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脱贫攻坚简报2019第107期

  • 2020年03月26日 14时17分
  • 来源: 省扶贫开发局
  • 【字体:
  • 黑水县厘清六种关系 推动高质量脱贫

    黑水县始终准确把握贫困的现象和本质,进一步厘清干部帮扶和群众主体、村摘帽和户脱贫、贫困户和亚贫困户、贫困村和非贫困村、脱贫和奔康、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已脱贫人口和正在脱贫人口“七种关系”。截至2018年底,全县贫困村从64个减少到4个,贫困人口从9976人减少到971人,贫困发生率由18.6%下降到1.8%,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处理好干部帮扶和群众主体的关系。注重聚合外力。将脱贫攻坚作为培养干部、锻炼干部、发现干部的重要平台,在省委“5个1”帮扶机制上,结合实际推出了每个贫困村有1名县级领导、1个帮扶部门、1个驻村工作组、1名第一书记、1名驻村农业科技人员、1支“两代表一委员”工作监督组和每个贫困户有1名联系帮扶党员的“6+1”干部帮扶机制,真正做到尽锐出战,凝聚脱贫攻坚最大合力。注重激发内力。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培育党员脱贫示范户、产业扶贫示范户、优秀外出务工人员等各类典型316户,通过身边人、身边事,引导群众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转变。同时,发挥支部的核心引领作用,在全县推广“一卡两网三联四单”“三五”固定活动日、“754321”等党建扶贫新模式,将贫困群众紧密团结在支部周围,坚定脱贫奔康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处理好村摘帽和户脱贫的关系。按照一户一策的要求,不断强化政策、资金、项目整合,统一调度、精准投放,充分发挥集聚效应,确保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有稳定的、可持续的脱贫路径;通过建立龙头企业带动、政府投入量化入股、临近村寨抱团发展等机制,不断扶持村集体经济,做到因户施策与连片推动“双管齐下”,处理好“点”与“面”关系,双向发力,确保真正意义上的脱贫。

    三是处理好贫困村和非贫困村的关系。一方面加快推进沟域经济发展。黑水县结合全境沟壑纵横、条块分割自然形态,将县域划分为“果蔬中蜂民俗沟、核桃香猪花海沟、生态农牧温泉沟、冰山观光休闲沟、神山探险体验沟、药材藏鸡彩林沟”6大沟域,针对各沟域间生态资源禀赋、劳动力、文化习俗、气候地理等差异性特点,对生态效益农业和生态文化旅游业进行立体布局,推动优势产业由零星分散向沟域集聚,不断激活域活力,带动贫困村、非贫困村同步发展。另一方面加快产业融合。利用沟域经济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和生态底蕴厚重的特点,注重生态与产业高度嵌合、生态与民生紧密融合、生态与项目深度糅合、生态与开放有机结合,积极谋划产业融合的路径、平台、方式、机制,大力发展复合型经济,实现“1+1>2”效果。开展结队共建,充分发挥民族地区村与村之间守望相助、同宗同源的优势,注重激发村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农村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在40个相邻村之间开展“大手拉小手”“先富帮后富”支部结对共建活动,搭建互帮互助平台,增进了民族团结,实现了共同发展。

    四是处理好脱贫和奔康的关系。黑水县在将脱贫举措逐一分解到“8个1批”之中同时,更加着力于长远机制发力,确保持续奔康。建立社会保障机制,通过低保覆盖、农村日间照料、福利院养老等方式,为群众提供托底保障;建立健康扶贫机制,开展免费义诊巡诊,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重大疾病救治、医疗救助基金“五道防线”,确保群众看得起病;建立教育均衡发展机制,优化校点布局,大力促成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正向流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建立产业增收体系,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奔康任务分解到“1+9+N”的乡村振兴规划当中,提升产业增收后劲。

    五是处理好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的问题。注重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深入开展“四好村”创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同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改革,积极倡导文明健康新风尚。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黑水县谋划部署了“七比七看”“六和文化”“孝善和俭诚”等主题活动,大力宣扬和传承抗震救灾精神、感恩奋进精神和黑水民兵精神。常态化开展送文化、科技、健康等“六下乡”活动,将精神食粮送到群众家门口,做到春风化雨、以文化人,不断凝聚发展共识。

    六是处理好已脱贫人口和正在脱贫人口的关系。在政策安排、制度设计上长远规划,突出六大产业、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技能培训、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建设,更着力于改善发展条件和提升人力资本。坚持“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的基本方略,对已退出村、已脱贫人口定期开展“回头看”“回头帮”,明确后续扶持政策,切实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对已退出人口与贫困人口一视同仁,做到政策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扶上马后送一程。

