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三本合并志愿咋填?咨询“专家”4000元起

  • 2015年05月28日 08时51分
  • 来源: 华西都市报
  • 【字体:

  • 漫画杨仕成

      二三本合并志愿咋填?愁了家长,火了“专家”

      “麻烦了,您帮我孩子作作填报指导吧,我们对志愿一点都不懂。”“不存在,不管多少钱,只要能上到好学校就可以。”“听了志愿填报讲座,我咋个还是一头雾水。”

      距离2015年高考只有最后十天了,教室里学生们低头奋战为分数“血拼”,考场外家长们在每个周末、平日在各个QQ群、微信群里“暗战”,为孩子高考志愿填写做准备。

      连续一月每周跑一次志愿指导会的家长,现在学会了一句话:“六成靠分数,四成拼志愿。”他们认为,这是有道理的。

      倘若回到三四年前,提前6个月开始打听志愿的家长会被看做“太紧张”,提前一月做准备的家长也不常见。但近年随着认识更理性,很多家长提前开始关注志愿。2015年5月5日,“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二三本合并”的消息公布,“志愿难题”瞬间引爆了家长群体。

      火爆

      6年间收费翻十倍 最高炒到15000元

      2010年左右,成都几位高校的教师,出于对“太多学生不知道自己喜欢的专业是什么”的担忧,组建了公开的志愿填报指导公司。当年,就得到了上百学生的信任。那一年,每位学生的收费是1200元。

      2015年,记者在三家志愿指导机构进行了求证,目前他们的“竞争对手”已由过去的寥寥几家,迅速增加到十余家,主要阵地在成都,同时也正在全省范围内布局。“注册了公司,在业内叫得出名字的,就有11家,更别提其余高校教师、有志愿研究经验的高中教师或从事相关行业的私人指导了。”一位已从事志愿填报研究6年多的老师说。

      “二三本合并”的消息,让谁也没有了填报志愿的参考标准,包括“志愿专家”,更别说分数在二三本之间浮动的学生与家长了。如此,完全不懂的家长们更期望拉到一根“救命稻草”,年初有公司制定的指导价格为3000多、4000多、5000多等几种档次,政策出台,3000多价位也没有了。

      “近一个月,4000余元的价格都已是便宜的,有研究志愿多年的老师定价就在8000元,到后期真正填志愿时有的老师价格去年就到了15000元,还排不到队。”

      一家新成立公司的工作人员给华西都市报算了一笔账:“一家有20个志愿专家在做实际咨询的机构,按照往年的‘疯狂咨询’数据可实现这个月每人咨询100个人。专家收费平均达到4500元,2000人也就是900万,除去三分之一的成本,机构最终的利润也有600万。”

      乱象

      专家不“专” 导致高分低就

      “大部分志愿机构的咨询专家都是做教育出身,他们有专业知识,也有‘业界良心’。但有的机构却可能因为利益铤而走险,游离在了诚信之外。”专业志愿指导人士说,这确实是业界的现状。

      如此,在这个新兴的“行业”里,也出现了种种“陷阱”。记者先后采访到工作人员、往年参与到填报志愿指导的家长,期望为今年的高三考生做出提醒。

      乱象

      ①“乔装打扮”指导公司行政都上阵了

      近半年时间,志愿机构们都在做“地毯式”的铺开巡讲,他们为家长讲解志愿填报的重要性、风险性。有效地帮助家长提升认识,也被认为是正确有益的。

      往年有的机构疯狂地宣传积累到大量的生源,但在高考后才发现——学生多、专家少。机构不得不在高考前聘请曾经在公司里做过人力资源的行政工作人员、高中班主任和学科老师、大学辅导员、心理老师等来做咨询。“有的还有大学毕业生、心理专业研究生。”

      志愿填报服务流程相差无几:先给考生做兴趣和职业倾向的测试分析,之后专家结合考生的高考成绩、个人及家庭意愿为考生确定最终的志愿填报方案。

      2014年高考的一位考生家长现在想起志愿填报还心有余悸,“当时做志愿咨询时间仓促,对方老师比较年轻,我们也捏了一把汗,但是不请又不行。”

      乱象

      ②五天咨询100人 质量如何能保证?

      高考真正的志愿填报有效时间仅有5天。去年的这5天,高考志愿专家刘泽渝的办公室被围得水泄不通。他甚至要到下午三四点钟才能吃饭,连水都不敢喝一口。有的专家同样是24小时轮班转,助手搜集资料,他们做最后判断。

      “以我个人的亲身经历,认为如果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志愿指导,5天30个已是极限数量。”一位老师说,因为有些情况是高考前并没有机会和学生面对面交流的,不面对面又怎能知道他真实的兴趣呢?

