学体系,农牧民子女都能就近入学,享受先进的教学资源。 (赵成忠 登林/文 高秀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