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量身定制”
四川全力探索“一老一小”服务体系
四川全力探索“一老一小”服务体系
10月15日,全国“一老一小”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泸州举行。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四川是人口大省,2023年年末全省常住人口8368.0万人,居全国第五位。60周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1816.4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总数21.7%,老龄化率居全国第三位。截至2023年底,全省3岁以下婴幼儿163.7万人,即将进入“超少子化”阶段。全省人口面临深层次、结构性矛盾。推进“一老一小”相关工作四川有何探索?
围绕“专精特新”制定政策举措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四川围绕“专精特新”做文章,制定诸多政策举措。
突出“专”字,四川聚焦“一老一小”服务短板,制定省“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人口发展中长期规划等文件,主动把成熟的经验做法上升到立法高度。
“精”则体现在四川明确要精打细算、把钱花在刀刃上。以服务老人为例,针对80岁以下老年人,强化社区居家养老功能,积极探索城市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新模式;针对80岁以上老年人大力推进医养结合,鼓励组建医疗养老联合体。
“特”则是指四川主动探索制定地方标准,出台失能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修订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将儿童和老年人健康管理等服务纳入保障范围。
围绕“新”字,四川瞄准发展“一老一小”产业是适应人口变化趋势,打开内需新空间的有效路径。
结合实际“量身定制”诸多行动
除了围绕“专精特新”做文章进行省级层面的探索,省内各地也结合实际“量身定制”诸多行动。
作为全国首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自贡市在全省率先探索老年助餐、老年赛事服务模式,启动建设养老社区,老年用品市场服务新场景。攀枝花在全国率先制定9项医养结合地方标准,建成“医疗机构+养老服务”“康养机构+嵌入医疗”等5种医养结合模式。泸州市则以“长乐泸州”养老模式、“1573”普惠托育模式为抓手,推动“一老一小”事业高质量发展。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四川将精准对接“一老一小”服务多元化需求,完善资源规划布局,推动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工程等“五大重点工程”为抓手,全力探索“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四川路径。(记者 赵荣昌 泸州观察 郭荞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