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谢安军接受省政府网站专访文字实录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与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网站在线访谈栏目。目前,我省已全面进入主汛期,降水量较常年均值偏多,极端天气呈多发态势,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入关键时期。为了让广大网友深入了解我省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有关情况,今天我们有幸地邀请到了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谢安军同志就“安全第一生命至上防范化解地质灾害风险隐患”主题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谢书记,首先请您给我们的网友们打个招呼吧。
嘉宾(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 谢安军):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自然资源厅机关党委书记谢安军,进入主汛期以来,我省多地发生洪涝地质灾害,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任务极其繁重,今天我做客省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主要想就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特别是网友关心的问题与大家进行互动交流。谢谢!
主持人:欢迎谢书记,首先请您介绍一下,今年汛期防灾情势如何?
嘉宾(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 谢安军):
我想首先通报几个数据。入汛以来,我省先后经历了3轮区域性强降雨天气过程,截至目前,全省有15个市(州)、67个县(市、区)189个乡镇累计发生地质灾害312处,没有发生群死群伤事件,实现地质灾害成功避险37起,紧急转移人员3184人,避免可能伤亡736人,最大限度减低了因灾损失和人员伤亡。
从目前气象趋势分析来看:今年我省气候年景总体上较常年偏差,发生极端天气事件风险较高。特别是主汛期(7-8月),全省平均降雨量接近常年偏多,龙门山区、盆周山地及攀西地区有强降雨集中时段比较多,全省有14个市(州)降水量较常年偏多1-2成。
从地质灾害成灾风险来看:有三个因素决定了我省地灾防治形势不容乐观:一是四川地质环境比较脆弱,导致地质灾害点多面广。我们统计,四川山地丘陵总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2%。地形地貌悬殊较大,所以地质灾害点多面广,险情重、成灾快、危害大。
第二个因素是气候多变,降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因之一。近年我省短历时、局部强降雨天气增多,特别是主汛期7-8月,降雨占到全年的近70%,诱发大量地质灾害。第三个诱发因素是地震活动频繁,加剧了次生地质灾害灾险情。大家知道,近10余年来四川先后经历了“5.12”汶川特大地震、“4.20”芦山强烈地震、“8.8”九寨沟地震、“6.17”长宁地震等一系列强震,地震不仅造成大量山体震裂松动,引发大量滑坡、崩塌次生地质灾害,同时也为后期滑坡、泥石流灾害提供了巨量的松散固体物源,这些固体物源在降雨激发下诱发地质灾害易发频发的态势加剧。另外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增大了地质灾害风险。广大山区交通、水利、能源、城建等基础设施建设活动深度广度加强,对地质环境的改造和扰动加剧,工程建设活动遭受或引发地质灾害的风险进一步加大。
所以从气象趋势分析,和地质灾害成灾的风险来看,今年我省强降雨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风险增大,汛期全省地质灾害呈易发、多发、群发态势,灾害发生数量经研判略多于“5.12”震后常年平均水平,所以防御形势仍然不容乐观,防灾任务十分艰巨。
主持人:接下来请谢书记为我们介绍一下2020年汛期防灾工作重点、难点分别是什么?
