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省文联百家“推优工程”名单揭晓 看看这些艺术作品都讲了什么样的四川故事

  • 2019年01月10日 08时11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钟明蜀绣作品《AI新锦绣》。

    1月9日,省文联主办的2018百家“推优工程”名单公布,全省113位艺术家和98件作品榜上有名。

    “不厚名家,不薄新人。”入选的艺术家既有成名已久的行业资深名家,也有刚刚进入艺术领域的新秀,最大的77岁,最小的只有14岁;入选的文艺作品,主题和类型丰富。省文联介绍,不少艺术作品源于生活、又充分融入艺术家的创造想象,艺术家们用艺术化的作品讲述了不同的四川故事。

    既有青年策展人也有曲艺坚守者

    据了解,此次“推优工程”,涉及美术、戏剧、音乐、民间文艺、摄影、书法、舞蹈、曲艺、杂技、电影、电视、评论12个类别,入选艺术家的年龄范围和从业行业十分广泛,既有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员,也有“半路出家”走上艺术道路的。

    在美术类中,除画家和雕塑家外,还有一位特别的入选者:四川美术馆的青年策展人冯石,因其策划的《循道·惟新》青年版画美术展览而入选。这让冯石紧张又激动。在她看来,这也得益于如今公众对于艺术需求度增加,艺术传播的公众性与社会性也随之增强。“今后我们要不断思考美术馆智识生产的专业性与美术馆公众性之间的关系。”冯石说。

    今年77岁的严西秀是此次入选艺术家中最年长的,他凭借编剧的四川竹琴《盐都壮美图》而入选。四川竹琴是国家级非遗,也是四川传统曲艺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盐都壮美图》以“盐都”自贡的历史故事为底本,歌颂了独特的乡音和乡情。

    “艺术作品应该是最真诚、最生动、最流畅和最朴实的心灵表白。”虽然已从事曲艺编剧几十年,但严西秀认为,作为艺术创作者,应当一直保持敬畏之心,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既有民族舞蹈也有3D蜀绣

    艺术源于生活,四川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给予艺术家们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在此次入选的优秀作品中,舞蹈《月光下的朵乐荷》、音乐剧《博巴森根·辫子魂》、纪录片《川北薅草锣鼓》、书籍《彝族传世民歌》、唐卡《南丝路一带缘·藏汉人一家亲》、组照《羌族影像志》等等,都取材于原生态特色民族文化。其中,《博巴森根·辫子魂》以藏羌传统文化为主线,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2000多名阿坝藏羌勇士奔赴浙江前线抗击英军的英勇故事,藏羌民族的传统服饰、音乐、舞蹈等民俗和当时阿坝地区的生活场景也得以展现。

    坚持在传承中创新,摄影家金平多年来摸索了一套独特的古法手工影像方法。此次他的获奖摄影作品《喜马拉雅·七千米之上》创作,得益于先后11次深入喜马拉雅山区、登上多座海拔7000米之上的雪山冰川,并创新性地以丝绸作为介质,呈现了冰川幽静的蓝色魅力,展现不一样的冰川风貌。“我希望艺术能走进生活,我做了一系列冰川影像的衍生品,例如冰川影像丝巾,很受大家欢迎。”

    蜀菁馆馆主钟明创作的蜀锦蜀绣《AI新锦绣》系列作品也入选优秀作品。从事蜀绣多年,钟明一直在寻求传承与创新的结合,首创蜀锦与蜀绣结合的工艺,并将人工智能图像处理技术引入锦绣设计之中。“去年,人工智能在锦绣设计中的应用已进入第三阶段,即无需人工设计,完全依靠人工智能在手机上完成设计,并在刺绣主体与织锦背景的结合中形成3D交汇,完成了首幅3D熊猫的设计与制作。今年,我们将有20幅形态各异的3D锦绣熊猫面市。”钟明介绍。 (记者 吴梦琳)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省文联百家“推优工程”名单揭晓 看看这些艺术作品都讲了什么样的四川故事

