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3

看四川文旅五年发展:文化市场规模西部第一 旅游总收入翻倍长

  • 2020年12月03日 22时20分
  • 来源: 川观新闻
  • 【字体:
  • 揽山水之幽、得人文之胜。文化和旅游从来都是相伴相生、融合交汇的。当前,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扎实做好文旅改革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正是四川站在时代发展风口,顺应文化旅游发展大势,推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那么,“十三五”以来,我省文旅取得了哪些发展?文旅融合如何寻求高质量发展?疫情袭来,我省文旅行业又是如何应对?12月3日,在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中,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游勇就此一一作了解答。

    看成果:

    全省文化市场规模西部第一,旅游收入年均增16.9%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过去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我省文旅发展也取得了可喜成绩。

    “‘十三五’以来,四川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取成绩显著:文艺创作成果更加丰硕,公共服务不断提质增效,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逐步完善,文旅经济发展活力充分释放,文旅市场秩序日趋规范,对外文旅交流持续深入,全省上下形成竞相发展文旅产业、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生动局面。”游勇总结到。

    这些成绩印刻着文旅发展的每一步,值得细数。期间,全省评选命名了20个天府旅游名县,40个特色文旅小镇,12家优秀龙头企业,拥有716家A级景区,5A级旅游景区13家,4A级旅游景区284家;拥有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52家,其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家。数据显示,全省旅游总收入从2015年的6210.57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1594.32亿元,年均增长达16.9%。

    与此同时,在推进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推进文化市场“放管服”改革,探索传统优秀文化保护传承的体制机制,推动文化交流合作体制改革,推动文旅融合等方面也取得了明显成效。记者从访谈中获悉,近年来,我省构建起全国数量最大、战线最长、网点最多、服务人口众多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文化市场经营单位从1.7万家发展到现在的2万多家,市场总规模位居全国第二、西部第一,江口沉银遗址第一阶段考古发掘出水文物3万余件,汶川地震灾后“理县桃坪羌寨保护与复原工程”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6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成为我国唯一获得此奖项的项目。

    看融合:

    文旅融合布新局、开新路、取新效

    2018年底,从文化和旅游厅组建以来,文旅厅不断探索形成文旅融合的新布局、新思路、新机制,为文旅融合发展开新路。

    游勇介绍,我省在理念、职能、产业、市场等方面都在着力深度融合。其中设立了四川艺术基金,新创重点剧目32台、修改提升剧目25台,《努力餐》《永远的诺苏》获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同心结》入选文旅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舞台艺术优秀展演剧目”;成功打造“百千万”传统节日重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每年组织开展“百舟竞渡迎端午”“万人赏月诵中秋”“千龙千狮闹新春”重大群众文化活动;“智游天府”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实现11501个贫困村文化室全覆盖;32处文物保护单位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总数名列全国第6,《花重锦官城—成都历史文化陈列·古代篇》获评“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四川扬琴、道明竹编、峨眉武术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彝族火把节入选全国十大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2019年4月,我省创新推出的“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宣传口号和四川文旅形象LOGO,更是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与共识。

    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全省共支持57个重点文旅融合示范项目建设,资金总额5.2亿元,并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9个、工业(遗产)旅游示范基地16个、科技旅游示范基地10个、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个,同步组建起“产、学、研、用”全产业链文化创意联盟,引导文创产品进景区、进商场、进高校。

    在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同时,建设巴蜀文旅走廊也进一步助力川渝文旅融合。去年以来,签署《成渝地区文化旅游公共服务协同发展“12343”合作协议》、成立巴蜀特藏文献保护研究利用工程协调机制、打造中国西部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品牌等行动接踵而至。“同步启动开展‘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自由行’活动,成立‘巴蜀世界遗产联盟’‘巴蜀石窟文化旅游走廊联盟’‘大渡河风景道联盟’。”这些川渝文旅合作,游勇如数家珍。

    当前,我省正围绕加快打造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积极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

    看抓手:

    防疫复工两不误 文旅行业加速“活”起来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影响,文化和旅游行业是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面对疫情,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文化和旅游厅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文旅复工复产,打赢了一场文旅领域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恢复振兴攻坚战。