嘉宾(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 谢安军):
结合近年来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践,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主汛期是防灾的重点时段。汛期(5月至9月)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高峰时段主要集中在主汛期。据统计,我省每年约80-90%的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汛期,而主汛期7到8月更是占到了全年的70%。在这个时段,也是全省防灾最紧张最关键的时期,各地要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全面加强汛期地质灾害巡查排查、监测预警,强化24小时值班值守、会商调度和“雨前排查、雨中巡查和雨后核查”,动态查、全力防、积极救。
二是易发区是防灾的重点区域。全省183个县级行政区中除成都市的五城区及温江区、郫都区外,有176个县(市、区)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占到了全省国土面积的97%。龙门山区、川西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盆周山区等地地震多发频发,历来都是我省地质灾害多发高发区,特别是受“5.12”汶川特大地震、“4.20”芦山强烈地震、“8.8”九寨沟地震持久影响和今年凉山地区森林火灾影响,这些区域更是地质灾害防范的重中之重。
三是人员集中区是防灾的重点目标。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在建的交通、水利、电站、工民建、市政等各类工程建设活动区,山区的城镇、学校、医院、集市、农家乐、旅游景区和安置点、工棚营地等人口聚集区,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重要基础设施周边区域是地质灾害防范的重点目标。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位隐患早期识别难。受地形地貌、地质结构及降雨地震等外力等因素影响,地质灾害本身具有隐蔽性、突发性的特点。特别是在我省的高山峡谷区,仍有不少潜在的高位远程地质灾害隐患点隐蔽性极强,受目前调查精度和调查手段以及认识水平等所限,还难以第一时间排查发现。一旦成灾,往往危害大、损失重,难于防范。
二是隐患精准预测预报难。目前,我省已排查发现的3.4万余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仅少部分安装了雨量及裂缝变形监测仪,大量的主要还是靠每点落实1名基层专职监测员,通过日常的人工巡视观测来监测,手段单一,精度不够;加之目前农村监测员普遍年龄偏大,观测巡视的可靠度特别是降雨条件下的保证度不高,远不能满足科技防灾、科学减灾的需求。再一点就是地质灾害隐患本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使得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预警模型能包打天下,精细化预警任务繁重。
三是基层防灾能力弱。特别是一些“空心村”,由于青壮年外出务工求学,部分地方地灾监测员年龄普遍偏大,受威胁群众又多以老弱幼小等农村留守人群为主,预警响应和主动转移避险能力不强,所以在应急状态下的主动避险和转移能力堪忧。另一方面,大部分市县普遍存在专业技术人员、专业装备和专家支撑弱,防治能力提升还有一个过程。
主持人: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集中在山区、偏远的农村,村庄老龄化问题突出,预警信息如何有效传达?灾害发生后如何做到尽快避险撤离?
嘉宾(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 谢安军):
四川山地丘陵分布广,大量人口分布在山区,同时这些地区也是地质灾害易发区。广大山区、偏远的农村一直是我省地质灾害防治的重中之重,一些典型的“空心村”地质灾害防范问题已成为制约基层防灾能力提升的“短板”。自然资源厅党组对此高度重视,今年3月以来专题部署开展“空心村”地质灾害防治排查整治工作。根据我们全面摸排统计,全省排查发现存在“空心村”问题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3936处,其中,监测员年龄大于60岁的隐患点有3401处,威胁对象以老弱及留守儿童为主的隐患点535处。通过开展系统排查和落实避险措施,核心还是提升基层监测预警和避险转移能力。在这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举措:
一是抓实“结对帮扶”。积极推广“村组组织领导+监测员巡查预警+骨干群众参与+接帮户支持+受帮户配合”五位一体的避险结对帮扶措施。截至目前,全省排查的1611户需结对帮扶户已全部落实避险结对帮扶措施,确保老弱及留守儿童在避险撤离过程中有人帮扶、安全避险。同时,对年龄偏大的监测员进行履职能力评估,对于不能正常履职的及时进行更换,对于能够正常履职的由当地落实村组干部加强指导帮助,确保群测群防工作质量和效能。
