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德阳:做靓“四张名片”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

  • 2019年09月10日 07时46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航拍德阳。

    东方电机发电机分厂生产的6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定子。

    神秘的三星堆文化。

    天府生态智谷五大湖区锦绣天府公园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德阳天府旌城管委会成立,推动成德同城化发展,形成“南有天府新区,北有天府旌城”新格局……

    秋阳高照,地处天府腹心的德阳,处处彰显着奋进与激情,硕果缔结在这收获的时节。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将德阳确定为全省7个区域中心城市之一。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和起点,德阳围绕加快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明确了打造装备智造之都、改革开放高地、古蜀文化名城、美丽幸福家园“四张名片”的战略支撑。在路径抓手上,提出了实施创新引领、协调发展、开放拓展、乡村振兴、文化提升、生态优先、民生提质“七大行动”。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一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务实行动,正在德阳大地如火如荼地展开。

    装备智造之都

    打造“国之重器”让“德阳制造”更加闪亮

    德阳,因工业建市,靠工业兴市强市。工业,不仅是德阳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成为这座城市的独特印记。

    德阳工业的发展轨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中国的工业史。

    从1953年起,国家展开以内地大中小城市工业化布局为重点,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主体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这为德阳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进入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国防工业和经济建设布局迎来一次重大战略调整——“三线建设”。这期间,中国二重、东电、东汽等企业进入德阳,奠定了德阳的工业基础,也带动了德阳的工业迅速崛起,并发展成为一座工业之城。

    2001年,德阳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打造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战略;2002年,又根据重装基地建设总体规划,制定了《德阳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2006年,制定《德阳市重装基地建设“十一五”规划》……

    进入新时期的德阳,“重装之都”的名片逐渐闪亮。

    2013年,“重装之都”德阳被授予“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称号。就在同年,由二重自主研发设计的“国之重器”8万吨模锻压机也正式投产。

    迈入“十三五”,德阳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产业迈向中高端,“两化”融合进一步提高,高端制造业加快发展。

    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的关键期,是建设现代化工业强市和更高标准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德阳市委八届七次全会上提出,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智造之都。

    德阳加快建设装备技术智能制造示范市,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集群不断啃下“硬骨头”:

    2017年5月,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它的起落架重要锻造件都来自中国二重;

    2018年,德阳完成重大技术装备进出口总额38亿元。东电成功签订越南沿海二期2×660MW、印尼德龙2×380MW等火电项目;宏华石油与沙特ADC公司签订总额10亿元人民币的钻机销售合同,标志着中国制造的高端石油钻机进一步打开中东市场。

    喜讯接连传来:德阳国机重装成功研发飞轮储能装备、大型粉煤热解装备等填补国内空白的新产品;国内首台自主研发F级重型燃机(50MW重型燃机)在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厂房内进入安装试验阶段;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国内首台10MW海上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在东方电机发运……

    不仅如此,德阳在钢铁、化工、造纸、印染和建材领域去除无效产能,同时实施100个技术改造和创新项目,扩大有效产能。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际上率先实现金属(铝)燃料电源、动力电池产业化;自主研发石墨烯材料的规模化制备技术;新型材料玄武岩连续纤维池窑生产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如今,“德阳造”遍及“一带一路”沿线27个国家,全市160余家配套企业出口装备制造产品50余种,售后服务覆盖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德阳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装备供应基地。

    德阳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德阳将继续练好‘内功’,加快构建以高端装备、通用航空、轨道交通等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体系,为挺起中国工业的脊梁而努力奋斗。”

    改革开放高地

    秉承“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构建全域开放新格局

    2017年,首届四川国际航展的成功举办给德阳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时隔两年,四川国际航展将再次举办——2019四川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将于9月29日至10月3日在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广汉分院举办,届时将有60种以上飞行器惊艳亮相。

