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

  • 2015年10月04日 09时06分
  • 来源: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 【字体:
  •   “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不拘一格地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2015年7月2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这一改革方向。会议指出,要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强耕地保护,引导农户依法有序流转承包地。



    李克强9月24日在河南长葛考察高标准农田。图片来自中国政府网



      “我知道你的经历,我们都当过大队支书,你多讲讲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政策支持。”在江苏常熟田娘农场里,李克强熟门熟路地对这个家庭农场的负责人高健浩说。

      2013年3月28日,刚刚出任国务院总理不足半月的李克强即来到这里考察。他蹲下身详细察看麦情,从麦苗长势到小麦强筋弱筋,从翻地到种地用工用时,“问得十分细致”。

      “看得出来,总理是农业的行家,对农民有感情。”高健浩后来回忆道。

      5天后,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开展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

      会议明确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通过深化改革同步推进“新四化”建设,是持续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撑,也是富裕农民、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

      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农业议题始终处于重中之重的位置,李克强总理多次就相关议题作出详细部署。

      “他关注的一大核心问题,就是如何让5000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中国农民,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日子。”有媒体这样总结李克强对于“三农”问题的关怀。

      在一次会议上,李克强曾动情地说:“我们多数人都当过农民,吃过农民的饭,即便不是,祖上也应该是农民。我们应该带着感情为农民工作。”

      土地里也能产出黄金,但这要有条件,小块的一亩三分地不行,还是要大块、要规模效益

      站在田娘农场的田埂上,李克强专门叮嘱道:“土地里也能产出黄金,但这要有条件,小块的一亩三分地不行,还是要大块、要规模效益。”

      “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不拘一格地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就任总理两年多以来,这始终是李克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改革方向。

      2015年7月2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总理再次强调这一改革方向。“我在云贵那些地方考察,看着真是心疼啊!巴掌大的一小块土地,仅田埂就占了将近20%!如果按股份制、合作经营的方式,把田埂打掉,能多出多少土地啊!”李克强说,“田埂不打掉,大型机械就下不去,没法深耕深翻,只能大量使用化肥。如果采用大型农机,深翻深耕到40厘米,将会大大缓解过度使用化肥的问题。”

      当天的常务会部署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安全高效绿色发展之路。会议指出,要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强耕地保护,引导农户依法有序流转承包地。

      李克强在会上强调,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不仅不会让农民土地流走,还将有力支撑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不仅来自土地流转、出租土地,也能入股合作社,还能在里面打工,真正实现了多个身份、多种收入。”

      对于农业现代化改革的鼓励,一直贯穿在过去两年多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2013年4月3日的常务会部署开展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2014年12月3日的常务会决定加大对农村金融的税收支持,助力“三农”改革发展;2015年3月18日的常务会部署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

      各项议题中,都不乏“改革”“转变”这样的关键词。

      “30年前试点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各地做法不同,而当时中央的态度是‘可以、可以、也可以’。我们今天也要给各地、给农民足够的自主权,对于农村改革,我们的态度是‘探索、探索、再探索’。”李克强这样强调。

      致力于改变“就农业论农业”的传统思路,给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开辟出一条新路

      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讲起一段往事:10多年前他去加拿大考察现代农业,特别注意到对方介绍情况时从不简单地说“农业”(Agriculture),而是始终用一个完整的词组“农业产业”(AgricultureIndustry,直译为“农业工业”)。

      “我当时听得很奇怪,怎么又是农业又是工业?”李克强说,“他们带我看了一圈后我明白了:从选种、种植、收割、仓储,到加工、营销,完全是用工业的方式发展农业,打通了农业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最终的产品销往全世界!”