二是提升避险效能。已将1611户结对帮扶受帮户、1421户接帮户家庭常住主要人员信息及联络方式及时录入全省地质环境管理数据库,确保预警信息能第一时间传递到点到人,实时指导主动避让。
三是强化培训演练。依托驻地专业技术力量开展针对性、操作性强的防灾知识培训和避险撤离疏散演练,进一步增强受威胁群众主动避让意识和技能。我们统计,已开展宣传培训及避险演练4000余场次,实现了“空心村”防灾知识宣传培训和避险演练全覆盖。
四是推进科技防灾。加快推进“空心村”隐患点自动化专业监测站点建设,已为“空心村”地质灾害隐患点安装188套专业监测设备,通过自动化预警装置入户、声光电报警、专业单位指导等方式增强防范手段,提升科技防灾支撑能力。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空心村”科技防灾支持力度。
五是充实基层防灾力量。正是针对“空心村”预警响应和主动避险能力偏弱的情况,我们和团省委合作,主动探索将志愿者服务纳入基层防灾减灾体系,到目前我们已组织了967支、2万余人的志愿者服务队员参与培训演练及组织避险转移,充实“空心村”防灾力量,进一步增强了防范化解地质灾害风险能力。
主持人:感谢谢书记给我们带来详细的解答,我们知道去年四川水害灾害的防御经受了非常严峻的考验,那么今年我省防汛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嘉宾(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 谢安军):
大家知道,对地灾防治工作,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和防范胜于救灾的防灾理念,在全国是率先将地质灾害防治作为“生命工程”,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要求落到实处。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防灾理念和底线思维,将地质灾害防治作为“底板工程”,不断推进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坚持疫情防控和地质灾害防治两手抓,着力防范化解重大灾害风险,全力以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全省经济社会健康和社会发展稳定大局。我们主要是立足早、全力防、抓落实,重点防范措施主要有五个方面,这里我想重点跟网友做一个交流:
一是抓防灾责任落实。我们强化属地管理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和防灾人员直接责任。在今年五一节前就对全省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了排查专项行动,全面摸排巡查和排查全省地质灾害隐患点,目前排查情况来讲,大数是3.4万处隐患点,同时围绕“查隐患、防风险、建机制、补短板”工作要求,建立省、市、县、乡、村、组、点七级防灾责任体系,坚持一周一轮查、综合督查、明察暗访等方式,确保防灾责任落地落实。另外,通过督导查询地质灾害隐患点41.5万点次,各级防灾人员56万人次。另外我们针对当前四川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紧盯镇村建制调整变化,督促各地调整到位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更新调整4540人,更新专职监测员3837人,将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和专职监测员全部纳入地灾预警短信发布平台。在5月1号以前通过省、市、县将所有隐患点防灾责任人落实情况逐级向社会进行公告和公布。同时,省、市、县三级政府也把《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202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分级进行印发,向社会公示。
二是抓隐患排查整治。坚持专群结合、人技结合、点面结合,聚焦河谷区、山丘区、施工现场、旅游景点等重点区域,水电站、交通沿线等重要目标,农村留守人员、旅游观光人员、施工人员、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人员等重点群体,科学精准组织了排查。汛前,对排查核实的3.4万余处隐患点逐点落实防灾预案和监测预警、搬迁避让、工程治理、排危除险等防范措施,逐点张贴上墙“一表两卡”26万余户,做到预案覆盖率、群测群防网络覆盖率和隐患告知率这三个100%,并于汛前向社会公示。汛期,通过发动基层干部群众、监测员和驻守技术支撑队伍,狠抓“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动态掌握隐患变化情况。同时,派出21支省级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蹲点督导工作专班,督促指导各地聚焦思想认识、排查整治、隐患风险、问题短板、工作落实等方面抓好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回头看”,确保“点对点”切实整改落实到位。
