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农”墨重彩 绘出蜀乡新画卷——我省“十二五”农业农村工作回顾

  • 2016年01月20日 07时3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1月4日,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传出消息:2015年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望首次突破1万元大关。

      一路上扬,全省农民人均收入增幅连续5年保持高于城镇居民和全国农民收入增幅水平。5年间,尽管面临经济下行压力、遭遇芦山强烈地震等,全省始终保持农业生机盎然、农村风光无限、农民持续增收的良好态势。这背后,是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位置,锲而不舍转方式,深化改革求突破,建设新村谋巨变。

      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 特色效益农业筑牢“四川基石”

      2015年,全省粮食有望再次超额完成全年5亿斤的增产任务。

      粮稳天下安。5年间,粮食产量增长7.5%,油菜籽14年连续增产并创历史新高。稳粮,也就稳住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底盘”。

      这5年,颜泽文很忙。2013年,他牵头27家茶企组建川茶集团,抱团打造“天府龙芽”品牌;2014年,赶赴俄罗斯签下1.5亿元大单,成立川茶品牌促进会;2015年,带领川茶亮相米兰世博会……

      作为川茶集团的董事长,他见证了这5年川茶的跨越发展——

      2014年,省政府一号文件首次聚焦川茶转型突破。2015年以省政府名义召开的首个现场会再次瞄准川茶,确定“天府龙芽”大区域品牌,省财政拨付3000万元财政资金专项打造。5年间,建大基地、组大集团、创大品牌、闯大市场,川茶面积、产量、产值坐稳全国前三甲。

      川茶的谋变,浓缩了四川农业转方式、调结构、铸品牌的坚实轨迹。

      5年间,川菜、川果、川菌、川药等特色效益农业集群式崛起,2015年经济作物总产值达1688亿元,渔业经济总产值达340亿元,生猪则继续坐稳第一大省“交椅”。全省“三品一标”总数达5136个,为西部第一,守住蜀乡“舌尖上安全”。

      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几天前,省农业厅发布的数据显示,四川休闲农业以产业基地“景区化”和休闲农庄为转型“双翅”,收入首破千亿元,成为助农增收新增长极。沿着“一带一路”,四川农业全产业链漂洋过海落地生根,设在亚非欧的三大园区,填补了四川境外农业合作园的空白。

      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突破 铸就敢为人先的“四川动力”

      2015年12月31日,广元市利州区工农镇小岩村村民喜收新年大礼——集体资产股权证。在村支书谭德恩眼里,这5年最大的变化是“本本”多了,一地一房,一树一堰塘,足足七八个证攥在手里。

      5年突破,四川田野谋变,从确定主攻方向到“七个更大突破”,再到着力五大领域改革,主线更明、力度更强。

      省委一号文件曾以“多权同确”这一创新举措,领先全国。如今,作为全国首批整省推进的省份,全省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已完成75%,进度居全国前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正“回头看”,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明细比82.3%,成都、巴中等地还向业主颁发土地经营权证。全省10县启动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试点。

      确权为基础,四川瞄准主攻方向,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一手抓土地流转,一手抓新型农业主体培育。

      冬种小麦、夏栽水稻,还有千余亩西瓜和订单泡菜,趁难得的冬闲,乐山首个种植业家庭农场主刘海兵作盘点:3000亩“海滨农场”一年耕耘,换来60多万元的纯收入。

      目前,全省已有45万户规模养殖户、5.2万家农民合作社、1.7万个家庭农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四川种田新“力量”,共流转耕地1547万亩,土地流转率增至27.7%,崇州“农业共营制”等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在全省遍地开花。

      2015年,全省农村改革全面提速。3月,全省不动产统一登记“第一证”在泸县颁出;9月,郫县唐昌镇战旗村一块13.447亩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落下入市“第一槌”;全国第二轮农村改革试验区有序推进;30个县试点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全省19市、70县同时发力,多层次、功能齐的农村改革体系初步形成,“农字头”改革已成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部分事项走在全国前列。

      以新村建设为抓手 夯实家园升级的“四川载体”

      “新村建设,东部看浙江,西部可看四川。”2015年11月19日,在成都启幕的首届中国美丽乡村论坛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朱启臻说。

      让朱启臻点赞的,正是遍布蜀乡的幸福美丽新村。2013年,省委部署建设幸福美丽新村,作为“四川造”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更作为蜀乡新村升级版,“业兴、家富、人和、村美”成为新内涵。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行动方案明确首要任务:扶贫解困。2015年11月,雷波县渡口乡鹿角湾村90户彝族老乡头一回在彝家新寨里过彝族年。村支书谭培森没想到,新寨首先在这个极贫村实施。省委农工委负责人指出,我省把解决贫困户住房问题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住上好房子”成为扶贫解困目标之首。

      巴中市巴州区花溪乡新庙村贫困户李自秋进城跟子女生活,腾出住了大半年的农村廉租房,村上正在评议换谁住。在新庙的144套巴山新居中,预留13套廉租房,仅以每月40元租给贫困户。让贫困户住有所居,农村廉租房这项创新举措,已在全省推开。

      不仅聚焦贫困户。今年初,我省决定,在乌蒙山区3市9个连片扶贫攻坚重点县实施“乌蒙新村”建设,至此,“三大板块”扩容至“四大板块”,与“四大片区”对应。从巴山新居到乌蒙新村,从彝家新寨到藏区新居,新村区域品牌不断叫响。

      2015年,全省建成幸福美丽新村5123个,累计达9199个,占全省行政村总数19.2%。(记者 李淼)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农”墨重彩 绘出蜀乡新画卷——我省“十二五”农业农村工作回顾