      李克强主政河南期间,明确提出“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因为卖粮收益低,他当时主张就地深加工,打造出一系列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这被河南人赞誉为“小麦经济”。

      今年7月22日的常务会议上,李克强说:“农业结构调整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要以市场为导向,适应消费者需求。这样才能真正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此次常务会确定,鼓励发展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推进生产、加工、物流、营销等一体化发展,延伸价值链。

      “他一直致力于改变‘就农业论农业’的传统思路,这实际上给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开辟出了一条新路。”外界曾这样评价李克强的“农经”。

      今年2月,李克强在《求是》杂志发表的署名文章中阐明,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提高价格和增加补贴两个“天花板”,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两道“紧箍咒”。

      在此后的一次常务会议上,他指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增强保障水平,首先要抓住一个重点:改造中低产农田。我国目前的有效灌溉面积仅仅只有50%,在这方面深挖潜力,将会显著提高粮食产量。

      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的《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提出,要优化农业生产布局,严格保护耕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采取深耕深松等方式提升耕地质量,到2020年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8亿亩高标准农田。

      在李克强看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确保粮食安全,这是“安天下之本”。

      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有纵向流动和平等发展的机会

      在李克强的“三农”棋局中,要想让农民尽早富起来,一定要让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齐头并进”。常年进城务工的广大农民工群体,一直是他的牵挂。

      李克强曾在一个公开场合表示过,过去30多年来,农民工兄弟姐妹弃老弃小挣血汗钱、辛苦钱,支撑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因此他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着重解决好“三个一亿人”的问题:即到2020年,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就地城镇化。

      此后,有关“三个一亿人”的议题多次进入国务院常务会议,并落实为具体政策。

      2014年7月30日常务会的一项议题是部署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总理在会上提出,对于长期居住在城市并有相对固定工作的农民工,要逐步让他们融为城市“新市民”,享受同样的基本公共服务,享有同等的权利。

      2015年6月10日常务会的一项议题是确定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政策,增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动能。李克强说:“我们很多农民工长年外出打工,抛家别子,各级领导干部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要像解决自己亲人问题一样,想方设法帮助农民工返乡创业。”

      李克强曾说过:“让农民和城里人过上一样的生活,是我们多年的梦想。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有纵向流动和平等发展的机会,这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特约记者 韩嘉)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李克强: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

  • 2015年10月04日 09时06分
  • 来源: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   “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不拘一格地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2015年7月2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这一改革方向。会议指出,要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强耕地保护,引导农户依法有序流转承包地。



    李克强9月24日在河南长葛考察高标准农田。图片来自中国政府网



      “我知道你的经历,我们都当过大队支书,你多讲讲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政策支持。”在江苏常熟田娘农场里,李克强熟门熟路地对这个家庭农场的负责人高健浩说。

      2013年3月28日,刚刚出任国务院总理不足半月的李克强即来到这里考察。他蹲下身详细察看麦情,从麦苗长势到小麦强筋弱筋,从翻地到种地用工用时,“问得十分细致”。

      “看得出来,总理是农业的行家,对农民有感情。”高健浩后来回忆道。

      5天后,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开展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

      会议明确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通过深化改革同步推进“新四化”建设,是持续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撑,也是富裕农民、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

      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农业议题始终处于重中之重的位置,李克强总理多次就相关议题作出详细部署。

      “他关注的一大核心问题,就是如何让5000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中国农民,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日子。”有媒体这样总结李克强对于“三农”问题的关怀。

      在一次会议上,李克强曾动情地说:“我们多数人都当过农民,吃过农民的饭,即便不是,祖上也应该是农民。我们应该带着感情为农民工作。”

      土地里也能产出黄金,但这要有条件,小块的一亩三分地不行,还是要大块、要规模效益

      站在田娘农场的田埂上,李克强专门叮嘱道:“土地里也能产出黄金,但这要有条件,小块的一亩三分地不行,还是要大块、要规模效益。”

      “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不拘一格地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就任总理两年多以来,这始终是李克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改革方向。

      2015年7月2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总理再次强调这一改革方向。“我在云贵那些地方考察,看着真是心疼啊!巴掌大的一小块土地,仅田埂就占了将近20%!如果按股份制、合作经营的方式,把田埂打掉,能多出多少土地啊!”李克强说,“田埂不打掉,大型机械就下不去,没法深耕深翻,只能大量使用化肥。如果采用大型农机,深翻深耕到40厘米,将会大大缓解过度使用化肥的问题。”