      多位志愿指导人士认为,行业内存在的另一乱象就是接待不限人数,每位专家每天接待几十人甚至上百人。这其实是不负责的,他开玩笑称,真正填志愿只有5天半时间,你就是不吃不喝,每个小时都接待一个人,也不现实。

      乱象

      ③为保考生不退档 可能推荐“高分低就”

      所谓“高分低就”,比如一个考生的高考成绩是580分,“专”家偏把一个录取分数线是550分的学校或者专业说得很好,家长因为不懂相信了他。这在专业人士看来是很不负责的,对考生而言更是欺骗。

      像这类“专”家,他大致了解平行志愿的填报规则后,为了防止考生落榜,就压低第一志愿,将相对较差的学校和专业说得很好,浪费考生的分数,最终高分低就。

      每一位家长考生都会与机构签订一份“告知声明”,上面的第一条就会注明:“此报告仅代表公司的建议,作为客户进行高考志愿填报的重要参考,不具有任何决策意义,考生及家长拥有最终决定权并完成最终高考报考决策,对自己的报考行为负责”。有的家长会听从专家意见,有的不听,但最终的风险都必须自行规避。

      前几年,更因为市场的极其不规范,也出现了非专业人士指导后“人间蒸发”的案例。

      矛盾

      上千页资料考生看花眼

      辅导机构为什么这样火爆?2015年就猛增四五家。专家认为,二三本合并的政策变化是一个重要因素,而真正的根源,还在考生和家长平时忙于学习或工作,疏于对高考信息的关注和了解,而学校亦缺少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所以整个高中阶段对志愿填报工作是不重视的,但没人会否认志愿填报的重要性。

      催生志愿市场的根本原因,是“志愿填报繁杂”与“填报知识薄弱”的矛盾。

      资料太多看不完。高考后,每位学生都会拿到五六本书,《考生必读》、《高考指南》、《平行志愿》、《志愿合订本》等,“如若此前不去研究,上千页的资料密密麻麻绝对看花了眼睛。”

      以本科为例,考生一般需要填报一本、二本、三本,每一批次至少要考虑5所院校,每所学校志愿内还要填报专业及专业调配志愿,还要了解各省每年的高考政策及调整,这些都不是在高考后几天之内能够很快解决的。

      一位教育专家表示,真正的问题还是出现在高中阶段很少有学生去关注自己的人生,关注大学和专业,关注自己喜欢什么。学校更加关心升学率,关心一本上了多少人,二本上了多少人,“学校对老师的考核是上线率,而非学生走向,除了看清华北大上了多少人,很少去关注学生是否能走入理想学校。久而久之,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学生也就不知道何为他们的理想学校,因为他们压根儿没有时间去了解学校。”

      提醒

      成都市招办:咨询师建议只能作参考

      今年,成都市招办在为全市考生发放的《平行志愿指南》中提醒考生,作为家长和考生,通过“一对一”咨询能够借助专家多年来的经验弥补自身对高考志愿把握的不足;作为专家老师,也能根据不同考生、不同家庭的具体诉求有针对性的辅导。成都市的“一对一”咨询市场相对已经比较成熟,但近年也出现一拥而上、良莠不齐的情况,不同咨询师的实力有较大差别,优秀的咨询师依然不多。

      因此,在选择“一对一”咨询服务时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选择正规机构,从业时间较长的咨询师。

      2、尽早接触,交流时间充分,尽力让咨询老师全面了解考生和家庭的情况。一般一诊或二诊后就要开始。

      3、每个咨询师的时间是有限的,特别是高考成绩公布后的填报时间非常紧张,所以并非咨询人数越多的老师咨询效果就越好。

      4、根据家庭经济情况,量力而行。

      5、咨询师不是万能的,考生和家长不能把全部希望都压在咨询师身上,自己也要学习政策,掌握基本方法,咨询师的建议只能作为重要参考。自己的未来只能也必须自己把握!

