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隆昌:牌坊之乡 青石之城
隆昌牌坊。
用青石修建的公交站。
空中俯瞰“二十四孝”雕刻群。
沱灌工程。
作为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独特门类——牌坊,是一种主要用于表彰功德的建筑,同样也是一种记载着历史信息的实物史志,往往与雕刻、书法、文学相结合,被誉为中国最有故事的建筑。
位居川东南的内江隆昌市,保存有国内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的青石堆砌的牌坊群。这17座石牌坊早在2001年就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的已有500多年历史,大部分呈念珠状一字排列在曾经连接巴蜀两地的千年古驿道上。千百年来,隆昌人以石为基、与石结缘,以独特技艺赋予青石鲜活的生命。青石雕刻让朴素的青石“会说话”,让德政文化、廉洁文化、仁爱文化镌刻于青石之上。
一座城市,一群建筑,一段历史。石牌坊,代表了隆昌厚重的历史人文底色,铸就了隆昌旅游的“灵魂”,也蕴藏着一段段风云激荡的历史过往。
牌坊情结
14年练就如数家珍解说技能
隆昌,因隆桥驿而兴。早在秦汉时期,这里就号称是东连荆湘、北接秦陇、南通滇海、西驰叙马、东北接安岳荣城、西南往黎雅僰羌的“六路要冲”。自明代隆庆元年置县,隆昌这座寓意“兴隆昌盛”的小城“走”过了四五百年光景,这对于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明而言,可谓是一瞬。然而,隆昌这一瞬,却有“惊鸿”之姿。
因地处要道,连接成都和重庆的巴蜀古驿道,就经过这里。商贾士民的流聚之处,客观上成为一处绝好的宣传教化走廊。再加上隆昌盛产青石,本地甚至外县州的官吏绅商为淳化民风,纷纷在此树起牌坊。数百年建造史,隆昌留下了数量庞大的石牌坊建筑群。虽屡遭破坏,现存石牌坊仍有17座之多,其中清代的石刻牌坊群堪称中国石牌坊之冠。
作为石牌坊旅游区的一名讲解员,原籍河南巩义的蔡雪霞已在牌坊下来来回回走了14年。十几年日复一日的解说,让她对隆昌的每一个景点都了如指掌。小到牌坊上刻的每一个花纹的含义,大到隆昌的发展历史,她都能如数家珍。从对牌坊一无所知的外来媳妇,成长为讲述牌坊故事的金牌讲解员,隆昌旅游的发展,蔡雪霞既是见证者,也是亲历者。经常有游客指定要她讲解,遇上旅游旺季的时候,她一天最多讲了7场。
在讲解过程中,不时有游客会提出各种问题,比如:古驿道的青石板为什么有的是横着铺,有的竖着铺?有时她也会被难住,只能向游客致歉,等讲解结束后就会立即查资料和同事一起讨论,找到问题的最佳答案,不断地完善自己,丰富知识储备。蔡雪霞说:“牌坊文化丰富,一辈子也学不完。”
从以石牌坊为主的南关、北关景区,到古宇湖景区,再到云顶寨、莲峰公园……如今的隆昌市每年接待的游客数量不断上升。而这些景点,正是有很多像蔡雪霞一样的讲解员为游客推介,才变得更加生动,更加有趣。
牌坊故事
17座“立体史书”诉说忠孝节义
“隆昌牌坊最大的特点,就是种类多。”70多岁的隆昌市文物管理所原所长陈举强介绍,17座牌坊中,既有庆祝当地老人年过百岁的百岁坊,也有旌表孝道的节孝坊;有宣扬善举的功德坊,也有为地方官礼赞的德政坊。牌坊类别共计9种,居全国之最。
17座石牌坊中有13座是专门为当时在“忠孝节义”方面有显著表现的人而建造的。“每座牌坊上的每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被世人传颂的佳话。”说到这里,陈举强放慢了语速,将脑海中存储的故事娓娓道来——
5座德政坊颂扬的是5位时任隆昌知县的政绩,例如在隆昌遭遇严重干旱之时,自捐俸禄,开仓放粮,救民于水火之中的肃庆。颂扬5位受朝廷表彰的隆昌孝子的“孝子总坊”,包括13岁奋不顾身勇救落水父亲,中举后出任盐场大吏,为伺候重病母亲毅然辞官归家的刘腾龙等孝子的故事。还有颂扬“善义”的两座石牌坊,镌刻着救助鳏寡孤独、扶助穷困学子治学成才、办育婴堂收养孤儿等感人肺腑的故事。
除了“忠孝节义”,也有体现古人心思缜密、巧妙设计、独具匠心的古牌坊。位于北关景区的禹王宫山门坊就是一个代表。
禹王宫山门坊左次间下匾为《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雕刻图案,这组雕刻的独特之处在于“三英”中没有手舞青龙偃月刀的“美髯公”关羽,而只有手舞双股剑的刘备和豹眼环须的张飞二人,与手执方天画戟的吕布展开大战。张飞手中使的也不是丈八蛇矛,而是青龙偃月刀。