    举办国际性的航空航天展会,是展示四川通航产业的整体优势和扩大对外开放的窗口,也是贯彻落实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的一大举措。德阳正抢抓通用航空发展的历史机遇,致力于把四川国际航展培育成为继珠海航展之后我国航空航天领域又一知名品牌,助力航空产业发展,构建全域开放新格局。

    “敢为天下先”,对广汉人来说,已深深融入到血液中。广汉市向阳镇,40多年前第一个摘下了人民公社的牌子,成为全国最早开启农村改革的地区之一。

    2018年“七一”前夕,德阳市委常委班子来到向阳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着力传承改革精神,勇于创新,锐意改革。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以敢于担当的勇气,加快融入“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当前德阳正全力推进成德同城化率先突破,全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

    成德同城化发展,对两地百姓而言,直观的感受便是越来越便利的交通。从成都东出发前往德阳的动车,每十几分钟便有一班,成德两市的时空距离,缩短到23分钟;起于成都市二环路,止于德阳市二环路,串联起成都平原经济区的“中轴线”——天府大道北延线正加快推进建设……而如今,随着一批又一批连接成德两市的高速公路、快速通道的开工建设,以及动车等轨道交通的互联互通,加快推动成德交通协同发展。

    按照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本着“成德同城,交通先行”的思路,德阳着力构建成德现代综合智能交通体系,加快推进成德同城化发展,全力打造环成都经济圈通勤最佳城市,为德阳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提供强力交通支撑。

    迈入成德同城新时期,成德两市交通进一步实现一体化发展,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也为两市在工业、经济、城市发展、对外开放等领域的合作起到推动作用。

    去年,成都、德阳签订《成都—德阳工业同城化发展合作协议》,明确两地将推动凯州新城(成德工业园区)与淮州新城积极对接。

    今年,成德两市已启动《成德工业同城化发展规划(2019-2022年)》编制工作。该《规划》明确,两市重点在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装备、医药健康、先进材料、食品饮料、新经济等八个方面,合作推进产业链配套发展。

    今年5月,成德两市再次签下包括国际铁路物流港合作共建、“互联网+”市民服务一体化等8个协议。在成德同城化发展中,工业是重要支撑产业。在全省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成德两地在产业协同上持续发力,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全面畅通开放通道、健全开放平台、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壮大外向型产业集群,建成富有创新创业活力的改革开放高地……未来5年,德阳将通过深入实施开放拓展行动,努力实现这一目标,构建全域开放新格局。预计到2022年,德阳市双向投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5年累计到位市外国内资金4000亿元以上,年度完成进出口总额270亿元以上,对外贸易规模位居全省前三。

    古蜀文化名城

    用好用活特色资源从四川走向世界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拜谒庞统祠,梦回三国情。三星堆文化、三国文化、三孝文化……打造“古蜀文化名城”这张名片,德阳底气十足。

    今年8月,由德阳市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牵头制作的52集3D动画作品《三星堆·荣耀觉醒》举行首映式暨IP授权发布会。这正是响应“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文旅新口号,推动德阳“古蜀文化名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今年是三星堆发掘90周年,三星堆文明正在走向全国,并走出国门,成为世界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以“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闻名于世的三星堆外,德阳还有以白马关、金牛古道、落凤坡、庞统祠、诸葛双忠祠等为代表的三国历史文化遗迹,白马关也是成都平原“出川入蜀”的重要关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绵竹年画名扬海内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剑南春酒酿造技艺源远流长,获得“唐时宫廷酒、今日剑南春”的美誉……德阳还孕育了三国名臣秦宓,南宋名相张浚和理学家张栻,宋代文学家苏易简、苏舜钦、苏舜元,清代文学家、川菜川剧之父李调元,农学家张宗法,“戊戌六君子”之一杨锐,抗美援朝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等众多古今杰出的人物。

    近年来,德阳加快文旅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打造了国家A级景区15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国家级非遗项目2个、国家级地质公园2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处,德阳广汉和绵竹入围全省十大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