      省教育考试院:“学校有熟人”千万不能信

      “最好每位专家有较长的相关专业从业时间,第二每位专家需要限定咨询人数。”华西都市报记者也特别提醒家长擦亮眼睛甄别,特别是那种承诺可以包录取、包上线的做法更不要轻信。对此,省教育考试院也多次发声表示,高校招生也是行骗的雷区,“学校有熟人,可以投档录取”这样的说法不能信。高校录取完全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网上录取,所有投档、录取均按事先设定好的规则来进行,任何违规操作都是纪律不允许的。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高考二三本合并志愿咋填?咨询“专家”4000元起

  • 2015年05月28日 08时51分
  • 来源: 华西都市报

  • 漫画杨仕成

      二三本合并志愿咋填?愁了家长,火了“专家”

      “麻烦了,您帮我孩子作作填报指导吧,我们对志愿一点都不懂。”“不存在,不管多少钱,只要能上到好学校就可以。”“听了志愿填报讲座,我咋个还是一头雾水。”

      距离2015年高考只有最后十天了,教室里学生们低头奋战为分数“血拼”,考场外家长们在每个周末、平日在各个QQ群、微信群里“暗战”,为孩子高考志愿填写做准备。

      连续一月每周跑一次志愿指导会的家长,现在学会了一句话:“六成靠分数,四成拼志愿。”他们认为,这是有道理的。

      倘若回到三四年前,提前6个月开始打听志愿的家长会被看做“太紧张”,提前一月做准备的家长也不常见。但近年随着认识更理性,很多家长提前开始关注志愿。2015年5月5日,“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二三本合并”的消息公布,“志愿难题”瞬间引爆了家长群体。

      火爆

      6年间收费翻十倍 最高炒到15000元

      2010年左右,成都几位高校的教师,出于对“太多学生不知道自己喜欢的专业是什么”的担忧,组建了公开的志愿填报指导公司。当年,就得到了上百学生的信任。那一年,每位学生的收费是1200元。

      2015年,记者在三家志愿指导机构进行了求证,目前他们的“竞争对手”已由过去的寥寥几家,迅速增加到十余家,主要阵地在成都,同时也正在全省范围内布局。“注册了公司,在业内叫得出名字的,就有11家,更别提其余高校教师、有志愿研究经验的高中教师或从事相关行业的私人指导了。”一位已从事志愿填报研究6年多的老师说。

      “二三本合并”的消息,让谁也没有了填报志愿的参考标准,包括“志愿专家”,更别说分数在二三本之间浮动的学生与家长了。如此,完全不懂的家长们更期望拉到一根“救命稻草”,年初有公司制定的指导价格为3000多、4000多、5000多等几种档次,政策出台,3000多价位也没有了。

      “近一个月,4000余元的价格都已是便宜的,有研究志愿多年的老师定价就在8000元,到后期真正填志愿时有的老师价格去年就到了15000元,还排不到队。”

      一家新成立公司的工作人员给华西都市报算了一笔账:“一家有20个志愿专家在做实际咨询的机构,按照往年的‘疯狂咨询’数据可实现这个月每人咨询100个人。专家收费平均达到4500元,2000人也就是900万,除去三分之一的成本,机构最终的利润也有600万。”

      乱象

      专家不“专” 导致高分低就

      “大部分志愿机构的咨询专家都是做教育出身,他们有专业知识,也有‘业界良心’。但有的机构却可能因为利益铤而走险,游离在了诚信之外。”专业志愿指导人士说,这确实是业界的现状。

      如此,在这个新兴的“行业”里,也出现了种种“陷阱”。记者先后采访到工作人员、往年参与到填报志愿指导的家长,期望为今年的高三考生做出提醒。

      乱象

      ①“乔装打扮”指导公司行政都上阵了

      近半年时间,志愿机构们都在做“地毯式”的铺开巡讲,他们为家长讲解志愿填报的重要性、风险性。有效地帮助家长提升认识,也被认为是正确有益的。

      往年有的机构疯狂地宣传积累到大量的生源,但在高考后才发现——学生多、专家少。机构不得不在高考前聘请曾经在公司里做过人力资源的行政工作人员、高中班主任和学科老师、大学辅导员、心理老师等来做咨询。“有的还有大学毕业生、心理专业研究生。”

      志愿填报服务流程相差无几:先给考生做兴趣和职业倾向的测试分析,之后专家结合考生的高考成绩、个人及家庭意愿为考生确定最终的志愿填报方案。

      2014年高考的一位考生家长现在想起志愿填报还心有余悸,“当时做志愿咨询时间仓促,对方老师比较年轻,我们也捏了一把汗,但是不请又不行。”

      乱象

      ②五天咨询100人 质量如何能保证?

      高考真正的志愿填报有效时间仅有5天。去年的这5天,高考志愿专家刘泽渝的办公室被围得水泄不通。他甚至要到下午三四点钟才能吃饭,连水都不敢喝一口。有的专家同样是24小时轮班转,助手搜集资料,他们做最后判断。

      “以我个人的亲身经历,认为如果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志愿指导,5天30个已是极限数量。”一位老师说,因为有些情况是高考前并没有机会和学生面对面交流的,不面对面又怎能知道他真实的兴趣呢?

