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包建华介绍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目的和意义

  • 2019年02月01日 12时00分
  • 来源: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网站
  • 【字体:
  • [主持人]:上世纪60年代,自四川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四川已陆续建立起以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46个。通过各方面不懈努力,大熊猫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显示,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为1864只、栖息地面积258万公顷,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大熊猫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的受威胁程度由“濒危”降为“易危”。既然大熊猫保护如此成功,我们为什么不沿用现有的保护模式,还要建立国家公园呢?请您介绍一下。

    [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包建华]:好的,正如主持人所说,大熊猫保护取得了显著成就,但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当前大熊猫保护工作,仍然面临“四大困境”。我们从空间来看,栖息地退缩破碎严重。大熊猫曾广泛分布于黄河、长江、珠江流域一级东南亚部分地区,由于历史上人为活动加剧和特大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栖息地明显碎片化,生存环境大量丧失。川陕甘三省的秦岭、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以及凉山六大山系,是现今大熊猫在地球上的最后避难所,其中四川野生大熊猫占全国总数74.4%。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栖息地萎缩和碎片化,直接导致了大熊猫种群的孤立和基因交流的阻断。现在全国目前已知的1864只野生大熊猫,被分割为33个孤立种群,其中有18个个体数量少于10只的种群具有高度灭绝风险,四川涉及到22个孤立种群、10个高灭绝风险种群。这个是从空间来看。

    [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包建华]:从时间来看,保护与发展协调困难。在古代,大熊猫曾被视为神兽、神药,当作猎物不断遭受残杀。上世纪60-70年代开始,我省进行严格保护,使猎杀得到遏制。但是,我省大熊猫栖息地位于盆周山区,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相对较低,现有生产生活方式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较高,靠山吃山与生态保护这个矛盾加剧凸显。同时,大熊猫栖息地位于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过渡地带,是全球地形地貌最为复杂、气候垂直分带最为明显的地区之一,再加上地震、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频发,仅仅过去十年就先后发生了汶川、芦山、九寨沟三次特大地震,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任务也非常艰巨。

    [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包建华]:从管理来看,保护地机构分散重叠。1963年,我省在卧龙建立起全国首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开启了抢救性保护历程。此后,我国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保护大熊猫,先后建立67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其中四川46个),实现了野生和圈养大熊猫种群的壮大,创造了人类保护野生动物的杰出成就。但是,大熊猫栖息地内部各类保护地按照生态要素类型和行政区划边界划定,土地及相关自然资源产权不清晰、权责不清等体制问题较为突出,保护管理机构政出多门、设置分散,规划范围交叉重叠、多头管理,严重制约了大熊猫保护管理水平的提升。

    [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包建华]:最后从科技来看,科研支撑和服务能力不够。科学研究是引领大熊猫永续保护的关键支撑。大熊猫是从800万年前的中新世晚期走来的孑遗物种,是生物进化史上的奇迹,对古生物学、生态学、遗传学、应用技术科学等诸多领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过去,我国持续加强大熊猫人工饲养繁育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也攻克了圈养大熊猫繁育发情难、受孕难、育幼难等“三难”问题,在大熊猫野化放归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对于野外大熊猫生态学、行为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专业、高端的研究机构和人才作为科技支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打造大熊猫保护的升级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借鉴国际经验和国内实践,中央决定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这也是符合和顺应了生态文明的需要。

    责任编辑: 刘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包建华介绍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目的和意义

  • 2019年02月01日 12时00分
  • 来源: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网站
  • [主持人]:上世纪60年代,自四川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四川已陆续建立起以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46个。通过各方面不懈努力,大熊猫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显示,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为1864只、栖息地面积258万公顷,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大熊猫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的受威胁程度由“濒危”降为“易危”。既然大熊猫保护如此成功,我们为什么不沿用现有的保护模式,还要建立国家公园呢?请您介绍一下。

    [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包建华]:好的,正如主持人所说,大熊猫保护取得了显著成就,但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当前大熊猫保护工作,仍然面临“四大困境”。我们从空间来看,栖息地退缩破碎严重。大熊猫曾广泛分布于黄河、长江、珠江流域一级东南亚部分地区,由于历史上人为活动加剧和特大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栖息地明显碎片化,生存环境大量丧失。川陕甘三省的秦岭、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以及凉山六大山系,是现今大熊猫在地球上的最后避难所,其中四川野生大熊猫占全国总数74.4%。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栖息地萎缩和碎片化,直接导致了大熊猫种群的孤立和基因交流的阻断。现在全国目前已知的1864只野生大熊猫,被分割为33个孤立种群,其中有18个个体数量少于10只的种群具有高度灭绝风险,四川涉及到22个孤立种群、10个高灭绝风险种群。这个是从空间来看。

    [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包建华]:从时间来看,保护与发展协调困难。在古代,大熊猫曾被视为神兽、神药,当作猎物不断遭受残杀。上世纪60-70年代开始,我省进行严格保护,使猎杀得到遏制。但是,我省大熊猫栖息地位于盆周山区,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相对较低,现有生产生活方式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较高,靠山吃山与生态保护这个矛盾加剧凸显。同时,大熊猫栖息地位于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过渡地带,是全球地形地貌最为复杂、气候垂直分带最为明显的地区之一,再加上地震、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频发,仅仅过去十年就先后发生了汶川、芦山、九寨沟三次特大地震,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任务也非常艰巨。

    [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包建华]:从管理来看,保护地机构分散重叠。1963年,我省在卧龙建立起全国首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开启了抢救性保护历程。此后,我国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保护大熊猫,先后建立67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其中四川46个),实现了野生和圈养大熊猫种群的壮大,创造了人类保护野生动物的杰出成就。但是,大熊猫栖息地内部各类保护地按照生态要素类型和行政区划边界划定,土地及相关自然资源产权不清晰、权责不清等体制问题较为突出,保护管理机构政出多门、设置分散,规划范围交叉重叠、多头管理,严重制约了大熊猫保护管理水平的提升。

    [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包建华]:最后从科技来看,科研支撑和服务能力不够。科学研究是引领大熊猫永续保护的关键支撑。大熊猫是从800万年前的中新世晚期走来的孑遗物种,是生物进化史上的奇迹,对古生物学、生态学、遗传学、应用技术科学等诸多领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过去,我国持续加强大熊猫人工饲养繁育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也攻克了圈养大熊猫繁育发情难、受孕难、育幼难等“三难”问题,在大熊猫野化放归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对于野外大熊猫生态学、行为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专业、高端的研究机构和人才作为科技支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打造大熊猫保护的升级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借鉴国际经验和国内实践,中央决定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这也是符合和顺应了生态文明的需要。

    责任编辑: 刘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