    游勇直言,疫情期间,我省文旅场所按照“限量、预约、错峰”和“三多两有”要求,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有序开放。同时,强化线上文化服务,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开展线上活动近万个,服务超千万人次。另一方面,为了文旅企业纾困解难,我省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帮扶市场主体渡难关,给予164个文旅企业和行业组织纾困资金6210万元,为789家旅行社暂退2.62亿元质保金。及时实施《四川文化旅游恢复发展计划》和“文旅消费提振行动”“夜间消费创新行动”,推出一批乡村、红色、研学旅行线路和产品。

    今年9月,省委省政府在乐山召开2020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命名了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县、文旅特色小镇、文旅优秀龙头企业,向2021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承办地阿坝州授旗,全省上下真正形成了竞相发展文化旅游的可喜局面。

    文旅要复苏,重点项目给支撑。据统计,今年全年启动、推进重点项目803个,计划投资1.61万亿元,全行业累计完成投资约3000亿元。锦绣天府、熊猫古镇·理想新城、腾讯文创总部等重大项目落户成都,绵阳方特东方神话、都江堰融创文旅城等标志性项目投入运营。

    川渝合力激活力。今年,川渝两地联合开展“巴蜀文化走廊——川渝百万市民免费互游百景区活动”,2020年9月-12月,两地百余家景区互送游客免费门票百万张,“安逸四川,冬游天府”活动中,全省202个收费A级旅游景区中有103个景区推出景区门票全免优惠,43个景区实施景区门票半价优惠。其中,甘孜州从2020年11月15至2020年2月1日,推出门票全免、酒店半价、机票打折三项冬春旅游优惠政策。

    此外,不断构建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全省上下掀起“文旅资源普查风”,普查登记全省六类文化资源271.02万处、八类旅游资源24.55万处。截至今年8月,全省发行文旅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1支、116.1亿元,分别占全国同行业的63.6%、44.6%。协调金融机构推出“旅游贷”等专属信贷产品和服务,为1157家文旅企业和145个文旅重点项目投放贷款1095亿元。公共服务方面,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1个、示范项目2个。持续打造“百千万”传统节日重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组织首届“四川非遗购物节”,实现全省139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100%上线。

    乘势而上,全省文旅加速恢复,文旅企业活起来、文旅市场火起来、文旅经济旺起来、文旅产业强起来。(记者 杨艺茂)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看四川文旅五年发展:文化市场规模西部第一 旅游总收入翻倍长

  • 2020年12月03日 22时20分
  • 来源: 川观新闻
  • 揽山水之幽、得人文之胜。文化和旅游从来都是相伴相生、融合交汇的。当前,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扎实做好文旅改革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正是四川站在时代发展风口,顺应文化旅游发展大势,推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那么,“十三五”以来,我省文旅取得了哪些发展?文旅融合如何寻求高质量发展?疫情袭来,我省文旅行业又是如何应对?12月3日,在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中,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游勇就此一一作了解答。

    看成果:

    全省文化市场规模西部第一,旅游收入年均增16.9%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过去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我省文旅发展也取得了可喜成绩。

    “‘十三五’以来,四川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取成绩显著:文艺创作成果更加丰硕,公共服务不断提质增效,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逐步完善,文旅经济发展活力充分释放,文旅市场秩序日趋规范,对外文旅交流持续深入,全省上下形成竞相发展文旅产业、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生动局面。”游勇总结到。

    这些成绩印刻着文旅发展的每一步,值得细数。期间,全省评选命名了20个天府旅游名县,40个特色文旅小镇,12家优秀龙头企业,拥有716家A级景区,5A级旅游景区13家,4A级旅游景区284家;拥有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52家,其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家。数据显示,全省旅游总收入从2015年的6210.57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1594.32亿元,年均增长达16.9%。

    与此同时,在推进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推进文化市场“放管服”改革,探索传统优秀文化保护传承的体制机制,推动文化交流合作体制改革,推动文旅融合等方面也取得了明显成效。记者从访谈中获悉,近年来,我省构建起全国数量最大、战线最长、网点最多、服务人口众多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文化市场经营单位从1.7万家发展到现在的2万多家,市场总规模位居全国第二、西部第一,江口沉银遗址第一阶段考古发掘出水文物3万余件,汶川地震灾后“理县桃坪羌寨保护与复原工程”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6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成为我国唯一获得此奖项的项目。

    看融合:

