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资源化利用”连续两年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引发代表热议
管爱国正在打量会议室外摆放的一个用于回收废纸的黄色立柜,柜侧的宣传语说:每回收1000公斤废纸,可以生产再生纸800公斤,可节水100吨,节煤1.2吨,节电600度……
这个黄色立柜,把他们的话题引到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上。而即将到来的小春收割季,让“秸秆”成为双方热议的焦点。
秸秆这一绿色再生资源的资源化利用已经连续两年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从2016年“鼓励秸秆资源化利用”到今年提出“加快秸秆资源化利用”,一词之变,说明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这个话题,一直延续到了分组讨论中。
禁烧难 难在观念改变
“并不是‘禁烧令’下了,秸秆就能运到加工企业里。”管爱国在田间地头做调研时,曾听几位农民算过账:把秸秆打包运到集中地或者送到工厂得花两天时间,可一吨秸秆回收价平均还不到200元。而出去打工,一天最少都能赚150元以上。相比之下,“一把火烧掉”在农民心中更具性价比。
在管爱国看来,秸秆禁烧的最大难题不在“最后一公里”,而是“最初的一公里”——如何让农民群众认识到秸秆回收背后涉及的整体环境质量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环保厅巡视员钟勤建也认为,禁烧只是堵,疏堵结合才是解决之道。“首要就是转变大家的观念。”
在钟勤建眼中,观念“待疏通”的,不仅仅是群众,还包括地方政府。“现在不少地方对包括秸秆利用在内的循环经济的认识,还停留在经济产业链层面,并没有放在绿色发展理念和大环保格局中考虑。”他说,单纯从经济角度看,循环经济的利润率不高,回报周期长,“应该要算环保大账,循环经济最大的效益不是经济效益,而是环保效益。”
陈新有赞同钟勤建的看法:秸秆资源化利用首先要明确一个观点——不只是用来赚钱的。
管爱国呼吁,可以通过立法推动以秸秆资源化利用为代表的循环经济发展,“有了立法作为基础,政策扶持、宣传引导都能进入正轨。”
产业合理布局最重要
“在德阳广汉市和成都大邑县,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已达到80%,但是扩展到其他片区仍有难度。”全国人大代表任永昌说,“广汉的特色在于,三个加工厂直接对接百亩以上的业主。”任永昌认为,广汉和大邑的成功在于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发展得好,比起与千家万户打交道,相关企业与规模化业主谈合作更省事。
同样关注企业与农户的对接,管爱国认为秸秆回收产业本身的布局更重要。“秸秆回收的运输距离在50公里至100公里时,成本最为合理,而四川丘陵地貌密集,布点还需再密一些,这就需要政府来着力推动。”
“国家也需要在产业政策上进行明确。”全国人大代表刘守培带来《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支持德阳申报“零能耗”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园示范试点的建议》。他认为,发展循环经济,国家有关部门要对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相关的产业政策进行研究,并确定各种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相关的政府补贴等。“我们已在开展工作,将适用的产品、技术等资源做规划布局,为各级政府推动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支持和帮助。”陈新有说,我省已经打响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十三五”期间累计投资将达到3300亿元,省经信委将抓住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机遇,把与秸秆资源化利用有关的企业、技术等与“三大战役”进行对接,把这一环保产业发展好。 (记者 张立东)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