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从“外交官”到科研交流 四川大熊猫“出国记”

  • 2017年04月27日 08时1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核心提示

      资料显示,“姬姬”是大熊猫与其他国家、地区的珍稀动物的最后一次交换,此后,我国政府禁止大熊猫买卖或交易

      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90年代之前,大熊猫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地承担了“外交官”的职能,且这一时期的大熊猫出国,多以赠送和短期借展为主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调整政策,大熊猫对外借展必须兼顾科研和宣教功能,大熊猫及其后代产权始终归属中国

      美国当地时间4月21日,中美合作的自然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在美国各地影院正式上映。作为影片的主角,大熊猫在海外的热度再次升温。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坐落在四川的全球最大大熊猫科研机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已与10个国家12家动物园建立科研合作关系。研究中心先后有26只大熊猫旅居海外,并在他乡繁育成活后代17只,这些后代中已有10只回国。本报记者王成栋

      A

      “萌”是国际语言

      “姬姬”为世界最大动物保护组织代言

      野生大熊猫分布在川陕甘三省,但四川拥有最大的栖息地和种群,大熊猫的发现地也是四川。

      1869年,法国传教士PereDaivd在雅安市宝兴县的野外发现了大熊猫,并将其制成标本,附上亲手撰写的论文后,寄到了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这是生物学界的重大发现,由此震惊了世界。

      1936年,美国女探险家露丝将大熊猫“苏琳”以购买宠物的名义带到美国,让西方世界第一次见到活着的大熊猫。

      在1949年之前,美国探险家、传教士等先后以各种名义,将9只大熊猫带往美国,形成历史上第一次大熊猫“出国潮”。不幸的是,受限于时代、技术等因素,首批出国的大熊猫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相继离世,也未能在异乡繁衍后代。

      也正是这次“出国潮”,让大熊猫憨态可掬的形象与姿态,越来越为世界人民熟知并喜爱。1961年,经过交换及交易后(奥地利方面以河马、斑马等动物与北京动物园交换,后奥地利方面将“姬姬”交换给英国),大熊猫“姬姬”来到英国伦敦动物园。为一睹芳容,当地万人空巷。

      目睹这一切后,全球最大的动物保护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决定,将“姬姬”的形象作为该组织的象征,并沿用至今。WWF方面说,之所以这么做,是“鉴于大熊猫可以克服所有语言上的障碍,并能够传递动物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信息。”

      资料显示,“姬姬”是大熊猫与其他国家、地区的珍稀动物的最后一次交换,大熊猫对外交流政策就此大幅度调整。此后,我国政府禁止大熊猫买卖或交易,大熊猫真正成为“有价无市”的宝贝。

      B

      “外交官”生涯

      “兴兴”和“玲玲”见证中美关系破冰

      实际上,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90年代之前,大熊猫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地承担了“外交官”的职能。且这一时期的大熊猫出国,多以赠送和短期借展为主,“科研职能承担的不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先后向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赠送过数量不等的大熊猫。

      最著名的“外交官”大熊猫当属“玲玲”和“兴兴”。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归去时,他带回了让美国动物界最为激动的消息:两只大熊猫将抵达华盛顿!当大熊猫“玲玲”和“兴兴”到达时,有8000多名美国人前往机场迎接。它们是新中国成立后首对旅美的大熊猫。“玲玲”和“兴兴”在美国生活了20多年。其间,它们的一举一动始终受世人瞩目。

      1983年7月1日,“玲玲”产下一仔,但不久便夭折。当时,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前身)不仅发表了新闻公报,其设在瑞士的基金会格朗总部还下半旗全天致哀,这是该组织历史上的第一次。

      1992年12月31日,“玲玲”在华盛顿国家动物园走完一生。随后,“玲玲”去世的消息占据了美国主流媒体的黄金时段和重要版面。而在1999年,28岁高龄的“兴兴”离世。

