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违治水 让“高原明珠”更靓
整改后的泸沽湖。 曹正林 摄
虽然已从凉山州盐源县泸沽湖镇五支洛村村支书岗位上离任,李直之也没闲着,常在泸沽湖边做环保宣传。9月3日,他说:“党和政府这么重视、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我们义不容辞。”
近年来,凉山州全面落实中央、省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生态文明建设及环境保护的系列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有力有序推进泸沽湖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特别是2021年3月,生态环境部西南督察局跟踪督办问题反馈后,凉山州整合落实资金1.27亿元,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问题整改。
直面问题 多部门联合攻坚
今年初,生态环境部西南督察局向四川反馈川滇泸沽湖(四川片)泸沽湖保护条例及规划执行不到位、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置问题突出2个问题。
紧接着,生态环境厅向凉山州反馈泸沽湖草海自然保护区督察反馈的问题整改不力、岸线侵占问题突出、生活污水管网短板突出、面源污染等8个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凉山州对应问题,抓紧整改,彻底解决泸沽湖的生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
凉山州委州政府领导闻令而动。州主要领导分别多次深入泸沽湖现场办公,为整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会诊”“处方”。凉山州委书记段毅君提出要按照清单制管理要求,建好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督查清单“三张清单”,扎实推进各类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凉山州委副书记、州长苏嘎尔布提出要紧盯岸线侵占、管网建设、农村面源污染、水质监测不到位等重点问题,高质量、高标准推动问题整改。
力度层层传导。凉山州水利、生态环境、住建、农业农村、林草、自然资源等部门组成整改督导专班驻点督导。盐源县委县政府也迅速印发整改实施方案,成立污水管网建设、清理湖岸侵占、生态搬迁、农村面源污染等11个专项整改“攻坚组”,压实主体责任。
严格逗硬 确保违建“清零”
在李直之的印象中,泸沽湖类似的违规违建整改不止一次,“但这次是最严格、最逗硬、最彻底的一回”。
截至目前,四川泸沽湖已全面核查湖岸线39.5公里,标定埋设界桩133个,安装隔离网522米;取缔私挖乱建鱼塘1.8万平方米,恢复湖岸线5.8公里,保证了泸沽湖湖岸界限清晰。
整改后的湖岸线,采取设置花箱隔断、播撒三叶草、铺设人工沙滩等方式,进行生态修复,复绿面积2.47万平方米。侵占湖岸四川片的山南村布尔角、密洼、陈家湾码头,布树村扎俄洛码头,多舍村阿陆码头,木垮村女神湾码头已全部拆除,累计拆除2714.75平方米。至此,涉及侵占湖岸线的63个问题点全部完成整改。
此前,州摩泸局和盐源县在草海景区建设了6公里多长的观光走廊,其中2公里位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此次整改,对违规建设的观光廊道全部进行了拆除,摩梭人传统走婚桥两端涉及违法的建(构)筑物也全面清理整改。
不仅如此,凉山州林业和草原局还关停取缔了走婚桥北桥头草甸区村民私自新开发的旅游项目,对走婚桥北侧附近400余米涉及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的范围修建围栏进行了封闭管理。
守好红线 沿湖两县齐发力
随着泸沽湖旅游业的开发,一些餐饮、民宿宿建建建进了景区及自然保护区的“红线”内,生活污水等污染物直排入湖危害水体问题加剧。因此,凉山把生活污水治理作为整治首战。
近年来,泸沽湖先后实施污水收集管网项目14个,今年3月以来又进一步完善污水管网系统,基本实现镇、村、户全覆盖,将污水收集到日处理5000吨污水的母支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实现达标排放,从根本上解决沿湖2387家农户散排生活污水问题。对暂时管网覆盖不到的农户,采取玻钢隔碴池将污水收集后用吸污车定期清运至污水处理厂处理。
同时,凉山对在“红线”内居住的54户村民实施了生态搬迁,还累计完成842户农户积粪池、1656家农户畜圈、积粪池盖瓦等修建工作,解决面源污染。
一湖串两省,保护齐发力。7月29日,盐源-宁蒗两县召开共同保护治理泸沽湖县级联席会,探讨共同保护治理泸沽湖的具体方法、措施。
记者了解到,以川滇两省湖长制工作为引领,两地已联合出台《川滇泸沽湖保护管理公约》,建立两地合作协同机制,健全联席会议、协调联动、联合执法检查三项工作制度,携手开展保护治理工作。 (记者 何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