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人口与劳动就业分析报告
一、人口与劳动就业现状
(一)总量变化情况
1、人口总量。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增长势头有所抑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巴中户籍人口394万人,比2000年增加39.3万人,年均增长1.1%。常住人口328.4万人,比2000年增加15.4万人,年均增长0.5%,增幅高全省0.8个百分点,低全国0.1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000年的7.5‰下降到4.7‰,下降了2.8个千分点,比全省高2.4个千分点,比全国低0.1个千分点。
2、就业总量。2010年,巴中市从业人员204.3万人,与2000年相比,增加35.7万人,十年间,年均增长1.9%,增幅高全省、全国1个百分点。
(二)构成变化情况
1、年龄构成。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15-64岁劳动适龄人口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0-14岁儿童人口比重下降(见下图)。2010年巴中市0-14岁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21.2%,比2000年下降7个百分点,分别比全省、全国高4.2、4.6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占比68.3%,比2000年上升2.8个百分点,比全省、全国分别低3.8、6.2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0.5%,比2000年上升4.2个百分点,比全省低0.5个百分点,比全国高1.6个百分点。巴中市人口年龄结构在“十一五”期间已经步入老年型。预测到2025年前后巴中将进入人口老龄化特征明显阶段。
年龄结构变化图
2、城乡构成。近年来,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趋势日益明显。2000年城镇人口占人口总数比重为12.5%,2010 年上升为29.3% ,提高了16.8个百分点;2000年乡村人口占人口总数比重为87.5%,2010年下降为70.7%,下降了16.8个百分点。特别是1995年后下降速度加快,5年间就下降了10个百分点。城镇从业人员增长快于乡村。2010年巴中市城镇从业人员28.4万人,与2000年相比,增加10.8万人,年均增长4.8%,高全省、全国0.5、0.7个百分点。乡村就业人口由2000年的151万人增加到175.9万人,年均以1.5%的速度增长,城镇从业人员增速大大快于乡村从业人员增速。
3、流动人口构成。随着国家和地区经济活力的增强,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加速推进,巴中和十年前比较,“人户分离”现象和迁移人口日趋增多,人口流动性明显增强。一是流动人口规模急剧增加。2010年巴中市户籍人口中外出(流出乡镇以外)人口达到137.8万人,比2000年增加73.1万人,占人口总数的34.9%。巴中市按居住地登记的外来(乡镇以外流入)人口达到28.6万人,比2000年增加14.3万人,占人口总数的7.3%。二是人口净流出趋势明显。2010年巴中市流出市外人口达105.2万人,其中:流出省外88.4万人。省外流动主要流向是广东、浙江、江苏、福建、上海、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和陕西、云南等相邻省市。市内主要是乡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流动。
4、三次产业就业构成。2010年,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55.3:14.5:30.2,“一三二”的排序,与全省、全国就业结构走势基本一致。2000-2010年间,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最多,比重分别高全省、全国11.6个、18.6个百分点,但从2005年后总量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从2000年后稳步增长,十年间年均增长3.6%,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增长较快,十年间以年均6.1%的速度增长。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就业人口总量的比重由35.6%提高到44.7%。
5、民营经济构成。2000年到2010年,巴中市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由61.7%下降到47.2%,民营经济由38.3%增加到52.8%。从业人员(不含第一产业)由8.5万人增加到31.5万人,年均增长13.9%,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5.4%,比2000年提高10.4个百分点,比全省低2个百分点。尤其是城镇私营、个体和非正规就业表现出的更加灵活性,使城镇私营、城镇个体和灵活形式就业人员迅速增加,成为城镇增加就业的主渠道。
(三)人口素质情况
1、身体素质。国际上通常以婴儿死亡率和出生时预期寿命,作为衡量人口身体素质最主要的两项指标。2000年巴中市的婴儿死亡率达到31.8‰,截止2010年,10年时间已经下降到10.1‰。同时巴中市的平均预期寿命也由2000年“五普”时的70岁上升到75.8岁。
2、文化素质。其一,文盲人口比例下降。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巴中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4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4.4万人,文盲半文盲率由13%下降为6.1%,下降6.9个百分点。其二,具有中等教育水平人口比例大幅度上升。巴中市常住人口中,具有高初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达到163.2万人,占比达到49.7%,比2000年上升了18.7个百分点。其三,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上升较快。巴中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指大专及以上)程度的人口为10.6万人,占比达到3.2%,比2000年上升2.2个百分点,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达到3232人,比2000年增加2210人。
二、人口与就业的矛盾关系分析
(一)劳动力总量大,生产发展水平较低,就业供求矛盾大。
由于几次生育高峰及其人口惯性作用,形成目前的劳动力规模。据预计,每年约3万多新增劳动力,40多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已扣除到省外)和部分城镇待业人员及大中专毕业生,共计约50万人,需要就业岗位。如果按经济保持15%的增长速度计算,新增岗位和补充自然减员及灵活性就业等约有7多万人,供大于求差距在40多万人左右,供求矛盾突出,给现在和今后相当时期巴中的就业带来压力。巴中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难以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十一五”时期巴中市经济平均每年增长速度达12.8 %,比全国快1.6个百分点,但就业人员平均增长速度只有2.2%,就业弹性系数比“十五”下降,GDP每增长1%所创造的就业岗位约0.2万个,比“十五”时期少0.1万个。