      其实,“兴兴”和“玲玲”的意义不止于破冰,更在于打通了中美大熊猫外交的桥梁。在它们之后,美国土地上再也没断过大熊猫的身影。自1972年迄今,已有15只生在四川或祖籍四川的大熊猫前往美国。

      C

      异国繁育后代

      “华美”成首只在西半球出生并存活的大熊猫

      “我们跟‘宝宝’的爱情就要结束了!”今年元旦到来之际,美国媒体发出“悲鸣”:按照中美之间的协定,诞生在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的大熊猫“宝宝”要在2月22日回到四川。

      “宝宝”返回四川,背后是大熊猫对外交流政策的又一次调整。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受箭竹开花影响,野生大熊猫种群急剧下滑,低谷时,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仅有1000余只。此外,大熊猫保护与科研受关注程度日益增加——如何既能满足世界各地一览大熊猫风采的需求,又能快速破解大熊猫繁殖密码,缓解其种群危机?

      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大熊猫对外借展政策出现重大调整:必须兼顾科研和宣教功能;大熊猫及其后代产权始终归属中国,且出生在国外的幼仔必须在4岁以前返回中国。

      正是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1996年,美国迎来第一对以科研合作形式定居的大熊猫“石石”和“白云”。合作期间,旅居所在国将支付一定费用。

      主攻科研很快迎来收获。1999年,“华美”成为第一只在美国出生并存活下来的大熊猫,这也是西半球第一只出生并存活的大熊猫。此前,先后有4只大熊猫出生在美国,但都不幸夭折。而此时,距离“苏琳”赴美,已过了63年。

      “气候、食物选取、经验和技术等方面考量,大熊猫到哪个国家、跟谁合作、合作什么,都必须慎之又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相关专家介绍,大熊猫在海外安家难度并不小。

      “硬件是前提,技术、经验等方面我们同样看重。”相关专家举例,目前,旅美大熊猫生活在4家动物园,分别是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圣地亚哥动物园、亚特兰大动物园和孟菲斯动物园。无论硬件还是经验、技术,它们都是世界上动物园中的翘楚。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从“外交官”到科研交流 四川大熊猫“出国记”

  • 2017年04月27日 08时1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核心提示

      资料显示,“姬姬”是大熊猫与其他国家、地区的珍稀动物的最后一次交换,此后,我国政府禁止大熊猫买卖或交易

      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90年代之前,大熊猫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地承担了“外交官”的职能,且这一时期的大熊猫出国,多以赠送和短期借展为主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调整政策,大熊猫对外借展必须兼顾科研和宣教功能,大熊猫及其后代产权始终归属中国

      美国当地时间4月21日,中美合作的自然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在美国各地影院正式上映。作为影片的主角,大熊猫在海外的热度再次升温。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坐落在四川的全球最大大熊猫科研机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已与10个国家12家动物园建立科研合作关系。研究中心先后有26只大熊猫旅居海外,并在他乡繁育成活后代17只,这些后代中已有10只回国。本报记者王成栋

      A

      “萌”是国际语言

      “姬姬”为世界最大动物保护组织代言

      野生大熊猫分布在川陕甘三省,但四川拥有最大的栖息地和种群,大熊猫的发现地也是四川。

      1869年,法国传教士PereDaivd在雅安市宝兴县的野外发现了大熊猫,并将其制成标本,附上亲手撰写的论文后,寄到了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这是生物学界的重大发现,由此震惊了世界。

      1936年,美国女探险家露丝将大熊猫“苏琳”以购买宠物的名义带到美国,让西方世界第一次见到活着的大熊猫。

      在1949年之前,美国探险家、传教士等先后以各种名义,将9只大熊猫带往美国,形成历史上第一次大熊猫“出国潮”。不幸的是,受限于时代、技术等因素,首批出国的大熊猫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相继离世,也未能在异乡繁衍后代。

      也正是这次“出国潮”,让大熊猫憨态可掬的形象与姿态,越来越为世界人民熟知并喜爱。1961年,经过交换及交易后(奥地利方面以河马、斑马等动物与北京动物园交换,后奥地利方面将“姬姬”交换给英国),大熊猫“姬姬”来到英国伦敦动物园。为一睹芳容,当地万人空巷。

