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问产业 制造业减碳 排放“大户”一关了之?
无论采用哪种统计口径,制造业无疑都是碳排放“大户”。以钢铁行业为例,2020年我国钢铁行业能源消费量达5.75亿吨标准煤,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1.6%。中国钢铁行业碳排放占全球该行业总量的60%以上,是我国碳排放量最高的制造业行业。水泥、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等行业,也面临类似问题。
另一方面,钢铁被称为工业的“粮食”,其他几个行业亦不可或缺。在减碳压力和产业发展的博弈中,最适合的路径是什么?高耗能企业就该简单一“关”了之吗?平衡点在哪里?记者对话相关领域专家,试图寻找答案。
本期嘉宾
李新创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中国节能协会冶金专委会主任委员
田智宇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伍定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A
制造业排放,谁是“大户”?
●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4个行业是重头
●在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要求下,实现增加值增长与碳排放脱钩
记者:在制造业领域,碳排放的“大户”有哪些?低碳发展是任务还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李新创:制造业领域碳排放“大户”主要有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钢铁、有色金属是产生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对制造业整体实现碳达峰具有重要影响。
田智宇:工业部门排碳较多的行业包括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等,其工业用电、用热需求快速增长,还拉动能源加工转换行业碳排放持续上升。
当前,我国高耗能行业处在绿色转型关键阶段,传统粗放模式难以为继,实现低碳发展成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发展的要求下,工业部门要加快创新低能耗、低排放、高质量、高效益发展路径,尽早实现增加值增长与碳排放脱钩。
伍定:从我省来看,2019年,全省工业领域碳排放约占总量的55.5%,是产生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特别是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4个重点行业,更是重中之重。
工业企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既是践行社会责任的客观要求,更是适应当前发展大势的内在需要。一方面,粗放型发展模式,给生态环境带来较大压力。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更加强烈,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成为企业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践行社会责任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标准的不断提高,仍然重复过去发展模式的企业必将被市场淘汰。企业要不断生存、发展和壮大,必须主动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主动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B
短期和长期利益,平衡点在哪?
●实现双碳目标与壮大工业经济并不矛盾
●技改短期看投入大,算长远账更能赢得发展主动权
记者:实现双碳目标,一些企业会面临关停,一些企业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设备升级、产能置换,这笔账应该怎么算?“碳中和”是否一定会牺牲经济效益?平衡点在哪?
李新创:以钢铁行业为例,不同发展阶段平衡点不同。
基准情境下,延续企业现有低碳发展水平,同时大幅提升生产效率,投资项目有增加碳排放总量的可能。例如提高高炉利用系数、增加废钢比例等,投资收益最可观,多在50%以上。
技术降碳情境下,以提升能效为重点,投资项目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均呈下降趋势,例如节能电机、提高自发电率、高效发电机组等成熟经济节能技术的应用。从成本效益角度看,90%以上的节能减排项目本身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结构降碳情境下,优化产业布局、改善长短流程结构、推进清洁能源替代,以进行结构化能源消耗与能源优化为重点。此类项目,投资成本较高、收益时间长,如不考虑碳交易成本,投资收益为负或持平。但综合考虑未来碳交易成本,此情境下对经济效益影响较小,甚至部分企业仍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革命性减碳情境下,通过应用突破性低碳技术、CCS/CCUS技术,例如氢能冶炼、电解还原等实现深度脱碳。此类项目,投资成本巨大,即使考虑碳交易成本,投资风险仍较高,可称之为零碳发展、脱钩经济阶段。
从经济性考虑,在碳资源尚未定价前,前两种情境对钢铁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有益,后两种情境中,推进双碳目标的经济性与碳资源价格水平密切相关,因此钢铁企业应优先采用经济效益最好的降碳路径——节能减排项目。
田智宇:在推动工业低碳转型过程中,加快关停淘汰不符合节能、环保、质量、安全等法规标准要求的落后产能,有利于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和秩序,促进能源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并且带来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对企业而言,加大节能低碳改造和技术研发投入,一方面可以降低用能成本、环保末端治理投入等,另一方面可以提升长期绿色低碳市场竞争力。
实现双碳目标与壮大工业经济并不矛盾,重点是优化产业结构、创新技术工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实现工业低碳转型需要在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发力。在供给侧,严控高耗能行业产能盲目扩张,防止出现发展路径高碳锁定,是实现工业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在需求侧,一方面,要保障现代化发展基础工业产品的合理需求,另一方面,也要严格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同时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健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伍定:这其实是一个短期与长期、当前与长远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说,更应该站在长期发展的角度,算好长远账。
企业投入资金进行技术、设备升级,产能置换,虽短期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从长期来看,无疑会大大提升企业在未来的竞争力。比如,在市场方面,随着生态环保和碳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不能适应相关标准的落后企业必然会被淘汰,这实际上为先进产能腾出了更大的市场空间,赢得了发展的主动权。在政策支持方面,今后资金、土地等要素资源一定是向节能减排降碳水平更高的企业倾斜,通过技术改造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减碳,会在未来有更大的发展主动权。此外,能耗的降低、产品质量的提升以及“变废为宝”都会产生一定的效益,从另一方面来看也是弥补了技术、设备上的投入。
C
实现低排放,有哪些路径?