(二)人口素质较低,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巴中文盲率呈下降趋势,但仍比全省、全国高0.9个、2.2个百分点。常住人口中,72%以上的人口都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重高全省、全国3.2、7.9个百分点。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3.2%,比全省、全国低3.5、5.5个百分点。过早就业失去了接受进一步受教育的机会,教育滞后的长期积累,从而导致巴中市人口整体素质偏低。从另一方面看,巴中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全省的1.9%,与占全省4.1%的常住人口,4.1%的劳动力资源,4.3%的就业人员和经济增长份额极不相称,形成强烈的反差,也说明了巴中市人口素质与就业要求和全省、全国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是劳动力丰富与质量型人才缺乏并存。同时,巴中市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中,80%左右都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劳动力素质受人口素质的制约,人口素质低直接反映到劳动力素质上,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提速,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工作岗位会减少,劳动岗位竞争将更加激烈,将会有一部分就业者和失业人员不适应现代产业发展和市场变化的要求,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出现“有事无人干”和“有人无事干”的“人”“岗”错位现象,从而加剧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三)人口结构老化,带来就业人员老化趋势明显
“十一五”期间,巴中市人口已步入老龄阶段,且进程日益加快,从而也影响到就业人口年龄老化。在就业人员中,由于教育规模扩大和素质教育的时间延长,中青年劳动力就业比重下降,加之近几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都外出打工,老年劳动力下地劳作人数比重增大。据2010年农住户调查资料显示,就业人员中,16-25岁的占13.2%;26-35岁的占17.2%;36-45岁的占23.8%;46-50岁的占7.2%;50岁以上的就业人员占38.6%,同比上升12.8个百分点。
(四)农业就业比重过大,劳动力产业调整任务繁重
巴中是农业大市,目前尚处在传统农业转型期。随着“两化”互动、“三化联动”的加快推进,会有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第一产业人员剥离出来到二、三产业就业。“十一五”期间,巴中市平均每年有100多万人实现了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但巴中市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仍然量大比重较高,就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依然繁重而艰巨。
三、人口与劳动就业影响因素
(一)有利因素
一是政策因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要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当前巴中市正面临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秦巴山区扶贫开发和实施川东北革命老区加快发展战略的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必将为巴中拓展更大发展空间创造新的优势,促进巴中经济跨越发展,就业容量的扩大。
二是战略因素。新一届市委政府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态势,冷静分析巴中市情,对巴中发展进行科学定位。提出“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推进“两化互动、三化联动”的工作要求和加快建设“两地两区一中心”发展战略以及“十二五”奋斗目标。这些总体要求和战略目标的实施,必将使巴中经济社会发生质的飞跃,促进劳动就业的快速发展。
三是区位因素。近几年来,巴中周边有了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巴中处于成都、重庆、西安三大中心城市的几何中心,处于成渝经济区、关天经济区的中间区域。在这特殊的地理位置上,巴中着力加快交通建设,几年后,巴中将会由川东北的路网末梢转变为区域交通枢纽,成为华中、华南地区西出西北、中亚、西亚地区,东北、华北地区南下西南、南亚、东南亚地区的一条重要通道。巴中的区位劣势将转变为南联北接、承东启西、外畅内达的区位优势。巴中长期闭塞的困境将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为加快巴中经济发展,扩大就业空间提供了良好条件。
四是资源因素。巴中劳动力资源丰富,截止2010年末,劳动适龄人口占比达68.3%。据预测,巴中未来十年期间,劳动力人口比重均保持在70%以上,抚养比保持在40%左右,按照国际、国内人口红利计算标准测算,未来十年均处于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年龄结构的“黄金时期”,也就是“人口红利”期。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低廉劳动力价格的人口红利是巴中经济加速发展的利好因素。
(二)不利因素
一是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将在较长时期内继续增长,给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压力。目前虽然生育水平逐年降低,但在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下,巴中常住人口总量仍然保持逐年增长。据预测,未来十几年,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2015年末常住人口总量将达338万人。
二是低生育水平不稳定,仍给计生工作带来挑战。虽然巴中从2000以来开始,妇女生育水平逐渐降低,“十一五”期间妇女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8左右,保持较低的生育水平。但很大程度上是靠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和社会制约措施来实现的,政策外生育对稳定低生育水平仍构成一定的挑战。
三是人口结构不安全,与实现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联合国1994年就提出人口安全概念,目标就是要求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人口总量、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要求相协调,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实现可持续化发展。2000年以来,巴中不仅存在人口总量问题,而且人口结构问题也存在不安全的因素,表现在:人口总体文化素质还比较低,高素质人才缺乏。目前巴中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8年,不仅低于发达市州,也低于全省8.2年的平均水平。劳动力供求矛盾大,劳动年龄人口就业不充分。城镇化水平低,承载功能、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都较弱,无法容纳和吸收大的产业,扩大就业。2010年巴中城镇化率仅为29.3%,不仅低于全省40.2%的平均水平,也明显落后于广元的33%,南充的35.9%,达州的32.7%。人口性别比不平衡,易引发诸多社会问题。“未富先老”的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问题提出挑战。
四、主要措施建议
(一)抓住“十二五”发展机遇,积极应对人口问题
1、抓住人口战略机遇期加快经济发展,变人口压力为人口优势。未来十年是有利于巴中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年龄变动的“黄金时代”,我们应当牢牢抓住“未富先老”前期劳动力资源丰富、抚养系数低、对经济发展极为有利的大好时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保持适度低生育水平,夯实缓解人口和就业压力的经济基础,使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本,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2、努力提高人口素质,搭建人口创业平台。面对巴中发展的新形势,对人口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务之急是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把战略重点转移到提高人口素质上来。从教育抓起,实施教育适度超前战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以满足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要求。实施人才培训“五大工程”,积极引进人才,为有能之士搭建创业平台,实现人才创新创业战略。