    接下来,德阳将紧紧围绕“一核、两带、五区”发展格局,优化文化旅游产业空间布局,不断提升产业集聚化、差异化发展水平。到2025年,把德阳市建设成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古蜀文化名城和旅游特色精品目的地。

    德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肖静介绍,“一核”为建设三星堆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核心区;“两带”为建设沿龙门山山地养生度假文旅产业带和环龙泉山山地户外运动休闲文旅产业带;“五区”为建设德孝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区、三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区、雪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区、年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区、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区。

    “在推进成德同城化方面,我们十分重视跨区域协同发展工作。”肖静表示,从2016年开始至今,德阳市已陆续签订《成遂渝旅游黄金走廊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两汉三国·秦蜀古道”旅游黄金走廊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大九寨环线旅游黄金走廊区域联盟合作框架协议》《“三九大”文化旅游联盟品牌战略合作协议》等六大协议。合作协议以资源共享为合作出发点,明确提出“加强旅游市场开发合作,联手打造合作区旅游品牌;加强合作区资源整合及产业的协同发展,推动旅游产品的集成和新业态的联合开发”等合作内容。

    德阳市还将以“文化+”“旅游+”融合创新产业为支撑,形成“古蜀文明世界遗产”旅游线、蜀道三国文化旅游线等八大精品旅游线,九龙山—麓棠山—中国玫瑰谷旅游度假区、蓥华山—红峡谷—钟鼎寺康养度假区等九大景区集群。

    美丽幸福家园

    生态优先共建共享宜居宜业

    德阳是一座宜居宜业的生态之城。这里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德阳城区有两个较大的水域,一个是东湖山公园的东湖,另一个是穿城而过的旌湖。近10年来,每年冬季都会有大量鸟儿从北方飞到德阳来越冬,而城市和鸟儿和谐相处的画面,已成为德阳这座传统工业城市一张崭新的生态名片。

    在东湖、旌湖之外,德阳正着力打造天府生态智谷。据悉,从2018年至2020年,德阳将花3年时间约投入15.2亿元在天府生态智谷实施19个基础设施项目。项目建成后,将串联起德阳市466平方公里的湖山森林,满足居民对未来康养、休闲、旅游及高幸福感居住的需求,形成天府生态智谷的新城市风貌。

    在德阳,人们在收获城市赋予的舒适宜居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到绿色行动中。

    “我家孩子每天晚饭后都主动把垃圾拿下去喂‘小黄狗’。”家住德阳市区华庭阳光小区的易先进说。去年10月,新型垃圾分类回收机“小黄狗”进入人们的视线,并在几个小区率先进行试点,获得了居民的好评。这是德阳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一个缩影。

    德阳市把推行生活垃圾分类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美丽幸福家园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系统谋划、试点先行,重点抓好“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四个环节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目前,主城区(含旌阳区、德阳经开区)、广汉市已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在德阳市所有公共机构、248个学校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98个条件成熟的居民小区进行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罗江区作为全国第一批100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市、区),率先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共有102个村11.46万人参与,覆盖率、知晓率均达到100%。

    从城市到乡村,通过数十载的发展变迁与产城融合,德阳正呈现出宜居、宜业、宜商的崭新面貌和独特魅力。

    白墙灰瓦,房前屋后是一片片竹林,广场上干净整洁,不时有孩童在嬉闹,具有川西民居风格的“竹篱人家”俨然一个“世外桃源”,恬静中不失几分活泼。今年3月以来,绵竹市板桥镇五星村“竹篱人家”生态社区每天都是人来人往,有来参观学习的,有来游玩的……经过半年打造,这个原来的“脏乱差”村落变成了生态院落,村民也享受到了环境改变带来的实惠。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行动,德阳市将加快建设西部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市,打造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绿色现代农业、生态宜居乡村、农村综合改革示范区。力争到2022年,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成熟,“双圈层”农业产业大环线和成德同城化乡村振兴示范走廊初步建成。

    德阳市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美丽幸福家园”是德阳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的价值追求。德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等,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德轩 文/图)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德阳:做靓“四张名片”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

