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狂欢 非遗节更国际更闪亮
闭幕演出中的藏族舞蹈《高原之舟》
6月23日晚,第四届成都国际非遗节闭幕演出现场。
6月23日,第四届非遗节落下帷幕。持续9天的节会中,近300场各类非遗展示、展演、展销及文化交流活动,荟萃了1000余项各类非遗项目,500多名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慕名而至,百姓享受了一道丰盛的文化盛宴。
国际化:
全球非遗在这里互动
6月23日,第四届非遗节最后一天,五大洲的特色非遗演出继续热烈上演,游客盈门。不出国门,看遍世界,这是历届非遗节的一大特色。
9天盛会,印尼的摇竹舞蹈团、美国夏威夷的舞蹈团等在舞台上展示着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台下,他们观看成都传统非遗展示,与当地手工艺人零距离交流。
非遗盛会,世界也在打量四川。唯一一个覆盖全球、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深度参与并主办的活动,就是在成都举行的“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来自尼日利亚等9个国家的文化部部长、152名会议代表和300余名非遗专家莅会。
节会之外,各国展演艺人换下传统服饰,在成都走街串巷。泰国代表团领队贡恩说:“这次非遗节之旅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而刚果(金)代表团的领队菲迪则告诉记者,他们对成都感觉很亲切,因为“舞蹈和音乐是能超越语言的交流方式”。
非遗,打开了一扇交流与合作的窗口。29家海外华文媒体的30多名记者走进了博览园,把这样的盛况,向全世界发布。
产业化:
140多亿元投向非遗生产
本届非遗节,两个“第一”尤为引人关注--首次设立项目推介活动、第一次提出“非遗产业”的概念。
9天盛会,非遗节更像一束橄榄枝,吸引热钱涌入。老陈醋、庆阳香包、东阿阿胶……这些在非遗节上卖得红红火火的非遗产品,不仅成功开拓了市场,同时反哺着非遗保护,让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渐入良性循环。
有市场,或许就能攒指成拳成产业。6月20日,非遗节首次举办的文化产业项目推介在非遗博览园举行。法国尼斯狂欢节与非遗节的合作,是此次签约的一笔“外单”。人员交流、互办文化交流项目、互派队伍参加节会活动等方面进行合作,将实现把熊猫、辣椒等四川元素融入法国尼斯狂欢节,把四川文化叫得更响。
抢分非遗产业蛋糕的还有蜀绣、夹江竹纸、苴却砚、青神竹编、荥经砂器等项目,当日,超过140亿元的资金投向了非遗。而非遗节期间,还有285个项目达成了合作意向。产业化的新视野,成为今年非遗节的新动力。
品牌化:
两大展览永久落户
筑巢引凤,本届非遗节引来两大展览永久落户四川。
非遗节开幕前一天,首届“笔墨东方--中国书法艺术国际大展国际论坛”亮相,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位书法家奉献了400余件作品。在游客们“难得一见!”的赞叹声中,中国书法馆应声落地,为世界书法安下“成都之家”,两年一届的书法最高级别展留在了成都。
非遗节开幕后第二天,全国首个篆刻艺术双年展--“印道·中国篆刻艺术双年展--2013中国篆刻艺术名家邀请展”也在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博物院开幕。105位篆刻艺术名家、200余件精石雕刻,前所未有的集中亮相。此后,这一双年展也将“永久落户成都”。(记者 李思忆 吴传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