一座座牌坊,一个个故事,至今仍然提醒着今人勤劳智慧、善美孝道、清廉守法。“隆昌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2012年,石牌坊旅游区迎来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检查组验收,专家组成员对隆昌如此评价。
青石资源
大自然馈赠,成就“青石之城”
石牌坊,就如同这座城市的珍宝,将精美的模样和厚重的往事集于自身,静默矗立,等待人们去发掘它的价值。青石铸就的石牌坊群,奠定了这座城市文旅融合发展的灵魂。
“古牌坊建筑给人的感受很震撼、很有特色,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记忆。”“这是一座让人眼前一亮的城市,把传统文化与城市建筑结合起来,既美观又有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威斯敏斯特大学教授朱利奥·威尔迪尼在造访石牌坊群之后感慨地说,隆昌很有文化氛围,居民生活朴实幸福,特色街区风光怡人,城市发展有着很大潜力。
如今,隆昌旅游发展的一切都与青石有关,石桥、石雕、石栏杆、石板路……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青石的影子,应有尽有,样样俱全,已然成为城市符号,是这座精致之城的骨骼。巴蜀古驿道、古牌坊、云顶古寨堡……这一切记录着这座城与青石的过往。在悠悠历史长河中,青石与这座城市共生共荣,承载着驿马、传车、行人的往返负重。
“隆昌青石易于开采,成矿于地下12至15米深度范围内。”隆昌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隆昌民间几乎家家都有青石制品,而青石制品上都有雕刻。
隆昌与青石的缘分,古已有之。受大自然馈赠,隆昌有着丰富的青石资源。因盛产青石,隆昌也有着“青石之城”的美誉。相关资料记载,隆昌地属浅丘,境内出露地层为侏罗纪下统珍珠冲地层和侏罗纪中统下段沙溪庙组地层,盛产青石。这种隆昌青石块度大,硬度高,颜色纯正、质地细密,逾千年而不易风化,为四川砂岩之上品,在国内首屈一指。
青石之技
与石相伴让冰冷石头“会说话”
千百年来,隆昌人以石为基、与石结缘,以独特技艺赋予青石鲜活的生命。青石雕刻为冷冰冰的石头附上“灵魂”,让朴素的青石“会说话”。时间流走,技艺长存,一块块青石,在雕刻匠人手中变成了一件件艺术品。由此衍生出的青石雕刻技艺让人称绝,跻身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代代相传。
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的研究生江军毅对隆昌石牌坊雕刻艺术有一定研究。她认为,从地理位置看,隆昌地处古驿道交汇之地,交通便利,经济繁荣,为牌坊雕刻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从历史背景看,明清时期入川移民较多,外来人口的增多使得这一历史时期内,该地区文化繁荣发展,出现了多地特色文化在此交汇、碰撞、融合的现象。此外,民俗信仰、民间艺术、流行元素都对隆昌石牌坊雕刻艺术的造型语言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时期隆昌石牌坊雕刻艺术的造型语言呈现出丰富性、多元性特点,与同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时代背景相吻合,形成了极富地域特色的隆昌石牌坊雕刻艺术。
在隆昌北关景区天运楼,基座石雕细腻精美,层层叠叠显露磅礴气势。这是隆昌青石雕刻技艺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吕麟湘的作品。今年48岁的吕麟湘从小耳濡目染,喜欢绘画、书法,于16岁正式拜师,开始了他的石雕人生。他介绍,青石雕刻以装饰性为主,装饰品裸露在外,易被风化,这就需用结构密度较大、硬度高的石材,隆昌青石是符合条件的好石材。在他看来,青石没有生命,但雕刻匠人赋予了青石以“生命”。
在对青石的广泛应用中,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从事青石雕刻的匠人,以自己精湛的技艺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精美的石雕作品。那么,隆昌青石雕刻产生于何时?