三是抓群专结合监测预警。群测群防始终是地灾防治重要的防灾手段。近些年,我们建立4万余人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专职监测队伍,省财政按照每年每点按照3600元的标准对全省3万余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监测工作进行补助,实现了群测群防工作从“无义务的责任”到“有责任的义务”转变。汛期坚持每日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截止目前,已发布3级及以上地质灾害风险预警33次,发布预警短信近17万条。在降雨期间,我们坚持“一日一会商、一日一调度”,会同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对降雨落区防灾工作进行针对性会商调度,指导防灾。同时狠抓科技防灾。推进重大地质灾害隐患自动化专业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与成都理工大学合作开展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平台建设,逐步提升单点预警能力。比如,对全省威胁50人以上的693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安装了12099台(套)自动化专业监测预警设备安装,5月1日省级专业监测预警平台2.0版本全部上线运行。6月5日茂县白溪乡政府后山不稳定斜坡成功预警,这也是2.0版本上线以后,我们发挥专业监测设备作用的首次成功预警。今年,根据自然资源部的统一部署,我们还将在丹巴县、茂县积极推动500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预警普适性设备安装试点示范工作。
四是抓主动预防避让。对四川来讲,我们有一条行之有效、务实管用的经验做法,就是汛期坚持三个避让,“主动避让、提前避让、预防避让”并且把三个避让作为刚性要求,要求地方党委政府和专职监测员要紧盯雨情、水情和汛情,在强降雨来临前,果断撤离受威胁人员并妥善安置。同时高度重视和科学确定避险转移路线,科学设置避险转移路线和按照场所,加强每个点位预案演练,确保群众能够熟知避险撤离信号、路线和避险安置场所。通过汛前培训、汛期驻守督导培训等方式,逐点实现宣传培训和避险演练全覆盖,提升基层干部群众识灾避灾救灾报灾意识和自救互助能力,今年已累计开展培训演练8.7万余场次,参与群众达266.3万余人次。
五是抓地灾隐患综合防治。也就是说对每个隐患点通过巡查排查,结果出来以后,按照轻重缓急,对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分类采取相应措施,比如监测预警、工程治理、避险搬迁、排危除险、综合整治等工程措施,有效减低灾害威胁。同时,在汛前对已建治理工程组织开展必要的清淤加固和维护,确保治理工程能正常发挥防灾功效。今年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坚持疫情防控和地灾防治两手抓,要求在建的地灾治理工程要尽早复工开工,并实行周通报制度,截至3月25日就实现了所有63处在建工程应开工尽开工。另外,在中央财政大力支持下,近年来四川实施了近10万户避险搬迁、4000余处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和排危除险,不仅有效保护了数十万群众安全,而且实现隐患点风险消除和管控达到2.6万余处。
主持人:今年凉山西昌、木里等地先后发生多起泥石流灾害,这些地方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此前曾发生过森林火灾。针对火灾后泥石流,有哪些防治措施?
嘉宾(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 谢安军):
大家知道今年3月份,凉山连续发生多起森林火灾,特别是凉山的木里、西昌、盐源、喜德、冕宁等县市相继发生森林火灾,造成西昌泸山、木里白碉乡和项脚乡等地森林植被大面积烧毁,过火区域地表岩土体裸露,冲沟涵养水源能力差,次生泥石流沟地灾隐患更加集聚和突显,这些区域在强降雨条件下成灾风险加剧。对此,省、州、县高度重视、迅速组织专业地勘队伍开展过火区域地灾隐患排查,及时落实防灾责任和防范措施。今年进入6月份以来西昌、木里、喜德、盐源等地多点暴发11起地质灾害,无一人因灾伤亡。所以由于前期防灾基础工作扎实,已取得成功避险火后泥石流灾害7起,主动提前撤离转移群众247户932人,避免16户80人可能因灾伤亡。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省、州、县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开展隐患排查,科学划定危险区。特别是森林火灾发生以后,州上迅速组织地勘队伍对西昌、木里、盐源、喜德、冕宁等5县(市)森林火灾过火区域次生地质灾害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复核,共查明新旧地灾隐患点133处(其中新增106处,泥石流隐患点112处),排查受威胁群众1241户11855人,对这些排查出的隐患点逐点划定危险区范围,落实了防灾预案和应急预案,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这是第一条有效的、管用的措施。
