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退耕还林还草“还”来绿意盎然美丽四川

  • 2019年09月30日 07时47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安岳县退耕还林种下的柠檬。

    昭觉县解放沟退耕还林显成效。

    峨眉山退耕还林,巨桉成林。

    南江县规模茶园。

    今年,是四川试点退耕还林还草第20年。作为四川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之一,退耕还林还草行动,加速了四川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步伐,也成为农村农业转型发展的突破口之一。

    梳理成效,汲取经验,继续推动退耕还林还草,充分发挥其筑生态屏障、促农增收的功能,也是四川绿色发展的题中之义。

    那么,20年来,四川退耕还林还草过程,究竟经历了什么样的探索?

    率先探索步入生态文明建设新阶段

    时间拨回到1998年的夏天,长江的惊涛骇浪中,人们发现:四川,居然是母亲河干流的主要泥沙输入地。

    研究发现,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四川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高强度垦殖。伴随着耕地上坡,四川的水土涵养能力开始下滑。摊开地图,一个事实毋庸置疑:四川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生态变动对下游兄弟省市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是,在盆周山区等地,“垦荒——土地退化——垦荒”的恶性循环已经形成。

    恶化的不只是生态。调查显示,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全省坡耕地产粮能力仅为全省平均值的一半。持续低下的坡耕地产出,也让四川生态脆弱区与贫困高发区高度重合。是继续向荒山开垦,加剧生态和经济层面的循环,还是以退为进,闯出一条既能增收又能扭转生态恶化局面的新路子?

    1999年,四川率先决定:启动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对坡耕地生态恶化态势进行“釜底抽薪”,探索乡村转型发展新路子。

    这年秋天,一声令下,从川北到川南,从川西到川东,全省120个县(市)共计300万亩坡耕地同时停止耕作。同时,利用秋冬有利时机,开展陡坡耕地退耕绿化。

    作为先行者,四川毫无经验可循;作为探路者,四川的试点关乎国家战略。

    勇于担责,敢为人先。两年多时间,四川坚持边实施、边总结。期间,健全管理制度,创新推进机制,强化监督考核,持续推动退耕还林还草走上规模化、法制化、规范化道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四川专门成立退耕还林工程领导小组,在全国率先建立“政府负总责、部门分头抓”的工作机制,实行目标、任务、粮食、资金、责任“五到”市(州)。

    更大力度、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持续为巴蜀“补妆”

    试点结束后,按照中央部署,四川以更大力度、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布局退耕还林还草,为巴山蜀水“补妆”。

    更大力度——作为全国重点实施省份,四川一手抓成果巩固,一手抓退耕造林,配套实施封山育林、荒山造林等。期间,仅落实中央和省财政投入资金就达558.66亿元,惠及2323.6万农业人口。目前,退耕还林还草已成四川投入资金最多、建设规模最大、群众参与度最高的重大生态工程。

    更大范围——至今,先后启动两轮退耕还林还草近4000万亩,面积位居全国第三,涉及21个市(州)178个县(市、区)。2014年底,中央决定启动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20年来,退耕还林工程造林面积超过同期全省造林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更高层次——退耕还林还草,从来就不是一个孤立的行动,必须配套好产业发展、生态移民、能源替代、就业培训等系统措施,才能确保农民“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进而达到退耕成果“不反弹”。从一开始,四川在植树种草、管护生态资源之余,就把解决退耕户增收、就业和能源等问题纳入工程实施范畴,着力配套对应方案。

    重点之一,就是突破政策瓶颈,将贫困地区纳入重点实施区域,同时盘活工程资源存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后续产业,推动退耕还林还草转型升级。

    层面不止于此,改革也未止步。在任务分解下达的同时,四川明确:退不退耕,还什么林,种什么树、栽什么草,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标志性事件之一,就是2014年底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时,四川明确还林地不再设置经济林和公益林比例、允许退耕地流转等。换言之,农户可自行决定“谁来种树,种什么树”。

    森林多了、农民富了“退”出四川生态、农村新天地

    前不久,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林业和草原局发布退耕还林还草20年统计数据,一个结论就是:20年退耕,“退”出四川生态新格局,“退”出四川农村新天地。

    看生态转变,20年来,借助退耕,四川长期超负荷运行的生态系统得到休养生息,林草植被显著增加。统计表明,仅退耕还林,就让四川森林覆盖增加4个百分点以上。

    而两轮退耕之后,四川水土流失大为改善,水源涵养能力不断攀升。去年,全省退耕还林可涵养水源58.25亿立方米。对比1998年,去年四川流入长江干流泥沙含量减少46%。

