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四川经济一季度“成绩单”稳健开局 新动能澎湃
全省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经济循环日益畅通、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市场预期不断改善……4月19日,省统计局发布全省一季度主要经济数据,给出了2021年四川经济开年“成绩单”。
从数据中,可以读出哪些变化?看到什么趋势?记者第一时间进行采访解读。
看定力
经济增长呈持续回升、稳步向好态势
GDP同比增长15.8%,增速低于全国2.5个百分点。对于常年持续“跑赢”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川来说,这样的“慢”很少见。
对此,应该怎么看?“差距明显,前景向好。”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一级巡视员熊建中如此评价。
这句话需要拆开来看。熊建中分析,“差距明显”,主要由于三个因素:基数效应、外需拉动的差异、疫情经济以及今年春节就地过年对短期经济提振存在差异。
其中,基数效应影响很大。受疫情影响,去年一季度全国GDP增速同比下降6.8%,而得益于率先推动复工复产,四川去年一季度的数字是下降3%,“也就是说,去年一季度四川的增长率高于全国3.8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下降幅度均小于全国平均水平。”熊建中说。
-3%、0.6%、2.4%、3.8%……我省的经济增长呈现持续回升、稳步向好的态势。在“V型反转”的态势中,恢复回升的速度也在逐季加速。在2020年排名前十的经济大省中,四川经济增速位列第一。
相比去年,“领跑”优势虽然不再明显,但数据中所反映出来的四川发展定力,仍为各方关注。
3月29日上午,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2021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1957个项目总投资达7994亿元,其中,产业项目882个,投资达4046亿元、占投资总额的50.6%。
一季度的数据,也反映出抓投资的成效。一季度,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9%,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14.7%。其中,第一产业投资更是同比增长52.3%。
“去年,四川围绕农业多贡献、工业挑大梁、投资唱主角、消费促升级进行了系列部署,并通过召开现场会的方式,进行实战督促,其效果已经并将在更长时间逐步显现。”观察人士注意到,春节后一上班,省领导便相继率队赴重点项目调研,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到重点项目重点产业,主题始终如一: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全力推动“十四五”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在全省首个省级新区——宜宾三江新区东部产业园区宁德时代项目现场,记者看到,绵延数公里的工地上,上百台吊车正在同时作业。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今后,这里将成为全球新能源电池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
从宜宾三江新区,到绵阳科技城新区。一年间,四个省级新区相继“亮相”。
“热情高涨!”评价格局变化带来的发展变化,一位省级新区负责人如是说。
发展定力,也来自伴随外部形势变化而不断调整的发展策略。
一年来,四川陆续出台实施意见推动5G发展、开展全省产业园区“亩均论英雄”、印发“5+1”重点特色园区培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这些措施的目的很明确:破短板、扩路径。
“从数据上来看,差距缩小的势头已经十分明显。”熊建中说,以规上工业增速为例,在经历了1—2月明显落后于全国之后的阶段,今年3月,四川规上工业增速已基本与全国持平。而工业用电、铁路货运等经济发展先行指标预期向好。
看质量
高新技术产业较快增长 新动能发展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
“尽管今年一季度四川经济增速慢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有效支撑下,正加速推动经济驶入良性轨道。”省社科院研究员盛毅在一季度的各项数据中,读出了这样的潜在变化。
无人驾驶、手脉识别系统、感知检测融合和场景认知……此前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AI熊猫智能公交车,在今年3月4日跑上了湖北省襄阳市新开通的公交线路。
这辆熊猫公交车的制造者——深兰人工智能(四川)有限公司总经理苟华超介绍,作为“四川造”产品,车内的AI机器视觉比例高达70%以上。“将智能制造技术充分运用到生产场景和生活场景中,目前熊猫公交车已在天津、常州等多个城市运行。”苟华超说。
以数字化转型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这是今年以来川企为开拓新市场共同表现出的明显特征。
“今年一季度,高新技术产业保持了较快增长,其中新动能的发展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熊建中分析,今年前3月我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体高于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高新技术行业的投入高于工业投资,有效助推了工业利润的大幅增长,这也意味着生产动力的增强。
数据更加直观地体现了这种变化:今年一季度,我省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9%,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高6.4个百分点。以此为带动,今年1-2月我省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52.7亿元,同比增长66.9%,两年平均增长达到16.3%。
“虽然与全国相比,四川工业利润率增长还比较低,但与过去20%左右的增速相比,已经处于较高水平,这也增强了未来发展的信心。”熊建中补充道。
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的积极因素在不断增多。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最容易感知到的就是身边消费方式持续发生变化。从智能家居、扫地机器人等产品销量的猛增,到新能源汽车销售的持续火爆,再到今年一季度互联网商品零售额持续增长28.8%,新型消费的快速发展,也同步带动了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强力推动下,今年一季度四川在全球经济场上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来自成都国际铁路港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到3月,成都国际班列开行近1200列,同比增长45.9%,以多式联运为支撑,今年一季度四川外贸也实现了同比25.6%的持续增长,“四川造”不断走向全球。
补短板,四川还在区域经济中发力。今年1月,省统计局发布消息:继2007年成都经济总量首破3000亿元台阶后,四川迎来第二个3000亿元城市俱乐部成员,且去年全省分别新增2000亿元、1000亿元市(州)各一个。至此,我省经济总量超过千亿的市(州)数量达到16个。区域经济齐头并进发展的态势,在整个一季度得到延续。“今天上午我们正在核算相关数据,从相关指标来看区域协调性增强,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指数不断提高。”熊建中透露说。
赋予四川更大发展机遇的是,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全面发力,一大批重大基础项目陆续落地开工建设,双城经济圈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无疑为四川经济发展带来了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想象空间。
看民生
保就业措施落地逐步见效 人员、商品流动基本恢复正常
3月19日,蒲江县职业中专(技工)学校招生就业办公室邀请省内外七家企业走进学校进行宣讲,为该校2018级学生提供就业培训和实习机会。类似的就业培训,2020年全省累计开展上百万次。
就业是民生之本。2020年,我省稳就业保就业成效明显。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96.2万人,完成全省年度计划的113.2%。
面对疫情对就业带来的严峻挑战和压力,去年我省出台了缓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人社10条,建立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和重点企业用工常态化服务机制,多措并举保市场主体。
今年以来,保就业措施落地逐步见效,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持续好转。
家住乐山市沙湾区葫芦镇江村的张晓,是一名返乡创客,在疫情期间遇到了难题。近日,当地银行为其发放的一笔200万元纯信用贷款,让他忧虑已久的融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以张晓为代表的小微及农户融资难问题,正逐步得到缓解。
4月19日,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发布的2021年一季度四川金融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我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2.2%,金融机构发放普惠贷款的积极性持续增强。
随着企业经营状况的好转,居民收入也在逐步提高。
数据显示,一季度,四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01元,同比增长1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3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91元,双双实现快速增长。
居民“钱袋子”变鼓了,买买买的需求也逐步释放。
一季度四川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066元,同比增长12.9%,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8.8%,两年平均增长4.3%。
“今年以来,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人员、商品流动也基本恢复正常,消费需求正在释放,虽然还谈不上报复性消费,但已经处于恢复性消费阶段。”盛毅指出。 (记者 张彧希 陈碧红 田姣 文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