    文旅融合布新局、开新路、取新效

    2018年底,从文化和旅游厅组建以来,文旅厅不断探索形成文旅融合的新布局、新思路、新机制,为文旅融合发展开新路。

    游勇介绍,我省在理念、职能、产业、市场等方面都在着力深度融合。其中设立了四川艺术基金,新创重点剧目32台、修改提升剧目25台,《努力餐》《永远的诺苏》获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同心结》入选文旅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舞台艺术优秀展演剧目”;成功打造“百千万”传统节日重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每年组织开展“百舟竞渡迎端午”“万人赏月诵中秋”“千龙千狮闹新春”重大群众文化活动;“智游天府”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实现11501个贫困村文化室全覆盖;32处文物保护单位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总数名列全国第6,《花重锦官城—成都历史文化陈列·古代篇》获评“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四川扬琴、道明竹编、峨眉武术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彝族火把节入选全国十大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2019年4月,我省创新推出的“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宣传口号和四川文旅形象LOGO,更是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与共识。

    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全省共支持57个重点文旅融合示范项目建设,资金总额5.2亿元,并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9个、工业(遗产)旅游示范基地16个、科技旅游示范基地10个、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个,同步组建起“产、学、研、用”全产业链文化创意联盟,引导文创产品进景区、进商场、进高校。

    在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同时,建设巴蜀文旅走廊也进一步助力川渝文旅融合。去年以来,签署《成渝地区文化旅游公共服务协同发展“12343”合作协议》、成立巴蜀特藏文献保护研究利用工程协调机制、打造中国西部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品牌等行动接踵而至。“同步启动开展‘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自由行’活动,成立‘巴蜀世界遗产联盟’‘巴蜀石窟文化旅游走廊联盟’‘大渡河风景道联盟’。”这些川渝文旅合作,游勇如数家珍。

    当前,我省正围绕加快打造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积极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

    看抓手:

    防疫复工两不误 文旅行业加速“活”起来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影响,文化和旅游行业是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面对疫情,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文化和旅游厅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文旅复工复产,打赢了一场文旅领域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恢复振兴攻坚战。

    游勇直言,疫情期间,我省文旅场所按照“限量、预约、错峰”和“三多两有”要求,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有序开放。同时,强化线上文化服务,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开展线上活动近万个,服务超千万人次。另一方面,为了文旅企业纾困解难,我省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帮扶市场主体渡难关,给予164个文旅企业和行业组织纾困资金6210万元,为789家旅行社暂退2.62亿元质保金。及时实施《四川文化旅游恢复发展计划》和“文旅消费提振行动”“夜间消费创新行动”,推出一批乡村、红色、研学旅行线路和产品。

    今年9月,省委省政府在乐山召开2020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命名了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县、文旅特色小镇、文旅优秀龙头企业,向2021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承办地阿坝州授旗,全省上下真正形成了竞相发展文化旅游的可喜局面。

    文旅要复苏,重点项目给支撑。据统计,今年全年启动、推进重点项目803个,计划投资1.61万亿元,全行业累计完成投资约3000亿元。锦绣天府、熊猫古镇·理想新城、腾讯文创总部等重大项目落户成都,绵阳方特东方神话、都江堰融创文旅城等标志性项目投入运营。

    川渝合力激活力。今年,川渝两地联合开展“巴蜀文化走廊——川渝百万市民免费互游百景区活动”,2020年9月-12月,两地百余家景区互送游客免费门票百万张,“安逸四川,冬游天府”活动中,全省202个收费A级旅游景区中有103个景区推出景区门票全免优惠,43个景区实施景区门票半价优惠。其中,甘孜州从2020年11月15至2020年2月1日,推出门票全免、酒店半价、机票打折三项冬春旅游优惠政策。

    此外,不断构建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全省上下掀起“文旅资源普查风”,普查登记全省六类文化资源271.02万处、八类旅游资源24.55万处。截至今年8月,全省发行文旅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1支、116.1亿元,分别占全国同行业的63.6%、44.6%。协调金融机构推出“旅游贷”等专属信贷产品和服务,为1157家文旅企业和145个文旅重点项目投放贷款1095亿元。公共服务方面,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1个、示范项目2个。持续打造“百千万”传统节日重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组织首届“四川非遗购物节”,实现全省139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100%上线。

    乘势而上,全省文旅加速恢复,文旅企业活起来、文旅市场火起来、文旅经济旺起来、文旅产业强起来。(记者 杨艺茂)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