    看农村新貌。在部分农村,退耕还林还草被誉为民心工程,根本原因在于实现了“山上长叶子,农户得票子”。

    而从全面落实各项补助政策开始,四川不断以退耕还林还草为契机,持续探索农民增收新路径。迄今为止,全省退耕户户均获得补贴6700元,同时让237万贫困人口摘掉“穷帽子”。2014年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以来,我省坚持80%的计划向贫困县和贫困人口倾斜。迄今,累计覆盖74个贫困县2804个贫困村,已让26.92万贫困人口“摘帽”。

    补贴之外,涉林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依托退耕还林,全省建成涉林涉草产业园区约3000万亩。以此为基础,全省累计培育退耕业主(大户)1万余个、退耕专合组织600余个,助力打造朝天核桃等特色优势产业和有影响的区域品牌20余个,生态旅游新业态顺势而兴。

    看得见的除了“叶子”和“票子”,还有看不见的社会效益。随着退耕还林的启动,退耕农户耕种习惯和生产方式显著改变。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已经成为生态文化的“宣传员”和生态意识的“播种机”。

    一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退耕还林还草20年来,四川破坏生态资源的案件逐年递减,保护森林草原等已成农村新风尚和社会共识。也因此,退耕还林还草,同时“退”出了农民生态环保新观念。

    砥砺前行,四川修复保护生态70年

    地处长江黄河上游的四川,生态资源富集,是全国三大林区、五大牧区之一,林草面积约占全省幅员面积的3/4。

    地处长江黄河上游的四川,是两条母亲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肩负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

    70年来,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敢为天下先的四川人,多次探索生态保护修复新模式,不断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修复保护并举:有强度也有力度,率先探索生态屏障建设

    回顾四川生态保护修复历程,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勇挑重担的四川,在多个领域试点探索出在全国有影响的重大生态工程和改革事项。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四川修复力度强度越来越大,改革的力度越来越强。

    打响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的“发令枪”。1998年,四川率先放下斧子,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试点,把砍树人变成植树人和护林员。次年,还是在全国率先,四川开启退耕还林还草工程。2014年底,又再次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以两大重点工程为抓手,四川不断扩展绿化覆盖面积。

    实施国土绿化行动,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1989年,率先做出绿化全川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6年,四川率先出台首个省级国土绿化方案《大规模绿化全川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总体规划》,剑指重点工程造林、长江廊道造林、森林城市建设等九大行动。特别是推行森林进城和公园下乡,不仅补齐生态短板,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公共产品需求。

    构筑保护地体系,不断守护四川生态多样性。早在1963年,为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四川设立全省首批五个自然保护区。随后,四川不断扩大保护地面积、保护对象和保护模式,生态特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保护地陆续设立。2017年,又启动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既要建设,也要保护。2014年,全面划定四川林地和森林、湿地、沙区植被、物种4条林业生态红线,明确红线就是“高压线”,构筑生态保护“防火墙”,持续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如今,我省建设完成全省林地“一张图”数据库和公益林数据库,将全省3.72亿亩林地和2.57亿亩公益林全部落实到山头地块,构建“天上看、地上巡、图上比”的案件发现和查处机制,变被动发现为主动发现、主动查处。

    绿色本底越发厚实:自然生态持续向好,涉林产业迸发澎湃动力

    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如今,四川自然生态持续向好,山清水秀的绿色本底更加厚实。

    修复工程进展顺利。20年来,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天保工程中央和地方累计投入资金470亿元以上,2.83亿亩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管护,近4000万亩坡耕地转化成森林。“两大工程”已成为我省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最大的重大生态建设行动。

    国土绿化不断进展。启动大规模绿化全川3年来,全省累计完成营造林4069万亩,林草资源质量和功能效益稳步提升。

    生态恶化趋势逐步扭转。至去年底,四川森林、草原、湿地面积均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全省森林覆盖率38.83%,高出全国平均15.87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四川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保护体系不断跃升。迄今,全省累计设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519处,总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3.3%,涵盖全省生物多样性最丰富、自然风光最优美的名山大川。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不断深化。

    生态多样性不断保护。迄今,近90%在川有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全省高等植物种类居全国第二位,脊椎动物种类占全国45%以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不断把生态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截至目前,全省林业产业基地超过1亿亩,竹子面积、核桃面积位居全国前列。围绕涉林特色优势产业,四川全面启动实施国家或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建设,大熊猫、森林、湿地、乡村旅游和森林康养,已成四川旅游优势品牌。

    数说70年

    ◎截至目前,四川森林和草原面积约占全省幅员面积的3/4,位居全国前列

    ◎截至目前,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8.83%,高出全国平均值15.87个百分点

    ◎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建成各类保护地519处,总面积11.35万平方公里,总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3.3%

    四川行动

    ◎1998年,在全国率先试点天保工程

    ◎1999年,在全国率先试点退耕还林还草

    ◎天保工程启动21年来,全省2.83亿亩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管护

    ◎退耕还林还草20年来,四川近4000万亩坡耕地转化成森林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退耕还林还草“还”来绿意盎然美丽四川

  • 2019年09月30日 07时47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安岳县退耕还林种下的柠檬。

    昭觉县解放沟退耕还林显成效。

    峨眉山退耕还林,巨桉成林。

    南江县规模茶园。

    今年,是四川试点退耕还林还草第20年。作为四川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之一,退耕还林还草行动,加速了四川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步伐,也成为农村农业转型发展的突破口之一。

    梳理成效,汲取经验,继续推动退耕还林还草,充分发挥其筑生态屏障、促农增收的功能,也是四川绿色发展的题中之义。

    那么,20年来,四川退耕还林还草过程,究竟经历了什么样的探索?

