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9

巩固提升 产业支撑 
凉山持续帮扶防止返贫

  • 2020年05月19日 07时31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5月8日,冕宁县锦屏镇海泉村第一书记张琴(右)在与村民谈心,开展帮扶工作。马嘿依姑摄

       

    5月8日,暮色降临,会东县松坪镇老旺山村公路两旁的53盏太阳能路灯瞬间点亮。村民肖明顺乐了,“现在好了,晚上走路不用电筒、火把了。”

    老旺山村曾是一个贫困村。2017年,凉山州安宁河谷6县(市)的贫困村全部退出,其中就包括老旺山村。贫困村退出了,如何持续开展帮扶,让村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成为帮扶干部特别是第一书记的新任务。近日,记者走访凉山州安宁河谷冕宁、会东两县,找寻答案。

    筑路改厕强基础

    白云贴着山顶飘过,累累果实挂满枝头。2014年8月,会东县帮扶干部严进清以老旺山村第一书记的身份来到这里,被眼前的美景感染。

    然而,因地处大山深处,基础设施落后,产业不足,交通不便,全村134户村民,就有40户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在脱贫攻坚及巩固提升中,老旺山村开展了“厕所革命”,陆续修建了31个卫生厕所和15个垃圾池。严进清说,该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把环境治理与文明乡风培育有机结合,鼓励和引导村民摒弃“等靠要”思想,激发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形成了脱贫奔康的良好氛围。

    “没想到我这辈子还用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厕所。”如今,70岁的村民肖明顺很愿意向人介绍他家“城里人的厕所”,水冲式水箱、便池、洗手盆、淋浴等设施一应俱全。

    2017年5月,陈建来到冕宁县磨房沟镇核桃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贫困户的房子都加固了,村活动室如不加固,都会垮。”一到村里,就有群众给他一个“下马威”。

    没有像样的活动室、没有漂亮的幼儿园,如何能开展好党组织活动、给村民提供好的活动场所。

    带着问题,陈建走访县上相关部门,并得到派出单位和联系点单位帮助,带领大家新建了便民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幼儿园、文化室、民俗文化坝子等。

    “目前,还有一段1.4公里的通组路让人‘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最后的‘硬骨头’。”陈建说,在帮扶单位协调下,项目已经立项,今年内就能让贫困群众走上水泥路。

    种养结合兴产业

    “要脱贫致富,发展特色产业是关键。”严进清结合老旺山村地处干热河谷地带,气温高、热量充足的气候条件,确定了芒果为村里的产业。

    从2016年至今,老旺山村已种植“椰香芒”果树700余亩45000余株,目前85%的果树已经嫁接成功,10%左右的果树今年挂果,预计到2023年,芒果投产面积达660余亩,亩产量可达1500公斤左右。

    “芒果产业”让老旺山村贫困群众实现从“输血”到“造血”转变。

    “脱贫攻坚以前,我们村人均纯收入仅2500元。现在我们有了蚕桑、红橘、芒果、老鹰茶、畜牧业等产业支撑,人均纯收入能达到6500元左右。”会东县松坪镇酒房村党支部书记伍自忠介绍,酒房村通过几年的努力,特色产业已具雏形,村级集体经济逐步壮大,已由原来的贫困山村变成了“四好”新农村。

    2018年4月,张琴来到冕宁县锦屏镇海泉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摸底调查后,发现本地生猪品质好,但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导致销路不畅。张琴和同事们决定与当地一家公司合作,由农户自发入股成立猪肉加工作坊,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展猪肉深加工。

    目前,作坊已开发出酱肉、烟熏肉、腊排骨、香肠、火腿等产品,年销售额近70万元,不仅解决了10余人就业问题,惠及全村149户414人,包括贫困户20户76人,还带动海泉村及周边乡镇150余户农户的生猪销售。

    张琴并不满足单一产业,得知有家龙头企业在外县发展藤椒种植,还全程提供免费技术指导,签订合同包回收。张琴立即到该公司基地实地考察,并邀请公司负责人、技术人员到海泉村测量海拔、气候、土壤等条件,最终收到了“海泉村适宜发展藤椒种植”的好消息。现在,海泉村已有60多户农户种植了藤椒,还套种了大蒜、马铃薯、豆类等矮秆作物。投产后,仅藤椒一项,平均每亩地可增收8000余元。

    稳增收防止返贫

    “未来的酒房村,将以红橘产业基地为依托,做大、做强、做优‘红橘’品牌,村民经济收入将上一个大台阶。”驻村第一书记韩世友与村两委、驻村工作组的成员们对酒房村的未来充满了希冀。

    “这几年,我们村路通、水通、电通,过上了好日子。”村民陈加祥说,要将自家的红橘、牲畜等产业管好、养好,把自家日子过好,才能对得起党和各级政府、驻村工作组的帮扶。

    多位帮扶干部表示,贫困村退出后,更要在防止返贫上下功夫,还要带领村民朝乡村振兴迈进。

    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现行脱贫标准,冕宁县坚持事前预防与事后帮扶相结合,对全县434户边缘户均落实了帮扶责任人。对282户监测户和434户边缘户建立了监测台账,分类制定了帮扶措施。

    海泉村已经把做优“川西泸宁”猪肉品牌,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目标。张琴说,鼓了村民的钱袋子后,更要让村民的精神富足,“通过环境卫生治理,让海泉山美、水美、人美,村庄更美。”

    “这一片芒果都是我种的,有一小部分今年就要挂果了。”老旺山村1社村民蔡廷荣指着屋前的一片芒果园说,这片芒果园是他脱贫致富的希望。“一两年后,到处都是绿油油的芒果树,黄澄澄的‘大芒果’,我们的日子肯定会比现在要好得多。”记者 何勤华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巩固提升 产业支撑 
    凉山持续帮扶防止返贫

