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用工业的方式发展现代农业

  • 2015年07月26日 08时30分
  • 来源: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 【字体:
  •   7月2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讲起一段往事:10多年前他去加拿大考察现代农业,特别注意到对方介绍情况时从不简单地说“农业”(Agriculture),而是始终用一个完整的词组“农业产业”(AgricultureIndustry,直译为“农业工业”)。

      “我当时听得很奇怪,怎么又是农业又是工业?”总理说,“他们带我看了一圈后我明白了:从选种、种植、收割、仓储,到加工、营销,完全是用工业的方式发展农业,打通了农业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最终的产品销往全世界!”

      当天的会议部署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安全高效绿色发展之路。李克强指出,纵观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普遍都是用工业的方式发展农业。农业不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农业现代化就失去了支撑;反过来说,也只有根本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农民增收增效才有保障。

      “保持农民收入增长与GDP增长同步,须在保障粮食安全前提下,真正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李克强说,“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不拘一格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推进改造中低产田,增加有效灌溉面积

      今年2月,李克强总理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中阐明,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提高价格和增加补贴两个“天花板”,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两道“紧箍咒”,要持续发展,只能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7月2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指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原则,依次是安全、高效、绿色。“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粮食安全始终是安天下之本。”

      他说,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增强保障水平,当前首先要抓住一个重点:改造中低产农田。我国目前的有效灌溉面积仅仅只有50%,在这方面深挖潜力,将会显著提高粮食产量。

      他指出,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一个缺水国家,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要用占全球7%的耕地养活占全球21%的人口,必须大力推进改造中低产田、增加有效灌溉面积等方式,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农业结构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适应消费者需求

      “我在河南工作时就注意到,农民单靠卖粮食很难提高收益,所以我们利用当地劳动力密集的优势,大量发展小麦加工,生产谷元粉、速冻水饺等等,发展起来一批粮食加工企业。”李克强说,“农业结构调整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要以市场为导向,适应消费者需求。这样才能真正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他强调,要鼓励发展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推进生产、加工、物流、营销等一体化发展,延伸价值链。

      总理要求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体制机制问题,真正让农业补贴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切实调动种粮者的生产积极性。

      在尊重农民意愿基础上,不拘一格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当天的会上,李克强总理突出强调,要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不是仅仅让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或是办家庭农场,还有农民入股、土地托管等各种各样的形式。土地并没有流走,农民想收回来就能随时收回来。”他强调,“必须是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不拘一格地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许多地方的经验证明,适度规模经营后,一项显而易见的好处是打掉田埂,多出了许多耕地。“我在云贵那些地方考察,看着真是心疼啊!巴掌大的一小块土地,仅田埂就占了将近20%!如果按股份制、合作经营的方式,把田埂打掉,能多出多少土地啊!”总理说。

      同时,集中连片的大面积耕地,也有利于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李克强说:“田埂不打掉,大型机械就下不去,没法深耕深翻,只能大量使用化肥。如果采用大型农机,深翻深耕到40厘米,将会大大缓解过度使用化肥的问题。”

      李克强说,一方面,小块农田造成了大马力机械缺乏市场需求,农机厂的生产能力严重萎缩,只能生产小马力机械;另一方面,在真正大规模种植的农场,需要大马力机械,又只能拿着国家补贴从国外进口。

      总理指出,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将有力支撑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不仅来自土地流转、出租土地,也能入股合作社,还能在里面打工,真正实现了多个身份、多种收入。”李克强说。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李克强:用工业的方式发展现代农业

  • 2015年07月26日 08时30分
  • 来源: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   7月2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讲起一段往事:10多年前他去加拿大考察现代农业,特别注意到对方介绍情况时从不简单地说“农业”(Agriculture),而是始终用一个完整的词组“农业产业”(AgricultureIndustry,直译为“农业工业”)。

      “我当时听得很奇怪,怎么又是农业又是工业?”总理说,“他们带我看了一圈后我明白了:从选种、种植、收割、仓储,到加工、营销,完全是用工业的方式发展农业,打通了农业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最终的产品销往全世界!”

      当天的会议部署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安全高效绿色发展之路。李克强指出,纵观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普遍都是用工业的方式发展农业。农业不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农业现代化就失去了支撑;反过来说,也只有根本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农民增收增效才有保障。

      “保持农民收入增长与GDP增长同步,须在保障粮食安全前提下,真正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李克强说,“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不拘一格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推进改造中低产田,增加有效灌溉面积

      今年2月,李克强总理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中阐明,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提高价格和增加补贴两个“天花板”,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两道“紧箍咒”,要持续发展,只能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7月2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指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原则,依次是安全、高效、绿色。“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粮食安全始终是安天下之本。”

      他说,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增强保障水平,当前首先要抓住一个重点:改造中低产农田。我国目前的有效灌溉面积仅仅只有50%,在这方面深挖潜力,将会显著提高粮食产量。

      他指出,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一个缺水国家,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要用占全球7%的耕地养活占全球21%的人口,必须大力推进改造中低产田、增加有效灌溉面积等方式,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农业结构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适应消费者需求

      “我在河南工作时就注意到,农民单靠卖粮食很难提高收益,所以我们利用当地劳动力密集的优势,大量发展小麦加工,生产谷元粉、速冻水饺等等,发展起来一批粮食加工企业。”李克强说,“农业结构调整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要以市场为导向,适应消费者需求。这样才能真正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他强调,要鼓励发展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推进生产、加工、物流、营销等一体化发展,延伸价值链。

      总理要求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体制机制问题,真正让农业补贴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切实调动种粮者的生产积极性。

      在尊重农民意愿基础上,不拘一格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当天的会上,李克强总理突出强调,要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不是仅仅让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或是办家庭农场,还有农民入股、土地托管等各种各样的形式。土地并没有流走,农民想收回来就能随时收回来。”他强调,“必须是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不拘一格地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许多地方的经验证明,适度规模经营后,一项显而易见的好处是打掉田埂,多出了许多耕地。“我在云贵那些地方考察,看着真是心疼啊!巴掌大的一小块土地,仅田埂就占了将近20%!如果按股份制、合作经营的方式,把田埂打掉,能多出多少土地啊!”总理说。

      同时,集中连片的大面积耕地,也有利于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李克强说:“田埂不打掉,大型机械就下不去,没法深耕深翻,只能大量使用化肥。如果采用大型农机,深翻深耕到40厘米,将会大大缓解过度使用化肥的问题。”

      李克强说,一方面,小块农田造成了大马力机械缺乏市场需求,农机厂的生产能力严重萎缩,只能生产小马力机械;另一方面,在真正大规模种植的农场,需要大马力机械,又只能拿着国家补贴从国外进口。

      总理指出,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将有力支撑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不仅来自土地流转、出租土地,也能入股合作社,还能在里面打工,真正实现了多个身份、多种收入。”李克强说。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