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抓牢“两个创建”牛鼻子 激活全省食品安全监管一盘棋

  • 2016年10月21日 08时2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监管人员透过远程电子监管系统,实现对监管对象的精准监管。 (周虹利 摄)


    监管人员手持快检设备上门检查。 (冉聪 摄)


    监管人员正在核查学校食堂后厨留样食品。 (谢刚 摄)


    监管人员对市场销售熟食进行检查。 (冉聪 摄)


    检验人员对大宗蔬菜进行农残快检。 (黎藜 摄)

      率先出台农村坝坝宴监管新规,建立风险分级防控体系,开创“四化”监管新模式……自全国食品安全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以下简称:“两个创建”)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我省认真贯彻全国“治理餐桌污染”福建现场会、“两个创建”试点工作威海现场会精神,以创建工作为突破口,以点带面,蹚路子、立标杆、树榜样、作示范,引领带动全川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整体跃升。

      四川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和食品工业大省,做好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近年来,在“两个创建”引领下,四川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明显提升,总体形势稳定向好,没有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问题,人民群众满意度逐年提高,“两个创建”已成为我省破解食品安全监管难题的“试验田”、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的“助推器”、开创食品安全监管新局面的“指挥棒”。

      组织保障篇

      筑牢“底线思维”保安全 优化“顶层设计”谋创建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四川把保障食品安全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牢牢守住的三条底线之一来抓,以强化“红线意识”、筑牢“底线思维”。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食品安全党政同责政治要求和“四个最严”要求,提出了“建立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战略部署,把保障食品安全纳入现代治理体系,纳入治蜀兴川重要任务,纳入十大民生工程,纳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标体系。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听取食品安全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还专门作出批示,就食品安全、开展“两个创建”提出明确要求。

      2012年,我省率先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工作,探索构建“工作体系健全、监管责任到位、机制制度完善、监管措施有力”的监管模式。全国“两个创建”工作启动后,省食安委迅即印发方案,召开推进会、现场会作出安排部署,从“顶层设计”上做好创建规划,全省市、县踊跃争取进入试点范围,各试点市、县把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均成立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创建工作。

      目前,全省2个市纳入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试点、31个县(市、区)纳入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5个市、72个县(市、区)被命名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县),1个市、4个县纳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试点。对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我省将在年底前按统一的创建、验收标准,组织第三方对试点单位逐个评估,并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为保障创建工作,全省“两个创建”累计投入7.4亿元。

      源头治理篇

      铁腕治理从“头”开始 绿色发展补齐“短板”

      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我省把源头治理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中之重,摆在特殊重要的位置。在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上,把树立和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作为刻不容缓的重大历史任务,省委十届八次全会通过了《中共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委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明确要以保障人民健康为目的,重拳出击、铁腕治污,集中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用5年时间基本解决突出环境污染问题,让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空气、喝上干净水、吃上放心食品。

      在加强田间地头治理上,全省共计布点8万余个,将监管示范县及试点创建县全部纳入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范围;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持续推进禁限用农药、兽用抗菌药、“瘦肉精”等专项整治;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建成部级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259个、部省级畜禽养殖示范场763个、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34个,主要生产基地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分别达60%和50%以上,畜禽水产标准化养殖面积达60%以上,打造“三品一标”品牌5346个;大力开展农业面上源头污染治理,力争到2020年,全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

      在强化源头治理同生产经营监管衔接上,严把许可准入准出关。省食药监局与省农业厅签署《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合作协议》,联合印发《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共同建立从田间到市场监管合作机制;出台市场销售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要求全省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都建立检测室(站),食用农产品经检验合格方能上市销售;出台食品安全追溯指导意见和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力争在2020年前初步建立覆盖面广、扩展性强、符合四川实际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创新监管篇

      开创“四化”新模式 全面提升监管效能

      在推进“两个创建”过程中,省食药监局创造性地提出了监管工作信息化、技术体系现代化、监管所建设标准化、日常监管网格化等“四化”建设思路,力争逐步实现科学监管、精准监管、效能监管。在监管工作信息化上,省级共计投入1000余万元,开发食品安全日常监管、追溯管理、诚信体系等系统,实现监管联动、数据共享、综合研判等多重功能。在技术体系现代化上,划转整合相关资源,投入5.27亿元,启动建设21个市级食品检(监)测能力建设项目、13个县级区域中心,在大型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和主要农贸市场均建立快速检测室,基本实现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全覆盖。