二是编细防灾预案,落实防灾责任。通过深入分析研判每个隐患点成灾风险,结合实际逐点详细制定防灾预案和应急预案,逐点落实防灾责任和避险防范措施。特别是西昌市将森林火灾过火区域划分为5个片区,设立5个指挥部,由市委、市政府领导担任指挥长,把防灾责任落实到市级领导、部门、乡镇、村组和专职监测员,形成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网格化”防灾责任体系。
三是加强监测预警,坚决主动提前撤离避让。发布二级地灾气象风险预警时,州级层面采取“倒查顺推”方式对过火区域隐患点监测员进行全覆盖电话抽查,打通预警信息传递“最后一米”,确保到岗到人,时刻紧盯雨量气象站点,每小时分析研判,实时对隐患点、村组、乡镇(街道办)提醒、督促到位,坚决落实了“主动避让、提前避让、预防避让”的刚性要求,6月以来已提前主动避让过火区域地灾危险区群众1843户5513人。
四是坚持动态培训演练,提升识灾避险能力。采取集中与分散、“点对点”等方式,组织专业队伍对乡镇和村组干部、专职监测人员、受威胁群众、施工人员等开展宣传培训和避险演练。目前,排查的这133个隐患点已至少开展了一次全覆盖宣传培训和避险演练,参与群众达18500余人次。做到预警信号、撤离路线、安置场所、帮扶措施等家喻户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五是坚持以防为主,抢抓隐患治理。西昌、木里两县市编制了森林火灾区域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布局了三条治理防线“第一是主动搬迁避让、第二是应急工程治理、第三是生态修复防护”,据了解县市财政投入6000余万元,集中一个月时间火速实施完成了险情紧迫的19条泥石流沟应急治理工程,主动避让搬迁了520户、1913人,临时过渡避让安置837户2702人,并同步跟进植被修复工程。在入汛以来的多轮强降雨中,地灾治理项目均发挥了高效的防灾减灾作用。如西昌市15处应急治理工程有效拦挡沟道及坡面淤泥、块石等物源达5800余方。
六是强化技术支撑,做到日夜蹲点驻守。过火区5县市已落实8支地勘队伍、43名专业技术人员、13位行业专家为技术支撑服务团队。西昌市还邀请西南交大胡卸文教授团队驻守西昌开展火灾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监测防治,对过火区域5个片区乡镇、街道办开展“一对一”专业技术驻守指导。另外还争取到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调中心公益性专业技术服务项目支持,全力应对今年汛期森林火灾过火区域次生地质灾害。
主持人:每年发生的地质灾害中,都有一些是未知的隐患点,我们如何尽最大可能发现灾害隐患?
嘉宾(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 谢安军):
有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地质灾害灾险情,基本上近四分之三以上都是“新点”,所以说从另外一方面也说明地灾隐患的早期识别难还比较普遍,特别是在四川西南高山峡谷分布范围较广的地区,这种“漏网之鱼”比较常见。比如2017年“6.24”茂县滑坡,就是一个典型的远程高位滑坡,这些滑坡都是在植被比较茂盛的区域,是很难发现的。这些年我们有一个感受,地灾隐患在哪里?什么时候发生?如何防范?一直以来是地灾防治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隐患在哪里什么时候发生这里面既有目前面上调查精度普遍比较低的问题、同时也和我们调查手段比较落后有关,另外我们对地质灾害的认知水平有限,这些原因导致这些年地质灾害隐患发现难,但这也说明地质灾害本身有其复杂性、隐蔽性、突发性和长期性等问题,在理论界也有认识和积累的过程。对此,我们也非常重视,这不仅反映出在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早期识别环节还存在“瓶颈”,正是因为这样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努力破解这一难题,所以对这些未知的隐患点怎样尽最大的可能来发现它,同时来预判它,预警它什么时候可能发生,同时来加强防范,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一是加强地质灾害风险管控。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的新理念,近期,国务院正在部署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全省自然资源系统也在积极推进县域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通过建立地质灾害风险数据库,完成地质灾害隐患风险排序,进而掌握易发区地质灾害风险底数和变化特征,统筹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搬迁避让等防治对策落实和时序安排考虑,优先减低隐患特征复杂、涉及范围广、影响大的区域风险,为从源头上减轻地质灾害隐患威胁提供科学依据。这是第一点,我们要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风险管控。
