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四川三个“六类”县 脱贫攻坚如何破题

  • 2016年05月12日 15时1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目前,在色达县农牧民技术培训中心,200多人认真学习唐卡绘画、金银加工和藏装制作等技艺。翁达镇吉沟村村民泽让桑披将18岁的女儿门扎拉送到这里学习藏装制作。“再学习半年,我就可以开一个缝纫店,靠制作藏装维持一家人的生活。”门扎拉说。

      全国艰苦边远县分为六类,地处甘孜高寒地区的石渠、色达、理塘三县属于我省最艰苦边远的“六类”县,作为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的地方,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贫困问题解决难,脱贫攻坚如何破题?甘孜州积极探索。

      “不让一人错失脱贫专列”

      撒地是石渠县格孟乡二村牧民,几年前家里喂养了20多头牦牛,2012年冬天一场雪灾,牦牛全部冻死,撒地家成了“无畜户”。格孟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多登介绍,格孟乡是牧区,“无畜户”却占到牧户的三分之一。“不能让一人错失脱贫专列。”今年初,甘孜州召开脱贫攻坚大会,要求各县务必做好脱贫对象摸底工作。

      贫困群众都报上去,完不成任务咋办?“六类”县某些干部心里犯嘀咕,甚至个别乡镇还出现了少报、瞒报贫困户情况。“州上组织了五轮‘回头看’检查,贫困户实现应报尽报。”甘孜州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杨庆华说,通过精准识别,三县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数量占相应总数的40%以上。

      “几千年来都没有解决的贫困问题,我们现在有那么大的本事能解决好?”在石渠县委召开的一次常委(扩大)会议研究脱贫措施时,有干部发出这样的感慨。针对个别干部对抓脱贫攻坚信心不足的问题,该县专门召开会议并形成共识:脱贫攻坚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为此,石渠县在甘孜州率先制订了《精准扶贫工作目标绩效考核细则》,明确了正反典型乡镇党委书记奖惩意见,落实贫困村县级联系领导、联系单位“一把手”职责。为了确保联系的坞乡格拖村如期脱贫,石渠县纪委书记尕玖娜姆将自己两个月工资、目标奖和补助全部垫付出来建设农牧民技能培训中心。

      色达县紧抓“第一书记”这个关键,制定了《建档立卡贫困村第一书记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细则明确,“第一书记”要帮助贫困村理清发展思路,选准发展路子,实现“一村一策、一户一案”,参与整合涉农惠农资金等。

      产业发展找准突破口

      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一批、灾后重建帮扶一批,甘孜州明确了以“五个一批”实现贫困群众脱贫摘帽,其中,产业扶持是关键。

      产业发展,关键在找准突破口。4月,理塘县下木拉乡上马岩村党支部书记降措组织村民成立了农副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他自筹资金3万余元购买了2万余棒木耳种子,在农科所技术人员指导下完成木耳栽培。目前,合作社木耳种植基地已聘请了30多名贫困户打工。

      色达县出台《就业增收精准扶贫专项2016年工作计划》,计划在建筑技能、餐饮技术、宾馆服务、摩托车维修、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前培训等方面进行培训。

      今年,联系石渠县格孟乡二村的石渠县委副书记罗林与乡村干部商量,到甘肃请来了两名专家,在当地海拔4500米的草原上试种大棚蔬菜。2月份种的西红柿、辣椒和香菜都已收获,第二茬种的西瓜、四季豆和西葫芦已经挂果,当地群众正在改变养畜为生的观念,找到新的增收渠道。 (记者 徐登林)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三个“六类”县 脱贫攻坚如何破题

  • 2016年05月12日 15时1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目前,在色达县农牧民技术培训中心,200多人认真学习唐卡绘画、金银加工和藏装制作等技艺。翁达镇吉沟村村民泽让桑披将18岁的女儿门扎拉送到这里学习藏装制作。“再学习半年,我就可以开一个缝纫店,靠制作藏装维持一家人的生活。”门扎拉说。

      全国艰苦边远县分为六类,地处甘孜高寒地区的石渠、色达、理塘三县属于我省最艰苦边远的“六类”县,作为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的地方,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贫困问题解决难,脱贫攻坚如何破题?甘孜州积极探索。

      “不让一人错失脱贫专列”

      撒地是石渠县格孟乡二村牧民,几年前家里喂养了20多头牦牛,2012年冬天一场雪灾,牦牛全部冻死,撒地家成了“无畜户”。格孟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多登介绍,格孟乡是牧区,“无畜户”却占到牧户的三分之一。“不能让一人错失脱贫专列。”今年初,甘孜州召开脱贫攻坚大会,要求各县务必做好脱贫对象摸底工作。

      贫困群众都报上去,完不成任务咋办?“六类”县某些干部心里犯嘀咕,甚至个别乡镇还出现了少报、瞒报贫困户情况。“州上组织了五轮‘回头看’检查,贫困户实现应报尽报。”甘孜州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杨庆华说,通过精准识别,三县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数量占相应总数的40%以上。

      “几千年来都没有解决的贫困问题,我们现在有那么大的本事能解决好?”在石渠县委召开的一次常委(扩大)会议研究脱贫措施时,有干部发出这样的感慨。针对个别干部对抓脱贫攻坚信心不足的问题,该县专门召开会议并形成共识:脱贫攻坚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为此,石渠县在甘孜州率先制订了《精准扶贫工作目标绩效考核细则》,明确了正反典型乡镇党委书记奖惩意见,落实贫困村县级联系领导、联系单位“一把手”职责。为了确保联系的坞乡格拖村如期脱贫,石渠县纪委书记尕玖娜姆将自己两个月工资、目标奖和补助全部垫付出来建设农牧民技能培训中心。

      色达县紧抓“第一书记”这个关键,制定了《建档立卡贫困村第一书记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细则明确,“第一书记”要帮助贫困村理清发展思路,选准发展路子,实现“一村一策、一户一案”,参与整合涉农惠农资金等。

      产业发展找准突破口

      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一批、灾后重建帮扶一批,甘孜州明确了以“五个一批”实现贫困群众脱贫摘帽,其中,产业扶持是关键。

      产业发展,关键在找准突破口。4月,理塘县下木拉乡上马岩村党支部书记降措组织村民成立了农副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他自筹资金3万余元购买了2万余棒木耳种子,在农科所技术人员指导下完成木耳栽培。目前,合作社木耳种植基地已聘请了30多名贫困户打工。

      色达县出台《就业增收精准扶贫专项2016年工作计划》,计划在建筑技能、餐饮技术、宾馆服务、摩托车维修、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前培训等方面进行培训。

      今年,联系石渠县格孟乡二村的石渠县委副书记罗林与乡村干部商量,到甘肃请来了两名专家,在当地海拔4500米的草原上试种大棚蔬菜。2月份种的西红柿、辣椒和香菜都已收获,第二茬种的西瓜、四季豆和西葫芦已经挂果,当地群众正在改变养畜为生的观念,找到新的增收渠道。 (记者 徐登林)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