  • 2019年09月10日 07时46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航拍德阳。

    东方电机发电机分厂生产的6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定子。

    神秘的三星堆文化。

    天府生态智谷五大湖区锦绣天府公园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德阳天府旌城管委会成立,推动成德同城化发展,形成“南有天府新区,北有天府旌城”新格局……

    秋阳高照,地处天府腹心的德阳,处处彰显着奋进与激情,硕果缔结在这收获的时节。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将德阳确定为全省7个区域中心城市之一。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和起点,德阳围绕加快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明确了打造装备智造之都、改革开放高地、古蜀文化名城、美丽幸福家园“四张名片”的战略支撑。在路径抓手上,提出了实施创新引领、协调发展、开放拓展、乡村振兴、文化提升、生态优先、民生提质“七大行动”。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一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务实行动,正在德阳大地如火如荼地展开。

    装备智造之都

    打造“国之重器”让“德阳制造”更加闪亮

    德阳,因工业建市,靠工业兴市强市。工业,不仅是德阳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成为这座城市的独特印记。

    德阳工业的发展轨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中国的工业史。

    从1953年起,国家展开以内地大中小城市工业化布局为重点,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主体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这为德阳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进入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国防工业和经济建设布局迎来一次重大战略调整——“三线建设”。这期间,中国二重、东电、东汽等企业进入德阳,奠定了德阳的工业基础,也带动了德阳的工业迅速崛起,并发展成为一座工业之城。

    2001年,德阳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打造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战略;2002年,又根据重装基地建设总体规划,制定了《德阳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2006年,制定《德阳市重装基地建设“十一五”规划》……

    进入新时期的德阳,“重装之都”的名片逐渐闪亮。

    2013年,“重装之都”德阳被授予“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称号。就在同年,由二重自主研发设计的“国之重器”8万吨模锻压机也正式投产。

    迈入“十三五”,德阳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产业迈向中高端,“两化”融合进一步提高,高端制造业加快发展。

    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的关键期,是建设现代化工业强市和更高标准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德阳市委八届七次全会上提出,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智造之都。

    德阳加快建设装备技术智能制造示范市,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集群不断啃下“硬骨头”:

    2017年5月,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它的起落架重要锻造件都来自中国二重;

    2018年,德阳完成重大技术装备进出口总额38亿元。东电成功签订越南沿海二期2×660MW、印尼德龙2×380MW等火电项目;宏华石油与沙特ADC公司签订总额10亿元人民币的钻机销售合同,标志着中国制造的高端石油钻机进一步打开中东市场。

    喜讯接连传来:德阳国机重装成功研发飞轮储能装备、大型粉煤热解装备等填补国内空白的新产品;国内首台自主研发F级重型燃机(50MW重型燃机)在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厂房内进入安装试验阶段;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国内首台10MW海上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在东方电机发运……

    不仅如此,德阳在钢铁、化工、造纸、印染和建材领域去除无效产能,同时实施100个技术改造和创新项目,扩大有效产能。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际上率先实现金属(铝)燃料电源、动力电池产业化;自主研发石墨烯材料的规模化制备技术;新型材料玄武岩连续纤维池窑生产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如今,“德阳造”遍及“一带一路”沿线27个国家,全市160余家配套企业出口装备制造产品50余种,售后服务覆盖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德阳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装备供应基地。

    德阳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德阳将继续练好‘内功’,加快构建以高端装备、通用航空、轨道交通等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体系,为挺起中国工业的脊梁而努力奋斗。”

    改革开放高地

    秉承“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构建全域开放新格局

    2017年,首届四川国际航展的成功举办给德阳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时隔两年,四川国际航展将再次举办——2019四川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将于9月29日至10月3日在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广汉分院举办,届时将有60种以上飞行器惊艳亮相。