      目睹这一切后,全球最大的动物保护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决定,将“姬姬”的形象作为该组织的象征,并沿用至今。WWF方面说,之所以这么做,是“鉴于大熊猫可以克服所有语言上的障碍,并能够传递动物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信息。”

      资料显示,“姬姬”是大熊猫与其他国家、地区的珍稀动物的最后一次交换,大熊猫对外交流政策就此大幅度调整。此后,我国政府禁止大熊猫买卖或交易,大熊猫真正成为“有价无市”的宝贝。

      B

      “外交官”生涯

      “兴兴”和“玲玲”见证中美关系破冰

      实际上,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90年代之前,大熊猫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地承担了“外交官”的职能。且这一时期的大熊猫出国,多以赠送和短期借展为主,“科研职能承担的不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先后向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赠送过数量不等的大熊猫。

      最著名的“外交官”大熊猫当属“玲玲”和“兴兴”。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归去时,他带回了让美国动物界最为激动的消息:两只大熊猫将抵达华盛顿!当大熊猫“玲玲”和“兴兴”到达时,有8000多名美国人前往机场迎接。它们是新中国成立后首对旅美的大熊猫。“玲玲”和“兴兴”在美国生活了20多年。其间,它们的一举一动始终受世人瞩目。

      1983年7月1日,“玲玲”产下一仔,但不久便夭折。当时,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前身)不仅发表了新闻公报,其设在瑞士的基金会格朗总部还下半旗全天致哀,这是该组织历史上的第一次。

      1992年12月31日,“玲玲”在华盛顿国家动物园走完一生。随后,“玲玲”去世的消息占据了美国主流媒体的黄金时段和重要版面。而在1999年,28岁高龄的“兴兴”离世。

      其实,“兴兴”和“玲玲”的意义不止于破冰,更在于打通了中美大熊猫外交的桥梁。在它们之后,美国土地上再也没断过大熊猫的身影。自1972年迄今,已有15只生在四川或祖籍四川的大熊猫前往美国。

      C

      异国繁育后代

      “华美”成首只在西半球出生并存活的大熊猫

      “我们跟‘宝宝’的爱情就要结束了!”今年元旦到来之际,美国媒体发出“悲鸣”:按照中美之间的协定,诞生在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的大熊猫“宝宝”要在2月22日回到四川。

      “宝宝”返回四川,背后是大熊猫对外交流政策的又一次调整。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受箭竹开花影响,野生大熊猫种群急剧下滑,低谷时,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仅有1000余只。此外,大熊猫保护与科研受关注程度日益增加——如何既能满足世界各地一览大熊猫风采的需求,又能快速破解大熊猫繁殖密码,缓解其种群危机?

      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大熊猫对外借展政策出现重大调整:必须兼顾科研和宣教功能;大熊猫及其后代产权始终归属中国,且出生在国外的幼仔必须在4岁以前返回中国。

      正是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1996年,美国迎来第一对以科研合作形式定居的大熊猫“石石”和“白云”。合作期间,旅居所在国将支付一定费用。

      主攻科研很快迎来收获。1999年,“华美”成为第一只在美国出生并存活下来的大熊猫,这也是西半球第一只出生并存活的大熊猫。此前,先后有4只大熊猫出生在美国,但都不幸夭折。而此时,距离“苏琳”赴美,已过了63年。

      “气候、食物选取、经验和技术等方面考量,大熊猫到哪个国家、跟谁合作、合作什么,都必须慎之又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相关专家介绍,大熊猫在海外安家难度并不小。

      “硬件是前提,技术、经验等方面我们同样看重。”相关专家举例,目前,旅美大熊猫生活在4家动物园,分别是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圣地亚哥动物园、亚特兰大动物园和孟菲斯动物园。无论硬件还是经验、技术,它们都是世界上动物园中的翘楚。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