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区同建”实行8年,巴中城乡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
从“同建”到“相融”城乡格局再刷新

  • 2023年04月17日 08时14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现在留在村里做做手工也能挣钱养家,不用再外出打工了。”4月7日,在巴中市巴州区化成镇赵家湾村的东西部协作来料加工基地,数十名工人在座位上精心编织中国结,这些产品将被送至义乌,销往全国乃至海外。

    基地的建立,离不开巴中“三区同建”政策的支持。2016年,巴中市委市政府因时因势提出“三区同建”,即在城市实行产业园区、旅游景区、城市新区“三区同建”,在农村实行产业园区、田园景区、新型社区“三区同建”,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路。

    经历了几年的沉淀与实践,巴中“三区同建”工作逐渐显现成效,各村(社区)都有了崭新的面貌。

    新形势下,“三区同建”如何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日,巴中召开全市“三区同建”暨一季度重点项目现场推进会,现场走访全市“三区同建”示范园区,总结经验,相互借鉴,探索新方向、新路径。

    建园区载体

    农业产业化发展,做足“土特产”文章

    4月7日,恩阳区芦笋现代农业园区,连片的芦笋种植大棚让人眼前一亮,每个大棚外,立有展示牌介绍种植芦笋品种、成熟时间等信息。在园区芦笋产品陈列室中,各种加工商品琳琅满目,有芦笋馅儿的包子、芦笋挂面、芦笋酒、芦笋豆干等。

    “区上会派科技特派员对园区内的芦笋种植提出建议,包括新品种选育流程、选育关键技术、加工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等关键环节。”园区负责人李镕江表示,依托科技赋能,芦笋产业得以迅速发展。2021年底,恩阳区芦笋现代农业园区还入选了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定名单。

    得益于秦巴山区的地理条件,巴中拥有芦笋、枳壳、银耳、茶叶等众多本土特色农产品,如何让农产品走出大山、流向更大的市场?按照以工促农、因地制宜的思路,巴中各县(区)坚持产业链条同构,以产业园区为核心载体,做足“土特产”文章,走上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建立芦笋农业园区,让芦笋种植规模化,是巴中市恩阳区做出的探索。而巴中市巴州区朱垭村则依托枳壳产业园,建成以枳壳为主导品种的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1.8万亩,解决群众增收问题。

    在通江银耳(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以通江银耳、羊肚菌为主导产业,采用“稻+菌”轮作模式,让多家省级龙头企业、省级及以上示范合作社等产业载体汇集,预计2023年园区综合产值32亿元。

    “我们还出台了《巴中市现代农业园区总体规划》,递进培育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或核心示范区,解决群众可持续增收问题。”巴中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促农旅融合

    以全域旅游视角,谋划乡村振兴发展

    “过去村里群众收入只有靠种地,来源单一,年轻人大多选择了外出打工。”南江县赤溪镇西厢村党支部书记张培军告诉记者,自己刚来村里工作的时候,甚至路都没通。“三区同建”中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在“农村实行田园景区建设”的意见,让西厢村找到发展的方向。

    西厢村依托自身古树、古牌坊、古石、古桥、古井5大资源,形成以“北部生态河谷体验区、中部欢乐田园漫游区、南部休闲农业观光区”三大板块为主体的农旅观光景区。目前,村里修建的星空民宿已是“一房难求”,一跃成为“网红村”,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未来我们还将在这里发展研学项目。”张培军指着一大块田地说,村里计划将100余亩田地用于南江县中小学劳动实践课堂,300余亩田地用于认购种植,向市民开放。

    西厢村是巴中通过“三区同建”助推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缩影。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巴中以全域旅游视角谋划乡村振兴发展,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中巧妙融入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丰富农耕体验、生态采摘等业态,推动融合发展,把产业园区打造成为田园景区,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截至目前,巴中累计建成巴山田园综合体85个,创建以乡村旅游为核心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10个。

    “接下来,我们将用好本地资源,丰富发展业态,打造生态康养、药旅融合‘秦巴生态康养带’,形成以短途游、近郊游、亲子游为主的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巴中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说。

    树文明新风

    宜居与文明相融,绘出百姓幸福生活

    4月10日,在巴州区化成镇赵家湾村,十余名老年人正在日间照料中心看书写字,隔壁房间里,七八名小朋友正在拼搭积木。赵家湾村是化成水库移民重点安置村,社区管理在过去一直是困扰当地的一大难题。

    “三区同建”中,构建新型社区、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机构成为村里工作的重点。“我们开展‘美丽村庄’清洁行动,整村推进‘厕所革命’,并修建了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日间照料中心、文化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化成镇党委书记周理君表示,如今民房变民宿、庭院变花园,村民们的日子过得也更舒坦了。

    新风也吹到了平昌县金宝街道。该街道办事处主任张堋介绍,金宝街道以文化传承和文明养成为引领,完善新型社区治理机制,实施“网格管理”,推行“党支部+村民说事会”,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其中,组建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6个、建成村民文体活动中心2个、村史馆1处,村文化广播室和村民图书馆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站3个、法治普法宣传教育基地1处。

    巴中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坚持城乡规划同步,推进路水电气信“五网”互联互通,推动文化活动中心、体育健身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片区农民集中居住,助推巴中“三区同建”经验走向全省全国。(记者 陈秋吉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三区同建”实行8年,巴中城乡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
    从“同建”到“相融”城乡格局再刷新