    举办国际性的航空航天展会,是展示四川通航产业的整体优势和扩大对外开放的窗口,也是贯彻落实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的一大举措。德阳正抢抓通用航空发展的历史机遇,致力于把四川国际航展培育成为继珠海航展之后我国航空航天领域又一知名品牌,助力航空产业发展,构建全域开放新格局。

    “敢为天下先”,对广汉人来说,已深深融入到血液中。广汉市向阳镇,40多年前第一个摘下了人民公社的牌子,成为全国最早开启农村改革的地区之一。

    2018年“七一”前夕,德阳市委常委班子来到向阳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着力传承改革精神,勇于创新,锐意改革。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以敢于担当的勇气,加快融入“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当前德阳正全力推进成德同城化率先突破,全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

    成德同城化发展,对两地百姓而言,直观的感受便是越来越便利的交通。从成都东出发前往德阳的动车,每十几分钟便有一班,成德两市的时空距离,缩短到23分钟;起于成都市二环路,止于德阳市二环路,串联起成都平原经济区的“中轴线”——天府大道北延线正加快推进建设……而如今,随着一批又一批连接成德两市的高速公路、快速通道的开工建设,以及动车等轨道交通的互联互通,加快推动成德交通协同发展。

    按照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本着“成德同城,交通先行”的思路,德阳着力构建成德现代综合智能交通体系,加快推进成德同城化发展,全力打造环成都经济圈通勤最佳城市,为德阳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提供强力交通支撑。

    迈入成德同城新时期,成德两市交通进一步实现一体化发展,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也为两市在工业、经济、城市发展、对外开放等领域的合作起到推动作用。

    去年,成都、德阳签订《成都—德阳工业同城化发展合作协议》,明确两地将推动凯州新城(成德工业园区)与淮州新城积极对接。

    今年,成德两市已启动《成德工业同城化发展规划(2019-2022年)》编制工作。该《规划》明确,两市重点在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装备、医药健康、先进材料、食品饮料、新经济等八个方面,合作推进产业链配套发展。

    今年5月,成德两市再次签下包括国际铁路物流港合作共建、“互联网+”市民服务一体化等8个协议。在成德同城化发展中,工业是重要支撑产业。在全省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成德两地在产业协同上持续发力,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全面畅通开放通道、健全开放平台、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壮大外向型产业集群,建成富有创新创业活力的改革开放高地……未来5年,德阳将通过深入实施开放拓展行动,努力实现这一目标,构建全域开放新格局。预计到2022年,德阳市双向投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5年累计到位市外国内资金4000亿元以上,年度完成进出口总额270亿元以上,对外贸易规模位居全省前三。

    古蜀文化名城

    用好用活特色资源从四川走向世界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拜谒庞统祠,梦回三国情。三星堆文化、三国文化、三孝文化……打造“古蜀文化名城”这张名片,德阳底气十足。

    今年8月,由德阳市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牵头制作的52集3D动画作品《三星堆·荣耀觉醒》举行首映式暨IP授权发布会。这正是响应“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文旅新口号,推动德阳“古蜀文化名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今年是三星堆发掘90周年,三星堆文明正在走向全国,并走出国门,成为世界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以“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闻名于世的三星堆外,德阳还有以白马关、金牛古道、落凤坡、庞统祠、诸葛双忠祠等为代表的三国历史文化遗迹,白马关也是成都平原“出川入蜀”的重要关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绵竹年画名扬海内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剑南春酒酿造技艺源远流长,获得“唐时宫廷酒、今日剑南春”的美誉……德阳还孕育了三国名臣秦宓,南宋名相张浚和理学家张栻,宋代文学家苏易简、苏舜钦、苏舜元,清代文学家、川菜川剧之父李调元,农学家张宗法,“戊戌六君子”之一杨锐,抗美援朝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等众多古今杰出的人物。

    近年来,德阳加快文旅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打造了国家A级景区15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国家级非遗项目2个、国家级地质公园2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处,德阳广汉和绵竹入围全省十大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