      多位志愿指导人士认为,行业内存在的另一乱象就是接待不限人数,每位专家每天接待几十人甚至上百人。这其实是不负责的,他开玩笑称,真正填志愿只有5天半时间,你就是不吃不喝,每个小时都接待一个人,也不现实。

      乱象

      ③为保考生不退档 可能推荐“高分低就”

      所谓“高分低就”,比如一个考生的高考成绩是580分,“专”家偏把一个录取分数线是550分的学校或者专业说得很好,家长因为不懂相信了他。这在专业人士看来是很不负责的,对考生而言更是欺骗。

      像这类“专”家,他大致了解平行志愿的填报规则后,为了防止考生落榜,就压低第一志愿,将相对较差的学校和专业说得很好,浪费考生的分数,最终高分低就。

      每一位家长考生都会与机构签订一份“告知声明”,上面的第一条就会注明:“此报告仅代表公司的建议,作为客户进行高考志愿填报的重要参考,不具有任何决策意义,考生及家长拥有最终决定权并完成最终高考报考决策,对自己的报考行为负责”。有的家长会听从专家意见,有的不听,但最终的风险都必须自行规避。

      前几年,更因为市场的极其不规范,也出现了非专业人士指导后“人间蒸发”的案例。

      矛盾

      上千页资料考生看花眼

      辅导机构为什么这样火爆?2015年就猛增四五家。专家认为,二三本合并的政策变化是一个重要因素,而真正的根源,还在考生和家长平时忙于学习或工作,疏于对高考信息的关注和了解,而学校亦缺少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所以整个高中阶段对志愿填报工作是不重视的,但没人会否认志愿填报的重要性。

      催生志愿市场的根本原因,是“志愿填报繁杂”与“填报知识薄弱”的矛盾。

      资料太多看不完。高考后,每位学生都会拿到五六本书,《考生必读》、《高考指南》、《平行志愿》、《志愿合订本》等,“如若此前不去研究,上千页的资料密密麻麻绝对看花了眼睛。”

      以本科为例,考生一般需要填报一本、二本、三本,每一批次至少要考虑5所院校,每所学校志愿内还要填报专业及专业调配志愿,还要了解各省每年的高考政策及调整,这些都不是在高考后几天之内能够很快解决的。

      一位教育专家表示,真正的问题还是出现在高中阶段很少有学生去关注自己的人生,关注大学和专业,关注自己喜欢什么。学校更加关心升学率,关心一本上了多少人,二本上了多少人,“学校对老师的考核是上线率,而非学生走向,除了看清华北大上了多少人,很少去关注学生是否能走入理想学校。久而久之,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学生也就不知道何为他们的理想学校,因为他们压根儿没有时间去了解学校。”

      提醒

      成都市招办:咨询师建议只能作参考

      今年,成都市招办在为全市考生发放的《平行志愿指南》中提醒考生,作为家长和考生,通过“一对一”咨询能够借助专家多年来的经验弥补自身对高考志愿把握的不足;作为专家老师,也能根据不同考生、不同家庭的具体诉求有针对性的辅导。成都市的“一对一”咨询市场相对已经比较成熟,但近年也出现一拥而上、良莠不齐的情况,不同咨询师的实力有较大差别,优秀的咨询师依然不多。

      因此,在选择“一对一”咨询服务时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选择正规机构,从业时间较长的咨询师。

      2、尽早接触,交流时间充分,尽力让咨询老师全面了解考生和家庭的情况。一般一诊或二诊后就要开始。

      3、每个咨询师的时间是有限的,特别是高考成绩公布后的填报时间非常紧张,所以并非咨询人数越多的老师咨询效果就越好。

      4、根据家庭经济情况,量力而行。

      5、咨询师不是万能的,考生和家长不能把全部希望都压在咨询师身上,自己也要学习政策,掌握基本方法,咨询师的建议只能作为重要参考。自己的未来只能也必须自己把握!

      省教育考试院:“学校有熟人”千万不能信

      “最好每位专家有较长的相关专业从业时间,第二每位专家需要限定咨询人数。”华西都市报记者也特别提醒家长擦亮眼睛甄别,特别是那种承诺可以包录取、包上线的做法更不要轻信。对此,省教育考试院也多次发声表示,高校招生也是行骗的雷区,“学校有熟人,可以投档录取”这样的说法不能信。高校录取完全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网上录取,所有投档、录取均按事先设定好的规则来进行,任何违规操作都是纪律不允许的。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