二是加强地灾隐患动态巡排查。这些年我们坚持在全省183个县级行政区中的176个地质灾害易发区,都有专业地勘单位、地勘队伍在汛期驻守,支持地灾防治工作,我们依靠专业地勘单位开展县域地质灾害隐患调查,是目前掌握隐患底数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发动基层干部群众广泛开展了“拉网式”“地毯式”雨前排查、雨中巡查和雨后核查,实现隐患动态跟踪。另外,通过强化驻守技术支撑队伍在出现地质灾害灾险情时,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指导开展应急处置,最大限度提高地质灾害隐患提前发现和应对处置能力。
三是开展地灾隐患遥感识别监测。针对我省川西高原、攀西地区、盆周山区地质灾害隐患隐蔽性强、突发性高、危害性大等特点,从2018年开始,自然资源厅在大渡河、岷江流域等地16个重点县6万平方公里区域探索开展了高山峡谷区地质灾害隐患遥感识别监测工作。通过多时序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高分辨率多光谱光学卫星遥感、激光雷达测量(LiDAR)、无人机航空摄影和地面调查等“空-天-地”相结合手段,探索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推进区域变形遥感监测和隐患早期识别,我们和成都理工大学合作,一起推动地质灾害早期识别能力建设。同时,我们还将依靠专业单位和行业专家尽快建立一套适合四川的地质灾害隐患“空-天-地”一体化发现、监测、评价体系。
四是加快推进科技防灾能力建设。下一步,依托《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实施,在自然资源部的大力支持指导下,加快推进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分析中心建设,以空-天-地遥感技术为手段,以技术和应用创新为抓手,逐步建设起一支业务精、专业能力突出的技术专家“突击队”,努力破解高山峡谷区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分析“难题”。通过提升地质灾害早期识别和监测预警的服务水平,为全省各级政府科学防灾、科技减灾提供决策支撑。
五是健全完善协同联动防灾机制。坚持“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机制,各地要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防灾要求,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地灾”工作要求,认真履行本行业、本领域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同时进一步调度基层干部群众参与防灾减灾和识灾报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全社会共防共治的合力。
主持人: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就防汛救灾工作做了两次重要指示,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委、省政府也多次做出部署安排,就“安全第一、生命至上”防范化解地质灾害的风险隐患,我们想问一下谢书记,四川具体是怎么贯彻落实这项工作的?
嘉宾(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 谢安军):
6月28日和7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两次做出重要批示和指示要求,要求压实责任、勇于担当,采取有力的措施,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指示要求,省委省政府及省地质灾害指挥部多次研究部署地灾防治工作,强调要保持战时状态,始终绷紧防汛减灾和地灾防治这根弦,抓紧抓实抓细防汛减灾和地灾防治工作。怎样保持战时状态,必须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部署要求上来;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提升地灾防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必须突出重点环节,抓实抓细隐患排查、监测预警、避险转移等重点工作;必须压紧压实责任,加强督促指导,切实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第一位的要求落到实处。当前地灾防治工作,不仅需要党委政府的领导,还需要部门协同,需要社会参与,需要专家指导,只有全社会都凝聚形成防灾、减灾、救灾的责任和共识,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主持人:谢谢谢书记给我们带来详细的解答,我们今天的访谈也受到广大网友的关注,接下来是是网友提问环节,网友西瓜问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哪些条件会促使地质灾害发生?