3、加大治理力度,逐步消灭出生人口性别不平衡问题。扎实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严厉打击贩卖、残害、溺弃女婴的违法犯罪行为和非法鉴定胎儿性别、非法终止妊娠行为,努力促进干部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加强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整治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政策法规和舆论环境。
4、正确应对老龄化问题,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人口老龄化到来已成为事实,我们只有正确应对,在经济欠发达的情况下,努力解决老年保障问题。一是要鼓励老年人自养与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发挥夕阳余热作用。二是鼓励家庭养老,发挥家庭养老作用。三是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用产业化、社会化的新运行机制,推进安老、养老产业的发展,努力营造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老年社会的良好环境。
(二)加快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
1、着力壮大第二产业。据有关资料测算显示,第二产业每增加1亿元增加值,可增加3000-3500个就业岗位,发展壮大第二产业,尤其加快发展工业,不仅是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的必要,更是有效拓展就业空间的必须。2000年到2010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年均增长达到6%以上,已经表现出了与经济增长趋势的一致性,具有很大的就业增长潜力。
2、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据测算:第三产业每增加1亿元增加值,可增加8000-9000个就业岗位。稳步发展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教育卫生等传统行业。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业、积极有序发展房地产业,规范提高中介服务业,注重发展社区服务、家政服务、文化服务、旅游业等现代服务行业,增加就业吸附力。
3、畅通融资渠道。从投资、融资、税收等方面大力扶持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支持它们在促进就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加快融资体制和政策调整,促进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走向市场,在诚信协作的基础上增加有效投放,促进经济繁荣和就业增长。
(三)调整经济结构,创造就业岗位
1、在产业类型上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方面巴中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相对短缺,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另一方面巴中劳动力供给过剩,就业问题是经济社会长期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据有关研究资料,单位固定资本所吸纳的劳动力数量,劳动密集型轻纺部门是资本密集型重工业部门的2.5倍,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是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大企业的10倍以上,因此,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解决城乡就业,尤其是解决乡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2、在企业规模和所有制形式上注重发展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首先要清除体制性障碍,使这些企业在市场准入、税收、投融资、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它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大做强。其次要提供政策支持,包括资金、税收、企业融资担保等,以促进其发展。再次要在技术服务、信息咨询和人员培训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3、在就业方式上注重灵活多样。积极拓展门槛低、选择余地和空间大、机制灵活、进退方便的灵活性就业渠道。积极促进临时工、钟点工、季节工及各种社区服务行业发展,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四)建立良好的乡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
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重要部分。不解决就业问题,小农生产方式就不能得到改造,农民收入就得不到提高。2010年,巴中乡村劳务输出已经达到百万多人,其中输出省外达80多万人,2010劳务收入达到了84.3亿元,乡村劳动力转移收入已是巴中农民“种植、畜牧、劳务”三大收入主流的第一主体。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847元中,工资性收入1547元,种植业收入955元,畜牧业收入742元,分别占40.2%、24.8%和19.3%。加快乡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既能弥补城镇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不足,有效地抑制城镇劳动成本的过快上升,又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1、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把解决进城农民就业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来抓。以“两化”互动、“三化”联动为依托,努力创造就业机会,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提供各类就业岗位30万个。破除城乡壁垒,实现社会公正,提供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方面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向城镇转移。
2、建立健全农村教育、培训机制。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在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的同时,把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非义务教育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并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确保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
(五)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培育统一开放、依法规范的劳动力市场。二是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三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企业改制、结构调整、乡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失业人员,“未富先病”人员、失地农民的医疗、养老、失业的保障救助,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