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点名,没你不行!”
人口普查 读完这篇就有数了
人口普查 读完这篇就有数了
最近,不少人家里都陆续响起了特别的“敲门声”——10月11日以来,全川人口普查入户摸底工作启动,近60万名人口普查员佩戴证件,上门摸底……
其实,这只是前奏。11月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将正式启动。届时,人口普查员将正式入户展开人口普查。人口普查怎么查,就读者关心的热点问题,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独家专访了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统计局副局长陈智。
A
入户摸底≠正式调查
这些情况下普查员下月将再“敲门”
“因为人口情况每分每秒都在变化,所以国家设置了一个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11月1日0时。”陈智说,这就好比拿一个巨大的相机,将那一刻的全国人口“定格”。
因此,本次人口普查采集的正式数据,必须是11月1日0时这个时间节点的数据。“至于10月11日至31日的入户摸底,主要是为了‘四个摸清’——一是摸清负责小区的地域边界,明确范围;二是摸清小区环境,如哪里有座高楼、哪里有个岔路;三是摸清小区住户的基本情况;四是摸清普查对象的申报方式。”
“这样做,是让每个普查员清楚自己的职责、任务,也为正式普查登记提供基础资料。”陈智介绍,11月1日人口普查正式启动之后,普查员将再次“敲门”,通过填写相关表格,展开正式的人口普查登记。
据了解,本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表格,主要涉及4类:《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短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长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普查表》及《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死亡人口调查表》。对于川内大部分住户而言,主要涉及的是包含19个调查项目、反映住户基本状况的普查短表。其调查填写的时间,将从11月1日持续到15日。
“不过,今年有个不一样的情况,就是大力倡导自主申报的方式。”陈智告诉记者,对于采用自主申报方式的居民,11月1日0点后普查员将通过电话进行信息确认,如果在之前摸底期间填报的信息没有变化,就算正式登记完成。“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短短十几天时间,不会发生家中有人口出生、死亡等情况。这种方式将大大减少普查员的工作量和上门次数。”
需要填写普查长表的住户,因涉及更加全面的48个调查项目,普查员必须上门入户调查填写。入户时间在11月16日至30日,涉及人群将在全部住户中抽取10%产生。
陈智说,根据10多天来的摸底情况,全川大约有一半的居民都选择了自主申报方式,比例居全国前三。“尤其在乐山、巴中、成都等地,比例更是达到70%以上。”
B
老问题VS新问题
虚假身份证别想瞒天过海
陈智介绍,针对本次人口普查,省统计局早在去年就选取7个县做了10方面的试点。从试点工作以及此次摸底的情况来看,一些老问题依然存在,还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人户分离很普遍,一直是个老问题。”在成都等大城市,人户一致的情况,只有36%左右。此外,由于公民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普查对象有担忧、有顾虑。
从此次摸底的情况来看,高收入群体与高级知识分子群体,配合程度较低,“主要是该类人群对信息的采集比较敏感和谨慎。”
而本次人口普查遇到的新问题,主要集中于特殊区域与特殊群体。
“特殊区域包括养老院、福利院、建筑工地、部属高校等。特殊人群包括独居老人、残疾人等。”陈智说,比如在养老院、福利院,一些老人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准确回答普查员提出的问题;一些部属高校校址横跨几个街道办,沟通协调起来存在困难。
由于本次人口普查将首次登记个人身份证信息,也存在容易出错的问题。“在摸底中,有人不愿意提供身份证号码,或者提供虚假身份证信息。”陈智说,所幸本次人口普查全面采用电子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因此虚假身份证信息是“过不了程序的”。
全川有近60万人口普查员,他们多是社区干部、网格员、物管人员、大学生志愿者,乃至一些热心业主。“在前期培训中,不仅要求普查员熟悉普查内容,还要求有较强的沟通与应变能力。”甚至最基本的“如何敲门”,在培训中都要求普查员每隔六七秒敲一次,每次敲3下。
C
查住房≠查资产
只为摸清人的居住状况
在此前的摸底阶段,住房问题成为大家尤其关注的“敏感点”之一。“调查住房情况,是不是要查我家有几套房子?”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疑问。
对此,陈智解释,对住房情况的调查并非查资产、查财产,而更侧重于居民居住状况。“比如,你家有几间卧室,客厅有多大,卫生间用的是马桶还是蹲坑,有没有独立厨房、有没有电梯等。”
此外,对于大家较为关心的问题——人口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尤其是较容易漏登的流动人口与死亡人口调查,陈智也为大家释疑。
针对流动人口,本次普查采取“见人就登”“见户就登”。“比如,你家有人在深圳工作,而户口在成都,但普查员仍然会对此人进行登记。这种跨省流动的人口在户籍所在地登记之后,其身份证数据还将传到实际所在地进行比对,目的就是为了精准找到这个人,然后进行数据调整。”
针对死亡人口,则更考验普查员的能力。陈智说:“由于一些禁忌,一些家庭一般不会主动告知死亡人口状况。对此,我们对普查员展开了专门培训,提高询问技巧。此外,普查员登记的数据还要与公安户籍、卫生、民政、医保等部门的数据进行核实比对。一旦对不上,还会进行再次核查。”(记者 张彧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