    接下来,德阳将紧紧围绕“一核、两带、五区”发展格局,优化文化旅游产业空间布局,不断提升产业集聚化、差异化发展水平。到2025年,把德阳市建设成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古蜀文化名城和旅游特色精品目的地。

    德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肖静介绍,“一核”为建设三星堆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核心区;“两带”为建设沿龙门山山地养生度假文旅产业带和环龙泉山山地户外运动休闲文旅产业带;“五区”为建设德孝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区、三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区、雪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区、年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区、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区。

    “在推进成德同城化方面,我们十分重视跨区域协同发展工作。”肖静表示,从2016年开始至今,德阳市已陆续签订《成遂渝旅游黄金走廊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两汉三国·秦蜀古道”旅游黄金走廊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大九寨环线旅游黄金走廊区域联盟合作框架协议》《“三九大”文化旅游联盟品牌战略合作协议》等六大协议。合作协议以资源共享为合作出发点,明确提出“加强旅游市场开发合作,联手打造合作区旅游品牌;加强合作区资源整合及产业的协同发展,推动旅游产品的集成和新业态的联合开发”等合作内容。

    德阳市还将以“文化+”“旅游+”融合创新产业为支撑,形成“古蜀文明世界遗产”旅游线、蜀道三国文化旅游线等八大精品旅游线,九龙山—麓棠山—中国玫瑰谷旅游度假区、蓥华山—红峡谷—钟鼎寺康养度假区等九大景区集群。

    美丽幸福家园

    生态优先共建共享宜居宜业

    德阳是一座宜居宜业的生态之城。这里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德阳城区有两个较大的水域,一个是东湖山公园的东湖,另一个是穿城而过的旌湖。近10年来,每年冬季都会有大量鸟儿从北方飞到德阳来越冬,而城市和鸟儿和谐相处的画面,已成为德阳这座传统工业城市一张崭新的生态名片。

    在东湖、旌湖之外,德阳正着力打造天府生态智谷。据悉,从2018年至2020年,德阳将花3年时间约投入15.2亿元在天府生态智谷实施19个基础设施项目。项目建成后,将串联起德阳市466平方公里的湖山森林,满足居民对未来康养、休闲、旅游及高幸福感居住的需求,形成天府生态智谷的新城市风貌。

    在德阳,人们在收获城市赋予的舒适宜居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到绿色行动中。

    “我家孩子每天晚饭后都主动把垃圾拿下去喂‘小黄狗’。”家住德阳市区华庭阳光小区的易先进说。去年10月,新型垃圾分类回收机“小黄狗”进入人们的视线,并在几个小区率先进行试点,获得了居民的好评。这是德阳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一个缩影。

    德阳市把推行生活垃圾分类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美丽幸福家园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系统谋划、试点先行,重点抓好“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四个环节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目前,主城区(含旌阳区、德阳经开区)、广汉市已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在德阳市所有公共机构、248个学校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98个条件成熟的居民小区进行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罗江区作为全国第一批100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市、区),率先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共有102个村11.46万人参与,覆盖率、知晓率均达到100%。

    从城市到乡村,通过数十载的发展变迁与产城融合,德阳正呈现出宜居、宜业、宜商的崭新面貌和独特魅力。

    白墙灰瓦,房前屋后是一片片竹林,广场上干净整洁,不时有孩童在嬉闹,具有川西民居风格的“竹篱人家”俨然一个“世外桃源”,恬静中不失几分活泼。今年3月以来,绵竹市板桥镇五星村“竹篱人家”生态社区每天都是人来人往,有来参观学习的,有来游玩的……经过半年打造,这个原来的“脏乱差”村落变成了生态院落,村民也享受到了环境改变带来的实惠。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行动,德阳市将加快建设西部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市,打造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绿色现代农业、生态宜居乡村、农村综合改革示范区。力争到2022年,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成熟,“双圈层”农业产业大环线和成德同城化乡村振兴示范走廊初步建成。

    德阳市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美丽幸福家园”是德阳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的价值追求。德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等,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德轩 文/图)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