●用好成熟的先进技术,还有很大的减排空间
●做好加减法,在前端和末端共同发力
记者:从目前的技术手段来看,高载能行业如何实现低排放?
李新创:首先要构建有利于减碳的产业布局。严控重点行业产能规模,落实好产能置换、项目备案、环评、能评、产业规划等政策文件要求,根据区域特点科学合理确定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鼓励产业集聚化发展。同时,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
积极推动产业间的协同降碳同样重要。应强化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传统行业的耦合发展,鼓励企业构建首尾相连、互为供需、互联互通的产业链,有序推进钢化联产等产业协同降碳项目建设。
此外,以市场化机制促进减碳非常重要。结合欧美碳市场建设经验,一个足够高且稳定的碳价信号尤为重要。如果碳价过低或波动太大,将会打击市场参与者信心,从而降低其采取减排行动的可能,这与碳市场以最经济的手段达成长期的减排目标的初衷严重不符。
田智宇:目前有许多成熟的先进节能低碳技术、设备和产品尚未得到普遍推广,依靠现有商业可行的技术就可以实现工业节能低碳水平显著提升。今后随着工业领域技术持续进步,以及电气化、新材料、现代制造、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工业行业持续大幅降低碳排放还有很大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四川目前唯一的万亿级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低碳转型上也要持续付出努力。一方面,电子信息产业原材料生产、终端组装等环节都直接和间接消耗能源、产生碳排放,通过技术进步、工艺革新和管理提升的减排空间较大。另一方面,电子信息产业要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通过提供先进技术产品促进其他行业领域实现减排。
伍定:这其实是一个加减法问题。要如期实现碳中和,一方面要在生产环节做减法,尽量减少碳排放。如钢铁行业要大力推进非高炉炼铁技术,提升废钢资源回收利用水平,推行全废钢电炉工艺、探索开展氢冶金等;有色金属行业要加快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提高再生有色金属产量等。有的技术手段是目前已在应用或具备应用条件的,有的则需要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另一方面,要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上做加法,大力发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从末端控制碳排放。相信通过做好加减法,前端和末端共同发力,一定能够如期实现碳中和。
D
扬长避短,四川工业怎么做?
●制定时间表与路线图,有序提升产业和企业节能降碳水平
●利用资源优势提升绿色开发利用水平
记者:四川工业在碳减排方面,如何用好优势,规避短板?
李新创:建议以碳减排为抓手,做好产业规划,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明确钢铁等重点碳排放行业节能降碳目标任务,制定具体可行的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有序提升企业的节能降碳水平,并促进各行业间高效协同降碳。另一方面,要锚定目标,立足企业。企业是落实低碳发展的主体,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要推动企业打造符合区位优势和企业特色的技术工艺路线,在低碳竞争新格局中不断寻求优势。
田智宇:四川工业结构偏重,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强度较高,在优化工业内部结构、提升技术工艺水平方面有较大空间。但同时,四川水电资源丰富,风电光伏发展有一定潜力,在推进风光水互补开发利用、提升终端电气化水平方面有较大潜力。此外,四川锂矿石、钒钛等资源丰富,在提升绿色开发利用水平,壮大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链方面有较大潜力。
伍定:四川的碳排放基数小、人均碳排放少。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新能源与智能汽车、轨道交通、林草碳汇等低碳产业已具备规模。一些领域试点示范也取得积极成效,如成功发行全国首批碳中和债,建成全球首个10吉瓦光伏电池基地等。
但同时,四川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期,产业层次不高、发展粗放的问题还较为突出,降碳任务较为艰巨。重化工业总量占工业总量的70%,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占全省能源活动的40%左右。我们需要清醒认识到,工业节能减排降碳依赖于能源结构、技术进步、消费理念、经济发展等因素,需要一定的空间、时间来实现,和东部发达省份相比,四川还需要一个更长时间和过程实现碳达峰。要摒弃运动式减碳思路,科学、客观、合理地谋划双碳实现路径。(记者 张彧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