    率先探索步入生态文明建设新阶段

    时间拨回到1998年的夏天,长江的惊涛骇浪中,人们发现:四川,居然是母亲河干流的主要泥沙输入地。

    研究发现,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四川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高强度垦殖。伴随着耕地上坡,四川的水土涵养能力开始下滑。摊开地图,一个事实毋庸置疑:四川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生态变动对下游兄弟省市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是,在盆周山区等地,“垦荒——土地退化——垦荒”的恶性循环已经形成。

    恶化的不只是生态。调查显示,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全省坡耕地产粮能力仅为全省平均值的一半。持续低下的坡耕地产出,也让四川生态脆弱区与贫困高发区高度重合。是继续向荒山开垦,加剧生态和经济层面的循环,还是以退为进,闯出一条既能增收又能扭转生态恶化局面的新路子?

    1999年,四川率先决定:启动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对坡耕地生态恶化态势进行“釜底抽薪”,探索乡村转型发展新路子。

    这年秋天,一声令下,从川北到川南,从川西到川东,全省120个县(市)共计300万亩坡耕地同时停止耕作。同时,利用秋冬有利时机,开展陡坡耕地退耕绿化。

    作为先行者,四川毫无经验可循;作为探路者,四川的试点关乎国家战略。

    勇于担责,敢为人先。两年多时间,四川坚持边实施、边总结。期间,健全管理制度,创新推进机制,强化监督考核,持续推动退耕还林还草走上规模化、法制化、规范化道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四川专门成立退耕还林工程领导小组,在全国率先建立“政府负总责、部门分头抓”的工作机制,实行目标、任务、粮食、资金、责任“五到”市(州)。

    更大力度、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持续为巴蜀“补妆”

    试点结束后,按照中央部署,四川以更大力度、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布局退耕还林还草,为巴山蜀水“补妆”。

    更大力度——作为全国重点实施省份,四川一手抓成果巩固,一手抓退耕造林,配套实施封山育林、荒山造林等。期间,仅落实中央和省财政投入资金就达558.66亿元,惠及2323.6万农业人口。目前,退耕还林还草已成四川投入资金最多、建设规模最大、群众参与度最高的重大生态工程。

    更大范围——至今,先后启动两轮退耕还林还草近4000万亩,面积位居全国第三,涉及21个市(州)178个县(市、区)。2014年底,中央决定启动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20年来,退耕还林工程造林面积超过同期全省造林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更高层次——退耕还林还草,从来就不是一个孤立的行动,必须配套好产业发展、生态移民、能源替代、就业培训等系统措施,才能确保农民“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进而达到退耕成果“不反弹”。从一开始,四川在植树种草、管护生态资源之余,就把解决退耕户增收、就业和能源等问题纳入工程实施范畴,着力配套对应方案。

    重点之一,就是突破政策瓶颈,将贫困地区纳入重点实施区域,同时盘活工程资源存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后续产业,推动退耕还林还草转型升级。

    层面不止于此,改革也未止步。在任务分解下达的同时,四川明确:退不退耕,还什么林,种什么树、栽什么草,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标志性事件之一,就是2014年底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时,四川明确还林地不再设置经济林和公益林比例、允许退耕地流转等。换言之,农户可自行决定“谁来种树,种什么树”。

    森林多了、农民富了“退”出四川生态、农村新天地

    前不久,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林业和草原局发布退耕还林还草20年统计数据,一个结论就是:20年退耕,“退”出四川生态新格局,“退”出四川农村新天地。

    看生态转变,20年来,借助退耕,四川长期超负荷运行的生态系统得到休养生息,林草植被显著增加。统计表明,仅退耕还林,就让四川森林覆盖增加4个百分点以上。

    而两轮退耕之后,四川水土流失大为改善,水源涵养能力不断攀升。去年,全省退耕还林可涵养水源58.25亿立方米。对比1998年,去年四川流入长江干流泥沙含量减少46%。