  • 2019年01月10日 08时11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钟明蜀绣作品《AI新锦绣》。

    1月9日,省文联主办的2018百家“推优工程”名单公布,全省113位艺术家和98件作品榜上有名。

    “不厚名家,不薄新人。”入选的艺术家既有成名已久的行业资深名家,也有刚刚进入艺术领域的新秀,最大的77岁,最小的只有14岁;入选的文艺作品,主题和类型丰富。省文联介绍,不少艺术作品源于生活、又充分融入艺术家的创造想象,艺术家们用艺术化的作品讲述了不同的四川故事。

    既有青年策展人也有曲艺坚守者

    据了解,此次“推优工程”,涉及美术、戏剧、音乐、民间文艺、摄影、书法、舞蹈、曲艺、杂技、电影、电视、评论12个类别,入选艺术家的年龄范围和从业行业十分广泛,既有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员,也有“半路出家”走上艺术道路的。

    在美术类中,除画家和雕塑家外,还有一位特别的入选者:四川美术馆的青年策展人冯石,因其策划的《循道·惟新》青年版画美术展览而入选。这让冯石紧张又激动。在她看来,这也得益于如今公众对于艺术需求度增加,艺术传播的公众性与社会性也随之增强。“今后我们要不断思考美术馆智识生产的专业性与美术馆公众性之间的关系。”冯石说。

    今年77岁的严西秀是此次入选艺术家中最年长的,他凭借编剧的四川竹琴《盐都壮美图》而入选。四川竹琴是国家级非遗,也是四川传统曲艺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盐都壮美图》以“盐都”自贡的历史故事为底本,歌颂了独特的乡音和乡情。

    “艺术作品应该是最真诚、最生动、最流畅和最朴实的心灵表白。”虽然已从事曲艺编剧几十年,但严西秀认为,作为艺术创作者,应当一直保持敬畏之心,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既有民族舞蹈也有3D蜀绣

    艺术源于生活,四川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给予艺术家们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在此次入选的优秀作品中,舞蹈《月光下的朵乐荷》、音乐剧《博巴森根·辫子魂》、纪录片《川北薅草锣鼓》、书籍《彝族传世民歌》、唐卡《南丝路一带缘·藏汉人一家亲》、组照《羌族影像志》等等,都取材于原生态特色民族文化。其中,《博巴森根·辫子魂》以藏羌传统文化为主线,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2000多名阿坝藏羌勇士奔赴浙江前线抗击英军的英勇故事,藏羌民族的传统服饰、音乐、舞蹈等民俗和当时阿坝地区的生活场景也得以展现。

    坚持在传承中创新,摄影家金平多年来摸索了一套独特的古法手工影像方法。此次他的获奖摄影作品《喜马拉雅·七千米之上》创作,得益于先后11次深入喜马拉雅山区、登上多座海拔7000米之上的雪山冰川,并创新性地以丝绸作为介质,呈现了冰川幽静的蓝色魅力,展现不一样的冰川风貌。“我希望艺术能走进生活,我做了一系列冰川影像的衍生品,例如冰川影像丝巾,很受大家欢迎。”

    蜀菁馆馆主钟明创作的蜀锦蜀绣《AI新锦绣》系列作品也入选优秀作品。从事蜀绣多年,钟明一直在寻求传承与创新的结合,首创蜀锦与蜀绣结合的工艺,并将人工智能图像处理技术引入锦绣设计之中。“去年,人工智能在锦绣设计中的应用已进入第三阶段,即无需人工设计,完全依靠人工智能在手机上完成设计,并在刺绣主体与织锦背景的结合中形成3D交汇,完成了首幅3D熊猫的设计与制作。今年,我们将有20幅形态各异的3D锦绣熊猫面市。”钟明介绍。 (记者 吴梦琳)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