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与时间赛跑 分十个网格科学搜救

  • 2017年06月26日 08时54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6月25日,四川消防救援官兵正在搜救。 (记者 郝飞 摄)

      ●抢险救灾第二天,“网格化作业,分坡段救援”有序推进

      ●搜救过程中,坚决依靠专业力量,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强调使用高科技设备,也重视传统经验

      直击

      6月25日,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山体高位垮塌抢险救灾进入紧张的第二天,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埋群众获救的可能性在递减。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炽热的阳光下,救援现场空气紧张得快要凝固。

      与此同时,一种名为“网格化作业,分坡段救援”的模式得到确立。其核心是,将大滑坡体划分为若干小网格,分区块分坡段进行,救援过程中,坚决依靠专业力量,先勘察评估,后搜索挖掘,该快则快,该慢则慢;不仅强调使用高科技设备,同时也重视传统经验;不仅面向当下的救援,也着眼长远重建。□本报记者梁现瑞阮长安王成栋吴浩徐中成

      滑坡体分为十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当地村民作向导

      按照网格化作业的思路,从6月25日开始,滑坡体被划分为十个网格,各个救援团队分兵把守,又相互协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救援的精准度,抢险救灾指挥部又紧急在当地召集了一批老乡作为向导,按照老乡的指挥,指哪打哪。

      24日晚10时,叠溪镇召开紧急会议,30岁的新磨村村民杨友华等被抽调出来,组成临时抢险队,负责为专业队伍指路。25日6时,所有的队员开始行动。

      为了防止挖掘机挖出的土石堆砌到邻近的挖掘目的地,他们还引导挖掘机将土石堆放到房屋与房屋的间隙处。

      “我哥家就在这里,现在的河道就是我家的菜园子。”25日9时,站在石块上,向导苟军对武警水电部队三队总队长梁建忠介绍起情况。在苟军的“指挥”下,五六户邻居的大概方位标出。

      “村子在哪里,房子在哪里,我一清二楚。”苟军是土生土长的新磨村人,10多年前,他在绵阳成家。不过,家乡的情况他仍然很熟悉。灾害发生后,他当天就从绵阳赶回老家。伤痛过后,他觉得,要为救援出一份力,熟知新磨村概况的他,成了水电武警战士眼中的“活地图”。

      小分队专业化作业,提升救援精准度

      从24日开始,在通往新磨村滑坡体的路口,几十名武警官兵站成一排,对进入救援现场的人员进行严格筛查,凡不是专业救援队伍的,一律不予放行,25日,这样的筛查更加严格。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蓝天救援队总指挥李想看来,这体现了科学救援的精神。

      25日当天,在现场抢险救援的人数达千余人,非必要的团队、机械设备全部被拦截在外围待命。从新磨村沿松坪沟往外走,大型的机械设备和各种社会组织的车辆在公路两边排成了长队,连绵数公里。而正是这样的做法,保证了现场专业救援团队可以少受干扰,专心施救。

      先评估后搜索,快慢结合分步推进

      作为灾后率先抵达的一支专业救援队,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蓝天救援队到达现场后,没有马上开始挖掘,而是首先通过无人机和其它勘探设备对滑坡体进行了周密的勘察,整个过程持续了近两个小时。

      在他们看来,救援的第一步是要全面了解现场的情况,然后进行风险评估,紧接着出动专业设备进行现场搜索,锁定目标后,才开始挖掘作业。

      “每个阶段本身要快,但一定不能跨过阶段,省略必要的环节,否则不仅不利于提升效率,甚至可能造成新的伤害。”李想说。

      不仅环节上有先后,范围上也有先后。在李想等人的建议下,救援采用分坡段进行,首先选择在滑坡体中间进行,然后向上下两端拓展,这主要考虑到要避免损伤滑坡体的基础,引发次生灾害。

      高精尖与土经验,两种救援方法同时使用

      “老乡,在不在,回个话嘛!”25日12时30分,救援现场,一名救援队员趴下身子,把头伸进一个石缝,扯起嗓子吼起来。

      在这之前,生命探测仪发现,这个地方有生命迹象,紧急挖了3个小时后,地面被挖出了一个大坑,救援人员开始喊话。同时,救援人员还用敲击石块的方式试图与被困者取得联系。

      同一时间,距此不到100米的地方,一台名为边坡雷达的高科技设备正在对滑坡体进行全方位扫描,这台设备价值300多万元,国内安检系统仅此一台,是不折不扣的高精尖。

      不仅有边坡雷达,还有先进的生命探测仪、蛇眼等众多高科技设备在救援现场大显身手。

      一边是高精尖,一边是土经验,两种救援方法同时使用,是这次救援的一大特色。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与时间赛跑 分十个网格科学搜救