【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谢安军回答-西瓜】:
谢谢这位网友的提问。通常来说,地质灾害具有隐蔽性、突发性的特点,这些特点说明地质灾害有其自身的形成演化规律,地震、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是三大主要诱因。特别是强降雨,我们曾经有一个统计数据,强降雨在我们汛期地质灾害的诱发原因占90%以上,四川山地丘陵广布,加之受自然历史条件所限,我省仍有大量群众生活居住在山区和偏远农村,本身容易遭受地质灾害威胁。近年来,四川连续遭受汶川、芦山、九寨沟、长宁等多次强地震影响,地震灾区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常年居高不下,特别是在汛期,因强降雨等极端气候诱发的地质灾害风险加剧、加大。同时,近年来山区交通、能源、水利、城建等基础设施建设活动深度广度不断增加,开挖边坡、放炮作业、弃土排放、不合理堆载等工程建设活动都会引发或遭受地质灾害的风险。所以,我们总结了一下,主汛期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时段,易发区域是防灾的重点区域,同时人员集中区是防灾的重点目标。
主持人:网友乐乐妙问道:我省的哪些地区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频发区,需要重点防范什么?
【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谢安军回答-乐乐妙】:
我省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特别是因为多次地震,四川地质环境持续遭受破坏,地质灾害点多面广,我省地灾隐患点的数量、受威胁的群众和受威胁的财产数,在全国占比来讲,三项指标都占到了全国的10%以上,目前是3.4万余处隐患点,受威胁的群众142万,受威胁的财产773亿。据统计,全省21个市(州)176个县(市、区)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都有不同程度的、不同影响的地质灾害分布,总的来说,川西高原的甘孜、阿坝及攀西的凉山以及靠近龙门山区的县,比如曾经发生“5.12”地震的青川、江油、平武、北川、安州、绵竹等县区都是地震的重灾县,相对来讲也是泥石流的高易发区,还有盆周山区及丘陵地区滑坡、崩塌相对较发育,特别是汛期需予以重点关注。我们在山区工作、旅游、出差及从事其他生产作业活动,都需要密切关注中央、省及当地的天气预报,特别是自然资源部门发布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尤其是在汛期。这些信息可以通过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四川卫视、自然资源厅官方网站包括省政府网站和其他网站获取。在山区行走、行车,要保持警惕,密切关注可能预示地质灾害将要或正在发生的信号,务必采取紧急避险措施保护自身安全。
主持人:网友冷色系问道:频繁的在同一地段施工修建等大型工程活动,会不会导致地质结构改变?更易发生崩塌?
【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谢安军回答-冷色系】:
客观上讲,在山区从事工程建设活动都有遭受地质灾害的风险。一般来说,即便是大型建设活动,其对地质环境扰动和地质体结构的影响和改变是相对有限的。但在地质灾害易发区从事工程建设活动,应严格按照评估要求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可以尽可能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威胁。如果不按规范施工、不按评估要求落实防治措施,引发或遭受崩塌、滑坡、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风险相对会高,甚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主持人:网友加点甜问道: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动态巡查情况如何?是否对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都登记造册入库更新,并完善防灾预案,落实监测、避让、治理措施?
【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谢安军回答-加点甜】:
请网友放心,这些年来,四川高度重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通过近30年系统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践,我们建立了汛前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核查的地质灾害隐患动态巡查排查工作机制。特别是近些年,我们通过逐县落实驻守技术支撑单位开展专业调查、发动基层干部群众开展“拉网式”“地毯式”隐患排查巡查,实现排查巡查和监测工作全覆盖,对排查复核的新老隐患点,逐点完善防灾预案、落实防治责任,分门别类制定监测预警、工程治理、避险搬迁、排危除险等综合防治措施,确保做到预案覆盖率、群测群防网络覆盖率和隐患告知率3个100%,并于汛前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同时,依托省、市、县三级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地质灾害隐患信息实时入库、动态管理。网友可以关注川报观察防汛减灾我参与专栏,地质灾害查询系统,我们还对查询系统进行了升级,每位网友都可以查询某一个区域、某一个隐患点的实时情况。这些都为各级政府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重要决策依据。这些信息也实时同步传到全国地质灾害管理系统。
主持人:网友田园问道:是否确保每处隐患点都能够培训演练一次?切实提升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避险逃生应对能力?