    责任编辑: 杨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脱贫攻坚简报2019第107期

  • 2020年03月26日 14时17分
  • 来源: 省扶贫开发局
  • 黑水县厘清六种关系 推动高质量脱贫

    黑水县始终准确把握贫困的现象和本质,进一步厘清干部帮扶和群众主体、村摘帽和户脱贫、贫困户和亚贫困户、贫困村和非贫困村、脱贫和奔康、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已脱贫人口和正在脱贫人口“七种关系”。截至2018年底,全县贫困村从64个减少到4个,贫困人口从9976人减少到971人,贫困发生率由18.6%下降到1.8%,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处理好干部帮扶和群众主体的关系。注重聚合外力。将脱贫攻坚作为培养干部、锻炼干部、发现干部的重要平台,在省委“5个1”帮扶机制上,结合实际推出了每个贫困村有1名县级领导、1个帮扶部门、1个驻村工作组、1名第一书记、1名驻村农业科技人员、1支“两代表一委员”工作监督组和每个贫困户有1名联系帮扶党员的“6+1”干部帮扶机制,真正做到尽锐出战,凝聚脱贫攻坚最大合力。注重激发内力。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培育党员脱贫示范户、产业扶贫示范户、优秀外出务工人员等各类典型316户,通过身边人、身边事,引导群众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转变。同时,发挥支部的核心引领作用,在全县推广“一卡两网三联四单”“三五”固定活动日、“754321”等党建扶贫新模式,将贫困群众紧密团结在支部周围,坚定脱贫奔康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处理好村摘帽和户脱贫的关系。按照一户一策的要求,不断强化政策、资金、项目整合,统一调度、精准投放,充分发挥集聚效应,确保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有稳定的、可持续的脱贫路径;通过建立龙头企业带动、政府投入量化入股、临近村寨抱团发展等机制,不断扶持村集体经济,做到因户施策与连片推动“双管齐下”,处理好“点”与“面”关系,双向发力,确保真正意义上的脱贫。

    三是处理好贫困村和非贫困村的关系。一方面加快推进沟域经济发展。黑水县结合全境沟壑纵横、条块分割自然形态,将县域划分为“果蔬中蜂民俗沟、核桃香猪花海沟、生态农牧温泉沟、冰山观光休闲沟、神山探险体验沟、药材藏鸡彩林沟”6大沟域,针对各沟域间生态资源禀赋、劳动力、文化习俗、气候地理等差异性特点,对生态效益农业和生态文化旅游业进行立体布局,推动优势产业由零星分散向沟域集聚,不断激活域活力,带动贫困村、非贫困村同步发展。另一方面加快产业融合。利用沟域经济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和生态底蕴厚重的特点,注重生态与产业高度嵌合、生态与民生紧密融合、生态与项目深度糅合、生态与开放有机结合,积极谋划产业融合的路径、平台、方式、机制,大力发展复合型经济,实现“1+1>2”效果。开展结队共建,充分发挥民族地区村与村之间守望相助、同宗同源的优势,注重激发村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农村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在40个相邻村之间开展“大手拉小手”“先富帮后富”支部结对共建活动,搭建互帮互助平台,增进了民族团结,实现了共同发展。

    四是处理好脱贫和奔康的关系。黑水县在将脱贫举措逐一分解到“8个1批”之中同时,更加着力于长远机制发力,确保持续奔康。建立社会保障机制,通过低保覆盖、农村日间照料、福利院养老等方式,为群众提供托底保障;建立健康扶贫机制,开展免费义诊巡诊,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重大疾病救治、医疗救助基金“五道防线”,确保群众看得起病;建立教育均衡发展机制,优化校点布局,大力促成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正向流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建立产业增收体系,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奔康任务分解到“1+9+N”的乡村振兴规划当中,提升产业增收后劲。

    五是处理好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的问题。注重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深入开展“四好村”创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同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改革,积极倡导文明健康新风尚。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黑水县谋划部署了“七比七看”“六和文化”“孝善和俭诚”等主题活动,大力宣扬和传承抗震救灾精神、感恩奋进精神和黑水民兵精神。常态化开展送文化、科技、健康等“六下乡”活动,将精神食粮送到群众家门口,做到春风化雨、以文化人,不断凝聚发展共识。

    六是处理好已脱贫人口和正在脱贫人口的关系。在政策安排、制度设计上长远规划,突出六大产业、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技能培训、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建设,更着力于改善发展条件和提升人力资本。坚持“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的基本方略,对已退出村、已脱贫人口定期开展“回头看”“回头帮”,明确后续扶持政策,切实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对已退出人口与贫困人口一视同仁,做到政策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扶上马后送一程。

    责任编辑: 杨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