  • 2017年06月26日 08时54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6月25日,四川消防救援官兵正在搜救。 (记者 郝飞 摄)

      ●抢险救灾第二天,“网格化作业,分坡段救援”有序推进

      ●搜救过程中,坚决依靠专业力量,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强调使用高科技设备,也重视传统经验

      直击

      6月25日,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山体高位垮塌抢险救灾进入紧张的第二天,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埋群众获救的可能性在递减。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炽热的阳光下,救援现场空气紧张得快要凝固。

      与此同时,一种名为“网格化作业,分坡段救援”的模式得到确立。其核心是,将大滑坡体划分为若干小网格,分区块分坡段进行,救援过程中,坚决依靠专业力量,先勘察评估,后搜索挖掘,该快则快,该慢则慢;不仅强调使用高科技设备,同时也重视传统经验;不仅面向当下的救援,也着眼长远重建。□本报记者梁现瑞阮长安王成栋吴浩徐中成

      滑坡体分为十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当地村民作向导

      按照网格化作业的思路,从6月25日开始,滑坡体被划分为十个网格,各个救援团队分兵把守,又相互协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救援的精准度,抢险救灾指挥部又紧急在当地召集了一批老乡作为向导,按照老乡的指挥,指哪打哪。

      24日晚10时,叠溪镇召开紧急会议,30岁的新磨村村民杨友华等被抽调出来,组成临时抢险队,负责为专业队伍指路。25日6时,所有的队员开始行动。

      为了防止挖掘机挖出的土石堆砌到邻近的挖掘目的地,他们还引导挖掘机将土石堆放到房屋与房屋的间隙处。

      “我哥家就在这里,现在的河道就是我家的菜园子。”25日9时,站在石块上,向导苟军对武警水电部队三队总队长梁建忠介绍起情况。在苟军的“指挥”下,五六户邻居的大概方位标出。

      “村子在哪里,房子在哪里,我一清二楚。”苟军是土生土长的新磨村人,10多年前,他在绵阳成家。不过,家乡的情况他仍然很熟悉。灾害发生后,他当天就从绵阳赶回老家。伤痛过后,他觉得,要为救援出一份力,熟知新磨村概况的他,成了水电武警战士眼中的“活地图”。

      小分队专业化作业,提升救援精准度

      从24日开始,在通往新磨村滑坡体的路口,几十名武警官兵站成一排,对进入救援现场的人员进行严格筛查,凡不是专业救援队伍的,一律不予放行,25日,这样的筛查更加严格。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蓝天救援队总指挥李想看来,这体现了科学救援的精神。

      25日当天,在现场抢险救援的人数达千余人,非必要的团队、机械设备全部被拦截在外围待命。从新磨村沿松坪沟往外走,大型的机械设备和各种社会组织的车辆在公路两边排成了长队,连绵数公里。而正是这样的做法,保证了现场专业救援团队可以少受干扰,专心施救。

      先评估后搜索,快慢结合分步推进

      作为灾后率先抵达的一支专业救援队,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蓝天救援队到达现场后,没有马上开始挖掘,而是首先通过无人机和其它勘探设备对滑坡体进行了周密的勘察,整个过程持续了近两个小时。

      在他们看来,救援的第一步是要全面了解现场的情况,然后进行风险评估,紧接着出动专业设备进行现场搜索,锁定目标后,才开始挖掘作业。

      “每个阶段本身要快,但一定不能跨过阶段,省略必要的环节,否则不仅不利于提升效率,甚至可能造成新的伤害。”李想说。

      不仅环节上有先后,范围上也有先后。在李想等人的建议下,救援采用分坡段进行,首先选择在滑坡体中间进行,然后向上下两端拓展,这主要考虑到要避免损伤滑坡体的基础,引发次生灾害。

      高精尖与土经验,两种救援方法同时使用

      “老乡,在不在,回个话嘛!”25日12时30分,救援现场,一名救援队员趴下身子,把头伸进一个石缝,扯起嗓子吼起来。

      在这之前,生命探测仪发现,这个地方有生命迹象,紧急挖了3个小时后,地面被挖出了一个大坑,救援人员开始喊话。同时,救援人员还用敲击石块的方式试图与被困者取得联系。

      同一时间,距此不到100米的地方,一台名为边坡雷达的高科技设备正在对滑坡体进行全方位扫描,这台设备价值300多万元,国内安检系统仅此一台,是不折不扣的高精尖。

      不仅有边坡雷达,还有先进的生命探测仪、蛇眼等众多高科技设备在救援现场大显身手。

      一边是高精尖,一边是土经验,两种救援方法同时使用,是这次救援的一大特色。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