    看农村新貌。在部分农村,退耕还林还草被誉为民心工程,根本原因在于实现了“山上长叶子,农户得票子”。

    而从全面落实各项补助政策开始,四川不断以退耕还林还草为契机,持续探索农民增收新路径。迄今为止,全省退耕户户均获得补贴6700元,同时让237万贫困人口摘掉“穷帽子”。2014年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以来,我省坚持80%的计划向贫困县和贫困人口倾斜。迄今,累计覆盖74个贫困县2804个贫困村,已让26.92万贫困人口“摘帽”。

    补贴之外,涉林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依托退耕还林,全省建成涉林涉草产业园区约3000万亩。以此为基础,全省累计培育退耕业主(大户)1万余个、退耕专合组织600余个,助力打造朝天核桃等特色优势产业和有影响的区域品牌20余个,生态旅游新业态顺势而兴。

    看得见的除了“叶子”和“票子”,还有看不见的社会效益。随着退耕还林的启动,退耕农户耕种习惯和生产方式显著改变。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已经成为生态文化的“宣传员”和生态意识的“播种机”。

    一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退耕还林还草20年来,四川破坏生态资源的案件逐年递减,保护森林草原等已成农村新风尚和社会共识。也因此,退耕还林还草,同时“退”出了农民生态环保新观念。

    砥砺前行,四川修复保护生态70年

    地处长江黄河上游的四川,生态资源富集,是全国三大林区、五大牧区之一,林草面积约占全省幅员面积的3/4。

    地处长江黄河上游的四川,是两条母亲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肩负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

    70年来,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敢为天下先的四川人,多次探索生态保护修复新模式,不断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修复保护并举:有强度也有力度,率先探索生态屏障建设

    回顾四川生态保护修复历程,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勇挑重担的四川,在多个领域试点探索出在全国有影响的重大生态工程和改革事项。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四川修复力度强度越来越大,改革的力度越来越强。

    打响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的“发令枪”。1998年,四川率先放下斧子,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试点,把砍树人变成植树人和护林员。次年,还是在全国率先,四川开启退耕还林还草工程。2014年底,又再次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以两大重点工程为抓手,四川不断扩展绿化覆盖面积。

    实施国土绿化行动,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1989年,率先做出绿化全川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6年,四川率先出台首个省级国土绿化方案《大规模绿化全川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总体规划》,剑指重点工程造林、长江廊道造林、森林城市建设等九大行动。特别是推行森林进城和公园下乡,不仅补齐生态短板,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公共产品需求。

    构筑保护地体系,不断守护四川生态多样性。早在1963年,为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四川设立全省首批五个自然保护区。随后,四川不断扩大保护地面积、保护对象和保护模式,生态特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保护地陆续设立。2017年,又启动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既要建设,也要保护。2014年,全面划定四川林地和森林、湿地、沙区植被、物种4条林业生态红线,明确红线就是“高压线”,构筑生态保护“防火墙”,持续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如今,我省建设完成全省林地“一张图”数据库和公益林数据库,将全省3.72亿亩林地和2.57亿亩公益林全部落实到山头地块,构建“天上看、地上巡、图上比”的案件发现和查处机制,变被动发现为主动发现、主动查处。

    绿色本底越发厚实:自然生态持续向好,涉林产业迸发澎湃动力

    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如今,四川自然生态持续向好,山清水秀的绿色本底更加厚实。

    修复工程进展顺利。20年来,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天保工程中央和地方累计投入资金470亿元以上,2.83亿亩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管护,近4000万亩坡耕地转化成森林。“两大工程”已成为我省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最大的重大生态建设行动。

    国土绿化不断进展。启动大规模绿化全川3年来,全省累计完成营造林4069万亩,林草资源质量和功能效益稳步提升。

    生态恶化趋势逐步扭转。至去年底,四川森林、草原、湿地面积均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全省森林覆盖率38.83%,高出全国平均15.87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四川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保护体系不断跃升。迄今,全省累计设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519处,总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3.3%,涵盖全省生物多样性最丰富、自然风光最优美的名山大川。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不断深化。

    生态多样性不断保护。迄今,近90%在川有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全省高等植物种类居全国第二位,脊椎动物种类占全国45%以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不断把生态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截至目前,全省林业产业基地超过1亿亩,竹子面积、核桃面积位居全国前列。围绕涉林特色优势产业,四川全面启动实施国家或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建设,大熊猫、森林、湿地、乡村旅游和森林康养,已成四川旅游优势品牌。

    数说70年

    ◎截至目前,四川森林和草原面积约占全省幅员面积的3/4,位居全国前列

    ◎截至目前,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8.83%,高出全国平均值15.87个百分点

    ◎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建成各类保护地519处,总面积11.35万平方公里,总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3.3%

    四川行动

    ◎1998年,在全国率先试点天保工程

    ◎1999年,在全国率先试点退耕还林还草

    ◎天保工程启动21年来,全省2.83亿亩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管护

    ◎退耕还林还草20年来,四川近4000万亩坡耕地转化成森林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