      当天的常务会部署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安全高效绿色发展之路。会议指出,要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强耕地保护,引导农户依法有序流转承包地。

      李克强在会上强调,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不仅不会让农民土地流走,还将有力支撑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不仅来自土地流转、出租土地,也能入股合作社,还能在里面打工,真正实现了多个身份、多种收入。”

      对于农业现代化改革的鼓励,一直贯穿在过去两年多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2013年4月3日的常务会部署开展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2014年12月3日的常务会决定加大对农村金融的税收支持,助力“三农”改革发展;2015年3月18日的常务会部署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

      各项议题中,都不乏“改革”“转变”这样的关键词。

      “30年前试点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各地做法不同,而当时中央的态度是‘可以、可以、也可以’。我们今天也要给各地、给农民足够的自主权,对于农村改革,我们的态度是‘探索、探索、再探索’。”李克强这样强调。

      致力于改变“就农业论农业”的传统思路,给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开辟出一条新路

      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讲起一段往事:10多年前他去加拿大考察现代农业,特别注意到对方介绍情况时从不简单地说“农业”(Agriculture),而是始终用一个完整的词组“农业产业”(AgricultureIndustry,直译为“农业工业”)。

      “我当时听得很奇怪,怎么又是农业又是工业?”李克强说,“他们带我看了一圈后我明白了:从选种、种植、收割、仓储,到加工、营销,完全是用工业的方式发展农业,打通了农业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最终的产品销往全世界!”

      李克强主政河南期间,明确提出“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因为卖粮收益低,他当时主张就地深加工,打造出一系列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这被河南人赞誉为“小麦经济”。

      今年7月22日的常务会议上,李克强说:“农业结构调整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要以市场为导向,适应消费者需求。这样才能真正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此次常务会确定,鼓励发展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推进生产、加工、物流、营销等一体化发展,延伸价值链。

      “他一直致力于改变‘就农业论农业’的传统思路,这实际上给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开辟出了一条新路。”外界曾这样评价李克强的“农经”。

      今年2月,李克强在《求是》杂志发表的署名文章中阐明,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提高价格和增加补贴两个“天花板”,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两道“紧箍咒”。

      在此后的一次常务会议上,他指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增强保障水平,首先要抓住一个重点:改造中低产农田。我国目前的有效灌溉面积仅仅只有50%,在这方面深挖潜力,将会显著提高粮食产量。

      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的《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提出,要优化农业生产布局,严格保护耕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采取深耕深松等方式提升耕地质量,到2020年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8亿亩高标准农田。

      在李克强看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确保粮食安全,这是“安天下之本”。

      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有纵向流动和平等发展的机会

      在李克强的“三农”棋局中,要想让农民尽早富起来,一定要让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齐头并进”。常年进城务工的广大农民工群体,一直是他的牵挂。

      李克强曾在一个公开场合表示过,过去30多年来,农民工兄弟姐妹弃老弃小挣血汗钱、辛苦钱,支撑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因此他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着重解决好“三个一亿人”的问题:即到2020年,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就地城镇化。

      此后,有关“三个一亿人”的议题多次进入国务院常务会议,并落实为具体政策。

      2014年7月30日常务会的一项议题是部署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总理在会上提出,对于长期居住在城市并有相对固定工作的农民工,要逐步让他们融为城市“新市民”,享受同样的基本公共服务,享有同等的权利。

      2015年6月10日常务会的一项议题是确定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政策,增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动能。李克强说:“我们很多农民工长年外出打工,抛家别子,各级领导干部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要像解决自己亲人问题一样,想方设法帮助农民工返乡创业。”

      李克强曾说过:“让农民和城里人过上一样的生活,是我们多年的梦想。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有纵向流动和平等发展的机会,这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特约记者 韩嘉)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