  • 2020年05月19日 07时31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5月8日,冕宁县锦屏镇海泉村第一书记张琴(右)在与村民谈心,开展帮扶工作。马嘿依姑摄

       

    5月8日,暮色降临,会东县松坪镇老旺山村公路两旁的53盏太阳能路灯瞬间点亮。村民肖明顺乐了,“现在好了,晚上走路不用电筒、火把了。”

    老旺山村曾是一个贫困村。2017年,凉山州安宁河谷6县(市)的贫困村全部退出,其中就包括老旺山村。贫困村退出了,如何持续开展帮扶,让村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成为帮扶干部特别是第一书记的新任务。近日,记者走访凉山州安宁河谷冕宁、会东两县,找寻答案。

    筑路改厕强基础

    白云贴着山顶飘过,累累果实挂满枝头。2014年8月,会东县帮扶干部严进清以老旺山村第一书记的身份来到这里,被眼前的美景感染。

    然而,因地处大山深处,基础设施落后,产业不足,交通不便,全村134户村民,就有40户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在脱贫攻坚及巩固提升中,老旺山村开展了“厕所革命”,陆续修建了31个卫生厕所和15个垃圾池。严进清说,该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把环境治理与文明乡风培育有机结合,鼓励和引导村民摒弃“等靠要”思想,激发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形成了脱贫奔康的良好氛围。

    “没想到我这辈子还用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厕所。”如今,70岁的村民肖明顺很愿意向人介绍他家“城里人的厕所”,水冲式水箱、便池、洗手盆、淋浴等设施一应俱全。

    2017年5月,陈建来到冕宁县磨房沟镇核桃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贫困户的房子都加固了,村活动室如不加固,都会垮。”一到村里,就有群众给他一个“下马威”。

    没有像样的活动室、没有漂亮的幼儿园,如何能开展好党组织活动、给村民提供好的活动场所。

    带着问题,陈建走访县上相关部门,并得到派出单位和联系点单位帮助,带领大家新建了便民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幼儿园、文化室、民俗文化坝子等。

    “目前,还有一段1.4公里的通组路让人‘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最后的‘硬骨头’。”陈建说,在帮扶单位协调下,项目已经立项,今年内就能让贫困群众走上水泥路。

    种养结合兴产业

    “要脱贫致富,发展特色产业是关键。”严进清结合老旺山村地处干热河谷地带,气温高、热量充足的气候条件,确定了芒果为村里的产业。

    从2016年至今,老旺山村已种植“椰香芒”果树700余亩45000余株,目前85%的果树已经嫁接成功,10%左右的果树今年挂果,预计到2023年,芒果投产面积达660余亩,亩产量可达1500公斤左右。

    “芒果产业”让老旺山村贫困群众实现从“输血”到“造血”转变。

    “脱贫攻坚以前,我们村人均纯收入仅2500元。现在我们有了蚕桑、红橘、芒果、老鹰茶、畜牧业等产业支撑,人均纯收入能达到6500元左右。”会东县松坪镇酒房村党支部书记伍自忠介绍,酒房村通过几年的努力,特色产业已具雏形,村级集体经济逐步壮大,已由原来的贫困山村变成了“四好”新农村。

    2018年4月,张琴来到冕宁县锦屏镇海泉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摸底调查后,发现本地生猪品质好,但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导致销路不畅。张琴和同事们决定与当地一家公司合作,由农户自发入股成立猪肉加工作坊,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展猪肉深加工。

    目前,作坊已开发出酱肉、烟熏肉、腊排骨、香肠、火腿等产品,年销售额近70万元,不仅解决了10余人就业问题,惠及全村149户414人,包括贫困户20户76人,还带动海泉村及周边乡镇150余户农户的生猪销售。

    张琴并不满足单一产业,得知有家龙头企业在外县发展藤椒种植,还全程提供免费技术指导,签订合同包回收。张琴立即到该公司基地实地考察,并邀请公司负责人、技术人员到海泉村测量海拔、气候、土壤等条件,最终收到了“海泉村适宜发展藤椒种植”的好消息。现在,海泉村已有60多户农户种植了藤椒,还套种了大蒜、马铃薯、豆类等矮秆作物。投产后,仅藤椒一项,平均每亩地可增收8000余元。

    稳增收防止返贫

    “未来的酒房村,将以红橘产业基地为依托,做大、做强、做优‘红橘’品牌,村民经济收入将上一个大台阶。”驻村第一书记韩世友与村两委、驻村工作组的成员们对酒房村的未来充满了希冀。

    “这几年,我们村路通、水通、电通,过上了好日子。”村民陈加祥说,要将自家的红橘、牲畜等产业管好、养好,把自家日子过好,才能对得起党和各级政府、驻村工作组的帮扶。

    多位帮扶干部表示,贫困村退出后,更要在防止返贫上下功夫,还要带领村民朝乡村振兴迈进。

    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现行脱贫标准,冕宁县坚持事前预防与事后帮扶相结合,对全县434户边缘户均落实了帮扶责任人。对282户监测户和434户边缘户建立了监测台账,分类制定了帮扶措施。

    海泉村已经把做优“川西泸宁”猪肉品牌,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目标。张琴说,鼓了村民的钱袋子后,更要让村民的精神富足,“通过环境卫生治理,让海泉山美、水美、人美,村庄更美。”

    “这一片芒果都是我种的,有一小部分今年就要挂果了。”老旺山村1社村民蔡廷荣指着屋前的一片芒果园说,这片芒果园是他脱贫致富的希望。“一两年后,到处都是绿油油的芒果树,黄澄澄的‘大芒果’,我们的日子肯定会比现在要好得多。”记者 何勤华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