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十九年 川港共续“熊猫情缘”

  • 2018年11月09日 08时1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只要接待从香港来的客人,我都要提前准备。”10月29日,比约定时间提前一天,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韩洪映,携带大量原始图文资料,来到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他等待的,是第二天下午才会到来的香港记者们。

      韩洪映是川港“熊猫情缘”的见证者和亲历者。1999年3月11日,作为随行的两名饲养员之一,他随大熊猫“佳佳”和“安安”赴港。川港之间的“熊猫情缘”从此开启。因为大熊猫,两地情感更加深厚,合作空间不断拓宽。

      奇迹:携手缔造大熊猫“最长寿记录”

      在香港,1999年赴港的雌性大熊猫“佳佳”有一个特别的称谓——老人家。2016年10月16日去世时,“佳佳”已38岁,相当于人类110岁以上。这个年龄,是迄今为止圈养大熊猫的最长寿记录。

      “佳佳”是一只野生大熊猫,老家在四川广元的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赴港时,“佳佳”已21岁,进入暮年。为照顾好“佳佳”以及随行的雄性大熊猫“安安”,此前从未有过大熊猫饲养经验的香港,创造出了最好的条件。

      在两只大熊猫落户的香港海洋公园,香港赛马会捐资8000万港币,专门仿照四川环境打造了新家。这个新家,有200平方米的运动场,有假山,有强大的空调系统,可把气温调制5℃以下,甚至可以制造出人工雪景。两只大熊猫抵达前,香港海洋公园相关人员已在四川学习饲养技术半年以上。相关专家表示,没有香港方面的悉心照料,“佳佳”不会这么长寿。

      援助:历时8年,共同修复“熊猫王国”

      10月30日,前往卧龙的香港记者们,一路走走停停。脚下的这条映卧路(省道303线映秀至卧龙段)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援建的。这条公路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熊猫王国”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受损严重:唯一的一条公路全线损毁,圈养50多只大熊猫的圈舍垮塌。关键时刻,香港特别行政区伸出援手。2008年10月,双方签署重建合作协议,共援助资金14.22亿元。与香港资金一起到来的,还有7名专家。香港专家抵达卧龙后不久,特大地震后第一对大熊猫双胞胎出生,取名“平平”“安安”。而这对双胞胎,正是“佳佳”的外孙。

      2009年,在香港专家帮助下,《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8-2020)》完成。重建真正开始,但难度超乎想象。每年夏季,卧龙常有两个月左右的交通中断期;冬季,又时常大雪封山,有效施工时间每年不到4个月。此外,映卧公路沿途50余处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经常是修了垮、垮了修”,但香港监理人员一丝不苟,每根钢筋都一一丈量,保证了道路建设的质量和安全。至2016年5月11日,卧龙中华大熊猫苑神树坪基地全部投用,卧龙特区23个大熊猫等野生动植物保护援建项目全部建成投用。

      重建壮大了卧龙“熊猫王国”的“生命力”,如今卧龙的野外大熊猫种群恢复到140只以上,比地震时的104只增加了40只左右。

      升华:从大熊猫开始,但不止于大熊猫

      如今,香港海洋公园共有3只大熊猫:分别是32岁的“安安”,正当壮年的雄性大熊猫“乐乐”和雌性大熊猫“盈盈”。“乐乐”和“盈盈”同样来自四川,于2007年4月27日抵达香港。

      川港之间的“熊猫情缘”开花结果,川港之间的往来也不断升温。从2015年开始,四川每年都会赴香港举行“四川日”活动,香港海洋公园和大熊猫,是双方最喜欢的地点和话题。从那时起,每年都有上百名香港青年学生来四川,利用暑假等时间,担任大熊猫饲养员、保育员或自然观察员。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香港游客来川参观访问大熊猫的数量,呈“爆发式”增长。“这说明,四川的大熊猫名片越来越响亮,川港之间的‘熊猫情缘’越来越深。”省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说。

      “四川和香港的情缘,是从大熊猫开始升华的,但绝不止于大熊猫。现实已经说明了这一点。”这是今年5月11日,来蓉参加“改革开放40周年川港合作暨香港援建四川灾后重建10周年成果展”时,香港海洋公园现任行政总裁李绳宗的话。曾参与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建工作的李绳宗表示,四川与香港围绕大熊猫结下不解之缘,这种情缘随着岁月增加越发升华,已成为两地交往的“最通用的语言”。 (记者 王成栋)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十九年 川港共续“熊猫情缘”