据《隆昌县志》记载,在隆昌市渔箭镇观音岩,至今还存有南宋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摩崖石刻佛像二十六尊;南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隆昌人在李市镇多宝山修建的“岱宗坊”上便有了精美的雕刻。后来,随着民间修建牌坊之风盛行,隆昌的青石雕刻便成了一种必不可少的装饰性内容,从修建照壁、天井、房柱、基座,到石臼、石缸、石磨等,青石雕刻已融进了百姓生活。于是就有了专事青石雕刻的匠人,青石雕刻也就成了一种行业。到了明代,由于社会需求,从事青石雕刻的匠人越来越多,其技艺也越来越精湛。到了清代,随着牌坊的大量修建,隆昌青石雕刻技艺达到鼎盛,现存的隆昌石牌坊群就是历史的见证,隆昌也因此获得“中国石牌坊之乡”的美誉。
如今,青石在隆昌已成为一种产业。四川通灵石雕工艺品有限公司、四川东韵石雕工艺品有限公司等本土企业深挖青石产业,先后参与了隆昌公交站台、金鹅江沿岸栏杆改造、莲峰公园等多个工程项目的建设。
在隆昌市区望城街48号,四川东韵石雕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韩维国拿出了11幅青石工艺画仔细端详,上面分别雕刻的是石牌坊、古宇湖以及“隆昌八景”。“我很喜欢青石制品,也常常带着这些作品去各地参展。”韩维国说,他常常在朋友圈分享青石制品,宣传推广青石雕刻成为他肩上的责任。
青石之魂
融入城市肌理引领文旅融合新风尚
“屋无石不坚,居无石不雅,人无石不乐;山无石不秀,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美。”隆昌与青石的缘分还在继续深化。78万隆昌人的生活、劳作中,形成许多约定俗成的与石相关的民间文化,他们把德政文化、廉洁文化、仁爱文化镌刻于青石之上。“可以说,青石文化是隆昌石牌坊雕刻艺术的文化土壤。”江军毅认为,隆昌石牌坊雕刻艺术不是单纯运用了一种雕刻技法,而是综合了浮雕、线刻、圆雕、镂空雕等多种技法而成,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走进隆昌,可以从青石牌坊上镌刻的每一个名字中读到忠、孝、廉、勤、义、仁、善的历史故事;可以从古宇湖北入口公园的雕刻群看到二十四孝的故事;可以从沱灌工程绵亘的水渠感受到隆昌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坚韧不拔、顽强拼搏,敢于把困难踩在脚下的优良传统。
街边,用青石条修建的公交站牌古色古香,富有韵味。莲峰公园内,偌大的青石广场人声鼎沸。数根雕刻飞鸟走兽图案的青石柱矗立着,包围着一个巨大的青铜四方鼎。“跳坝坝舞、拉丁舞及散步休闲,每天都有上千人在这里活动休憩,人气旺得很。”当地百姓热心地介绍。告别莲峰公园,步行至小城标志性建筑——南关牌坊。扩建修缮后的南关牌坊恢弘大气。“升平人瑞”“宣慈惠和”……牌坊上镌刻着苍劲有力的大字,向人们讲述着久远的故事,传递节孝良善、坚忍顽强的精神。市民们三三两两,或在牌坊下拍照留念,或拼读牌坊上的生僻古文,体味游览的乐趣。
在城区,青石元素也保留了下来,遍布城区的152座智慧旅游公交站台,方寸之间也有青石雕刻的别致。莲峰公园、白庙子生态湿地公园、古宇湖北入口公园等近年来打造的惠民工程,都采用了大量的青石。太平缸、为人民服务墙、孔子杏坛讲学……在隆昌城内随处可见青石雕刻景观,它们的利用、传承横贯古今。以青石为材的石板画、茶盘、摆件、文房产品等文创产品真正走向全国,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生活美学产品。
隆昌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隆昌正在依托特有的青石资源,建设“山灵水韵·石头故事城市”。除了在重要基础设施、公园、公共建筑、标志性工程等采用隆昌青石为建筑原材料,将现代的青石景观和悠久的青石历史遗迹相结合,彰显独特的城市风貌,还将青石文化资源故事化、形象化,通过青石记忆讲述隆昌人的故事,同时引导青石、夏布、土陶等产业发展,开发文旅特色商品,打造高水准高品位的文旅演艺剧目,推出“青石寻踪一日游”等主题线路,实现文旅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