  • 2016年01月20日 07时3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1月4日,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传出消息:2015年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望首次突破1万元大关。

      一路上扬,全省农民人均收入增幅连续5年保持高于城镇居民和全国农民收入增幅水平。5年间,尽管面临经济下行压力、遭遇芦山强烈地震等,全省始终保持农业生机盎然、农村风光无限、农民持续增收的良好态势。这背后,是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位置,锲而不舍转方式,深化改革求突破,建设新村谋巨变。

      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 特色效益农业筑牢“四川基石”

      2015年,全省粮食有望再次超额完成全年5亿斤的增产任务。

      粮稳天下安。5年间,粮食产量增长7.5%,油菜籽14年连续增产并创历史新高。稳粮,也就稳住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底盘”。

      这5年,颜泽文很忙。2013年,他牵头27家茶企组建川茶集团,抱团打造“天府龙芽”品牌;2014年,赶赴俄罗斯签下1.5亿元大单,成立川茶品牌促进会;2015年,带领川茶亮相米兰世博会……

      作为川茶集团的董事长,他见证了这5年川茶的跨越发展——

      2014年,省政府一号文件首次聚焦川茶转型突破。2015年以省政府名义召开的首个现场会再次瞄准川茶,确定“天府龙芽”大区域品牌,省财政拨付3000万元财政资金专项打造。5年间,建大基地、组大集团、创大品牌、闯大市场,川茶面积、产量、产值坐稳全国前三甲。

      川茶的谋变,浓缩了四川农业转方式、调结构、铸品牌的坚实轨迹。

      5年间,川菜、川果、川菌、川药等特色效益农业集群式崛起,2015年经济作物总产值达1688亿元,渔业经济总产值达340亿元,生猪则继续坐稳第一大省“交椅”。全省“三品一标”总数达5136个,为西部第一,守住蜀乡“舌尖上安全”。

      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几天前,省农业厅发布的数据显示,四川休闲农业以产业基地“景区化”和休闲农庄为转型“双翅”,收入首破千亿元,成为助农增收新增长极。沿着“一带一路”,四川农业全产业链漂洋过海落地生根,设在亚非欧的三大园区,填补了四川境外农业合作园的空白。

      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突破 铸就敢为人先的“四川动力”

      2015年12月31日,广元市利州区工农镇小岩村村民喜收新年大礼——集体资产股权证。在村支书谭德恩眼里,这5年最大的变化是“本本”多了,一地一房,一树一堰塘,足足七八个证攥在手里。

      5年突破,四川田野谋变,从确定主攻方向到“七个更大突破”,再到着力五大领域改革,主线更明、力度更强。

      省委一号文件曾以“多权同确”这一创新举措,领先全国。如今,作为全国首批整省推进的省份,全省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已完成75%,进度居全国前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正“回头看”,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明细比82.3%,成都、巴中等地还向业主颁发土地经营权证。全省10县启动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试点。

      确权为基础,四川瞄准主攻方向,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一手抓土地流转,一手抓新型农业主体培育。

      冬种小麦、夏栽水稻,还有千余亩西瓜和订单泡菜,趁难得的冬闲,乐山首个种植业家庭农场主刘海兵作盘点:3000亩“海滨农场”一年耕耘,换来60多万元的纯收入。

      目前,全省已有45万户规模养殖户、5.2万家农民合作社、1.7万个家庭农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四川种田新“力量”,共流转耕地1547万亩,土地流转率增至27.7%,崇州“农业共营制”等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在全省遍地开花。

      2015年,全省农村改革全面提速。3月,全省不动产统一登记“第一证”在泸县颁出;9月,郫县唐昌镇战旗村一块13.447亩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落下入市“第一槌”;全国第二轮农村改革试验区有序推进;30个县试点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全省19市、70县同时发力,多层次、功能齐的农村改革体系初步形成,“农字头”改革已成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部分事项走在全国前列。

      以新村建设为抓手 夯实家园升级的“四川载体”

      “新村建设,东部看浙江,西部可看四川。”2015年11月19日,在成都启幕的首届中国美丽乡村论坛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朱启臻说。

      让朱启臻点赞的,正是遍布蜀乡的幸福美丽新村。2013年,省委部署建设幸福美丽新村,作为“四川造”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更作为蜀乡新村升级版,“业兴、家富、人和、村美”成为新内涵。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行动方案明确首要任务:扶贫解困。2015年11月,雷波县渡口乡鹿角湾村90户彝族老乡头一回在彝家新寨里过彝族年。村支书谭培森没想到,新寨首先在这个极贫村实施。省委农工委负责人指出,我省把解决贫困户住房问题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住上好房子”成为扶贫解困目标之首。

      巴中市巴州区花溪乡新庙村贫困户李自秋进城跟子女生活,腾出住了大半年的农村廉租房,村上正在评议换谁住。在新庙的144套巴山新居中,预留13套廉租房,仅以每月40元租给贫困户。让贫困户住有所居,农村廉租房这项创新举措,已在全省推开。

      不仅聚焦贫困户。今年初,我省决定,在乌蒙山区3市9个连片扶贫攻坚重点县实施“乌蒙新村”建设,至此,“三大板块”扩容至“四大板块”,与“四大片区”对应。从巴山新居到乌蒙新村,从彝家新寨到藏区新居,新村区域品牌不断叫响。

      2015年,全省建成幸福美丽新村5123个,累计达9199个,占全省行政村总数19.2%。(记者 李淼)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