【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谢安军回答-田园】:
这个请网友放心,答案是肯定的,这是我们要求必须做到的,也是作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巡查,提升我们基层防灾减灾避灾能力的刚性要求,所以我们有一个体会,基层干部群众识灾防灾减灾报灾的能力、避险意识的高低直接关系防灾工作的成败,非常重要。多年来,我省通过组织专家、技术人员和志愿者采用现场宣讲、电视宣传、互联网及新传播平台推送、举办培训活动和现场避险演练等方式,深入到隐患点、田间地头、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在建工地等开展防灾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和避险演练,确保了防灾责任人员、专职监测员、受威胁群众、基层干部培训演练全覆盖。我们统计,仅最近几年间,已累计开展地质灾害宣传培训和避险演练近33万场,参与人数达900余万人次,仅今年已开展宣传培训演练8.7万余场,参与人员达260余万人,极大地提高了基层广大干部群众识灾防灾避灾报灾和自救互助能力,也为近年来我省实现地质灾害成功避险次数、成功避险人数逐年递增“双突破”打下了关键基础。另外,我们还有一个体会,入汛以来,凉山、甘孜成功避险的案例启示,要成功避险关键在于乡、村基层干部,他们作为防灾避灾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当然也取决于基层受威胁的群众,他们防灾避灾意识的提升和自救互助能力的提升,关键是他们要真正行动起来、履好职,坚决落实好三个避让的要求,这样才有可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所有的培训演练,包括汛前、汛期,我们也坚持“百千万”工程,就是百支地勘队伍、百名专家、千名地质队员和万名地质灾害专职监测员,让他们参与起来动起来,能够投入到地质灾害排查巡查、监测预警、避险演练和应急处置中来,这样才能整体提升社会公众避险逃生应对能力和减灾知识。同时,今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们也开展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进校园活动,在很多地方,广安、巴中等地都把地灾知识和警示案例进课堂、进校园,作为开学第一课来推动,通过进课堂,小手拉大手、防灾进校园,整体提升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避险逃生的能力。
主持人:网友满树繁花问道:作为一个自驾爱好者,每年7-8月到山里自驾游心里都很担心,为了防范所去地区有地质灾害,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谢安军回答-满树繁花】:
这位网友的提问贴近生活,也与我们日常活动息息相关。包括我身边的朋友,知道我在从事地灾防治工作,他们也经常问我,准备什么时候出去玩,走什么路线,这条线路有没有地灾,有没有危险,有什么好的建议,在此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同各位网友分享下做好防范山区地质灾害的一些做法:每年7-8月,正值主汛期,也是我省地质灾害多发高发期和重点防范期。出行前一定提前关注气象变化,遇到特殊强降雨天气过程尽量避免出行;务必注意外出入山时,密切注意当地气象预报和地质灾害预警,这个刚才我已经提到过,可以通过中央电视台的气象预报、四川卫视、省人民政府网站,包括自然资源厅的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来提前关注气象动态,早点知道,心里有数。如果已经在路上,那么在开车途中最好有一人专门瞭望两侧斜坡动态,遇到掉块,第一时间避险,尽量避免在高陡斜坡坡脚、沟口、低洼地带驻留,遇到滑坡、泥石流,尽量往两侧高处安全地带避险转移。比如前一轮强降雨时,成都很多景区关停,劝返游客,所以遇到地质灾害避险转移的指令时一定要听从指挥,服从安排,迅速果断转移,保护好自身安全。
主持人:不光自己要注意,还要服从安排,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所学的知识来紧急避险,谢谢您,谢书记。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再一次感谢谢书记做客我们的直播间,给我们带来耐心的解答,感谢网友们的积极参与。最后,感谢您对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网站在线访谈栏目的关注,下次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