  • 2023年04月17日 08时14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现在留在村里做做手工也能挣钱养家,不用再外出打工了。”4月7日,在巴中市巴州区化成镇赵家湾村的东西部协作来料加工基地,数十名工人在座位上精心编织中国结,这些产品将被送至义乌,销往全国乃至海外。

    基地的建立,离不开巴中“三区同建”政策的支持。2016年,巴中市委市政府因时因势提出“三区同建”,即在城市实行产业园区、旅游景区、城市新区“三区同建”,在农村实行产业园区、田园景区、新型社区“三区同建”,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路。

    经历了几年的沉淀与实践,巴中“三区同建”工作逐渐显现成效,各村(社区)都有了崭新的面貌。

    新形势下,“三区同建”如何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日,巴中召开全市“三区同建”暨一季度重点项目现场推进会,现场走访全市“三区同建”示范园区,总结经验,相互借鉴,探索新方向、新路径。

    建园区载体

    农业产业化发展,做足“土特产”文章

    4月7日,恩阳区芦笋现代农业园区,连片的芦笋种植大棚让人眼前一亮,每个大棚外,立有展示牌介绍种植芦笋品种、成熟时间等信息。在园区芦笋产品陈列室中,各种加工商品琳琅满目,有芦笋馅儿的包子、芦笋挂面、芦笋酒、芦笋豆干等。

    “区上会派科技特派员对园区内的芦笋种植提出建议,包括新品种选育流程、选育关键技术、加工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等关键环节。”园区负责人李镕江表示,依托科技赋能,芦笋产业得以迅速发展。2021年底,恩阳区芦笋现代农业园区还入选了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定名单。

    得益于秦巴山区的地理条件,巴中拥有芦笋、枳壳、银耳、茶叶等众多本土特色农产品,如何让农产品走出大山、流向更大的市场?按照以工促农、因地制宜的思路,巴中各县(区)坚持产业链条同构,以产业园区为核心载体,做足“土特产”文章,走上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建立芦笋农业园区,让芦笋种植规模化,是巴中市恩阳区做出的探索。而巴中市巴州区朱垭村则依托枳壳产业园,建成以枳壳为主导品种的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1.8万亩,解决群众增收问题。

    在通江银耳(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以通江银耳、羊肚菌为主导产业,采用“稻+菌”轮作模式,让多家省级龙头企业、省级及以上示范合作社等产业载体汇集,预计2023年园区综合产值32亿元。

    “我们还出台了《巴中市现代农业园区总体规划》,递进培育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或核心示范区,解决群众可持续增收问题。”巴中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促农旅融合

    以全域旅游视角,谋划乡村振兴发展

    “过去村里群众收入只有靠种地,来源单一,年轻人大多选择了外出打工。”南江县赤溪镇西厢村党支部书记张培军告诉记者,自己刚来村里工作的时候,甚至路都没通。“三区同建”中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在“农村实行田园景区建设”的意见,让西厢村找到发展的方向。

    西厢村依托自身古树、古牌坊、古石、古桥、古井5大资源,形成以“北部生态河谷体验区、中部欢乐田园漫游区、南部休闲农业观光区”三大板块为主体的农旅观光景区。目前,村里修建的星空民宿已是“一房难求”,一跃成为“网红村”,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未来我们还将在这里发展研学项目。”张培军指着一大块田地说,村里计划将100余亩田地用于南江县中小学劳动实践课堂,300余亩田地用于认购种植,向市民开放。

    西厢村是巴中通过“三区同建”助推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缩影。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巴中以全域旅游视角谋划乡村振兴发展,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中巧妙融入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丰富农耕体验、生态采摘等业态,推动融合发展,把产业园区打造成为田园景区,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截至目前,巴中累计建成巴山田园综合体85个,创建以乡村旅游为核心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10个。

    “接下来,我们将用好本地资源,丰富发展业态,打造生态康养、药旅融合‘秦巴生态康养带’,形成以短途游、近郊游、亲子游为主的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巴中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说。

    树文明新风

    宜居与文明相融,绘出百姓幸福生活

    4月10日,在巴州区化成镇赵家湾村,十余名老年人正在日间照料中心看书写字,隔壁房间里,七八名小朋友正在拼搭积木。赵家湾村是化成水库移民重点安置村,社区管理在过去一直是困扰当地的一大难题。

    “三区同建”中,构建新型社区、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机构成为村里工作的重点。“我们开展‘美丽村庄’清洁行动,整村推进‘厕所革命’,并修建了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日间照料中心、文化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化成镇党委书记周理君表示,如今民房变民宿、庭院变花园,村民们的日子过得也更舒坦了。

    新风也吹到了平昌县金宝街道。该街道办事处主任张堋介绍,金宝街道以文化传承和文明养成为引领,完善新型社区治理机制,实施“网格管理”,推行“党支部+村民说事会”,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其中,组建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6个、建成村民文体活动中心2个、村史馆1处,村文化广播室和村民图书馆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站3个、法治普法宣传教育基地1处。

    巴中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坚持城乡规划同步,推进路水电气信“五网”互联互通,推动文化活动中心、体育健身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片区农民集中居住,助推巴中“三区同建”经验走向全省全国。(记者 陈秋吉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