  • 2018年11月09日 08时1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只要接待从香港来的客人,我都要提前准备。”10月29日,比约定时间提前一天,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韩洪映,携带大量原始图文资料,来到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他等待的,是第二天下午才会到来的香港记者们。

      韩洪映是川港“熊猫情缘”的见证者和亲历者。1999年3月11日,作为随行的两名饲养员之一,他随大熊猫“佳佳”和“安安”赴港。川港之间的“熊猫情缘”从此开启。因为大熊猫,两地情感更加深厚,合作空间不断拓宽。

      奇迹:携手缔造大熊猫“最长寿记录”

      在香港,1999年赴港的雌性大熊猫“佳佳”有一个特别的称谓——老人家。2016年10月16日去世时,“佳佳”已38岁,相当于人类110岁以上。这个年龄,是迄今为止圈养大熊猫的最长寿记录。

      “佳佳”是一只野生大熊猫,老家在四川广元的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赴港时,“佳佳”已21岁,进入暮年。为照顾好“佳佳”以及随行的雄性大熊猫“安安”,此前从未有过大熊猫饲养经验的香港,创造出了最好的条件。

      在两只大熊猫落户的香港海洋公园,香港赛马会捐资8000万港币,专门仿照四川环境打造了新家。这个新家,有200平方米的运动场,有假山,有强大的空调系统,可把气温调制5℃以下,甚至可以制造出人工雪景。两只大熊猫抵达前,香港海洋公园相关人员已在四川学习饲养技术半年以上。相关专家表示,没有香港方面的悉心照料,“佳佳”不会这么长寿。

      援助:历时8年,共同修复“熊猫王国”

      10月30日,前往卧龙的香港记者们,一路走走停停。脚下的这条映卧路(省道303线映秀至卧龙段)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援建的。这条公路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熊猫王国”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受损严重:唯一的一条公路全线损毁,圈养50多只大熊猫的圈舍垮塌。关键时刻,香港特别行政区伸出援手。2008年10月,双方签署重建合作协议,共援助资金14.22亿元。与香港资金一起到来的,还有7名专家。香港专家抵达卧龙后不久,特大地震后第一对大熊猫双胞胎出生,取名“平平”“安安”。而这对双胞胎,正是“佳佳”的外孙。

      2009年,在香港专家帮助下,《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8-2020)》完成。重建真正开始,但难度超乎想象。每年夏季,卧龙常有两个月左右的交通中断期;冬季,又时常大雪封山,有效施工时间每年不到4个月。此外,映卧公路沿途50余处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经常是修了垮、垮了修”,但香港监理人员一丝不苟,每根钢筋都一一丈量,保证了道路建设的质量和安全。至2016年5月11日,卧龙中华大熊猫苑神树坪基地全部投用,卧龙特区23个大熊猫等野生动植物保护援建项目全部建成投用。

      重建壮大了卧龙“熊猫王国”的“生命力”,如今卧龙的野外大熊猫种群恢复到140只以上,比地震时的104只增加了40只左右。

      升华:从大熊猫开始,但不止于大熊猫

      如今,香港海洋公园共有3只大熊猫:分别是32岁的“安安”,正当壮年的雄性大熊猫“乐乐”和雌性大熊猫“盈盈”。“乐乐”和“盈盈”同样来自四川,于2007年4月27日抵达香港。

      川港之间的“熊猫情缘”开花结果,川港之间的往来也不断升温。从2015年开始,四川每年都会赴香港举行“四川日”活动,香港海洋公园和大熊猫,是双方最喜欢的地点和话题。从那时起,每年都有上百名香港青年学生来四川,利用暑假等时间,担任大熊猫饲养员、保育员或自然观察员。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香港游客来川参观访问大熊猫的数量,呈“爆发式”增长。“这说明,四川的大熊猫名片越来越响亮,川港之间的‘熊猫情缘’越来越深。”省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说。

      “四川和香港的情缘,是从大熊猫开始升华的,但绝不止于大熊猫。现实已经说明了这一点。”这是今年5月11日,来蓉参加“改革开放40周年川港合作暨香港援建四川灾后重建10周年成果展”时,香港海洋公园现任行政总裁李绳宗的话。曾参与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建工作的李绳宗表示,四川与香港围绕大熊猫结下不解之缘,这种情缘随着岁月增加越发升华,已成为两地交往的“最通用的语言”。 (记者 王成栋)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