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达州市大力实施教育精准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 2019年09月29日 10时46分
  • 来源: 达州市府
  • 【字体:
  • 近年来,达州市充分发挥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持续性作用,大力实施教育精准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取得明显成效。

    压实控辍保学责任适龄儿童全部入学

    开江县压实控辍保学“双线三包”主体责任,建立“乡镇班子成员包片、中层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县教科局班子成员包片、局机关干部及校长包校、班主任包班”的“双线三包”目标责任制,通过重点走访“双困生”“后进生”,电话联系在外学生,比对学籍系统、户籍系统、国扶系统,确保义务教育适龄儿童无一人失学、辍学。

    渠县建立“教科局—中心校—村小”和“校长—中层干部—班主任—教师”的控辍网络,通过相互协作,齐抓共管,确保就学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近年来,达州市全面落实县级政府主体责任,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乡镇和村社直接责任,学校管理责任,家长法定监护人责任,确保了适龄儿童少年顺利接受义务教育。

    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爱心服务活动,通过建立城区志愿者家庭与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结对帮扶机制,因需施助。“结对”路上,志愿者中既有背着娃娃去结对的“爱心妈妈”,也有把贫困学生领回家的“爱心爸爸”。通过开展“红领巾牵手行”“红领巾去游学”等活动,让城乡孩子“手拉手、一起走”。开展特殊学生关爱行动,通过建立特殊儿童信息管理平台,针对特殊儿童少年,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让每一个特殊学生有学上、上好学。

    推进乡村学校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为实现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也有好学校上的梦想,近年来,达州市严格对照教育扶贫“乡乡有标准中心校”要求,通过实施“三大工程”,加快推进乡镇标准化中心校建设。

    实施均衡发展工程,促进乡村学校提档升级。我市抢抓国家“全面改薄”、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等契机,按照一校一方案、一点一对策,加快乡村学校建设,实现了办学条件城乡均衡、校际均衡。全市新增校舍64.31万平方米、运动场64.54万平方米。

    实施绿色通道工程,大幅缩短学校建设周期。达州市坚持农村学校“财政资金优先保障、项目实施优先安排”两大原则,将标准化中心校建设纳入项目建设储备库,建立了“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学校规划、设计和施工。

    实施标准建设工程,大力提升农村学校信息化水平。我市立足城乡孩子“使用同样的教育设施、享受同样的教学质量”,主动争取中央、省级补助资金,统筹规划市、县两级资金,加快推进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三通两平台”。截至目前,投入资金16.15亿元用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全市建设377所标准中心校,370所学校达标。

    落实教育资助政策因贫失学销声匿迹

    渠县实行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减免“教辅资料费”、免交“保险费”、免费发放“春秋校服各一套”的新“三免”政策,通过“爱心企业捐助一点、教育主体资助一点、社会人士捐赠一点”的创新举措,募集资金近300万元,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全免费教育。

    近年来,达州市始终坚持把落实学生资助政策与传递社会温暖相结合,绝不让一个家庭因学致贫、一个孩子因贫失学。

    学生资助政策实现了“全覆盖”。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三免一补”,减免普通高中、中职教育阶段困难学生学杂费和给予国家助学金补助,对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费补助,完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堂等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改善学生营养午餐。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资助中职学生和大学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费和生活特别资助3.2762万人次,发放各类资助资金6259.4万元,办理贫困家庭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6.7万人次52224.12万元。

    用好用活教育扶贫救助基金,解决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在享受现有普惠性教育资助政策之后,仍面临的与就学直接相关的特殊困难。全市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初始规模1572.85万元,中途财政补充及募捐2200多万元。2016年以来,已累计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36192人发放教育救助金2700多万元,基金使用率达72.7%。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达州市大力实施教育精准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 2019年09月29日 10时46分
  • 来源: 达州市府
  • 近年来,达州市充分发挥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持续性作用,大力实施教育精准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取得明显成效。

    压实控辍保学责任适龄儿童全部入学

    开江县压实控辍保学“双线三包”主体责任,建立“乡镇班子成员包片、中层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县教科局班子成员包片、局机关干部及校长包校、班主任包班”的“双线三包”目标责任制,通过重点走访“双困生”“后进生”,电话联系在外学生,比对学籍系统、户籍系统、国扶系统,确保义务教育适龄儿童无一人失学、辍学。

    渠县建立“教科局—中心校—村小”和“校长—中层干部—班主任—教师”的控辍网络,通过相互协作,齐抓共管,确保就学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近年来,达州市全面落实县级政府主体责任,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乡镇和村社直接责任,学校管理责任,家长法定监护人责任,确保了适龄儿童少年顺利接受义务教育。

    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爱心服务活动,通过建立城区志愿者家庭与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结对帮扶机制,因需施助。“结对”路上,志愿者中既有背着娃娃去结对的“爱心妈妈”,也有把贫困学生领回家的“爱心爸爸”。通过开展“红领巾牵手行”“红领巾去游学”等活动,让城乡孩子“手拉手、一起走”。开展特殊学生关爱行动,通过建立特殊儿童信息管理平台,针对特殊儿童少年,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让每一个特殊学生有学上、上好学。

    推进乡村学校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为实现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也有好学校上的梦想,近年来,达州市严格对照教育扶贫“乡乡有标准中心校”要求,通过实施“三大工程”,加快推进乡镇标准化中心校建设。

    实施均衡发展工程,促进乡村学校提档升级。我市抢抓国家“全面改薄”、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等契机,按照一校一方案、一点一对策,加快乡村学校建设,实现了办学条件城乡均衡、校际均衡。全市新增校舍64.31万平方米、运动场64.54万平方米。

    实施绿色通道工程,大幅缩短学校建设周期。达州市坚持农村学校“财政资金优先保障、项目实施优先安排”两大原则,将标准化中心校建设纳入项目建设储备库,建立了“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学校规划、设计和施工。

    实施标准建设工程,大力提升农村学校信息化水平。我市立足城乡孩子“使用同样的教育设施、享受同样的教学质量”,主动争取中央、省级补助资金,统筹规划市、县两级资金,加快推进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三通两平台”。截至目前,投入资金16.15亿元用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全市建设377所标准中心校,370所学校达标。

    落实教育资助政策因贫失学销声匿迹

    渠县实行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减免“教辅资料费”、免交“保险费”、免费发放“春秋校服各一套”的新“三免”政策,通过“爱心企业捐助一点、教育主体资助一点、社会人士捐赠一点”的创新举措,募集资金近300万元,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全免费教育。

    近年来,达州市始终坚持把落实学生资助政策与传递社会温暖相结合,绝不让一个家庭因学致贫、一个孩子因贫失学。

    学生资助政策实现了“全覆盖”。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三免一补”,减免普通高中、中职教育阶段困难学生学杂费和给予国家助学金补助,对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费补助,完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堂等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改善学生营养午餐。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资助中职学生和大学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费和生活特别资助3.2762万人次,发放各类资助资金6259.4万元,办理贫困家庭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6.7万人次52224.12万元。

    用好用活教育扶贫救助基金,解决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在享受现有普惠性教育资助政策之后,仍面临的与就学直接相关的特殊困难。全市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初始规模1572.85万元,中途财政补充及募捐2200多万元。2016年以来,已累计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36192人发放教育救助金2700多万元,基金使用率达72.7%。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