      在监管所建设标准化上,我省每年确定一个阶段性目标,分层分批推进基层监管所建设。目前全省已累计投入经费2.23亿元,建成标准化监管所973个。在日常监管网格化上,构建以信息化为载体,以严格责任为基础,以社会共治为合力,以确保安全为目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清晰、信息共享、精准效能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网、责任网,在村(社区)设立食品安全工作室,把监管触角延伸至最末端。

      与此同时,针对农村坝坝宴、学校食堂和“三小”(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摊贩)等食品安全高风险领域,我省有的放矢创新监管举措,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农村坝坝宴、学校食堂等监管新规,对“三小”实施备案管理,逐步推行小作坊进园区、摊贩进市场。目前《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管理条例(草案)》已通过省人大常委会二审,预计将在今年底出台。同时,将风险防控作为全省食药监管系统的“一把手”工程,通过风险抽检不间断地对全省所有食品品类和重点产品进行扫描,对抽检数据进行“大数据”研判,作为稽查执法和专项整治的依据。为将有限的监管资源用在“刀刃”上,我省早在去年底便出台了《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监督管理指导意见(试行)》,建立起“分类合理、管理科学、运作高效、强化自律”的管理模式。

      责任落实篇

      强化各方责任落实 推动社会共治共享


      保障食品安全,重在责任落实。在食品安全责任体系中,我省构建起地方党委政府负总体责任、企业负主体责任、监管部门负监管责任、相关部门负协管责任、社会各方负共治责任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五位一体”责任体系,形成协同共治合力。在落实属地责任上,省、市、县三级政府每年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制定食品安全监管事权划分意见,落实“两责”意见和日常监督检查工作指南,明确省、市、县、乡四级事权和日常监管职责。

      在落实主体责任上,大力宣贯食品安全法,开展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大普查、食品重点企业省上集中培训和中小企业市县分级培训、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到户培训,试点推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在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推行履行食品安全法定责任年度报告制度和质量安全授权人制度,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将12种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纳入“黑名单”管理,公开监管执法信息和抽检监测信息,倒逼食品企业、农产品生产者把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扛在肩上、落实到生产经营行为上。

      在加强衔接联动上,农业、教育、食药监、旅游、工商等部门,先后联合制发农村坝坝宴、市场销售食用农产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旅游景区食品安全、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等管理办法,有效填补监管制度空白。农业、食药监与司法机关建立联动机制,加强“两法”衔接,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今年以来,全省共查处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案件近7400件,取缔无证生产经营户近1500家,有力震慑了食品违法犯罪分子。

      在推动社会共治上,通过开办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专刊专栏、政务微博微信、手机报等方式展开立体宣传。同时,还建成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站(室)1466个,聘任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7.9万余名,年均受理投诉咨询3.2万件,并通过推行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等,调动社会各方参与、共建共享食品安全成果。

      “两个创建”引领共建“智慧食安”

      “美食之都”成都递出食品安全新名片

      成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亚洲首个世界“美食之都”,是川菜文化重要的发源地和发展中心。食品安全作为基本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已被列入成都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重要内涵。2015年,成都市先后被农业部、国务院食安委纳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试点单位和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试点城市(以下简称“两个创建”)。至此,成都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同时纳入“两个创建”试点的副省级城市。

      成都市将“两个创建”作为整体提升食品安全工作的重大机遇,围绕“四个最严”总体要求,突出“智慧监管”这一主线,坚持“产出来”与“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强化政策引领、监管创新、基础支撑以及长效机制建设,健全绿色生产、标准推进、全程追溯、执法监管“四大机制”,确保以试点带全面、以创建促监管见实效,开创了全国食品安全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的成都模式,向世界递出了食品安全新名片。

      亮点一

      从“头”开始强化产地管理 实现准入准出无缝衔接

      在强化源头治理上,成都市大力推广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测土配方施肥等土壤改良项目;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要求,制定成都市到2020年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方案,推动化肥农药减量使用,全面提升源头控制能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实现畜禽废弃物基本利用和土壤培肥“双赢”。在产地准出上,成都市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加强标准化生产和开展质量安全认证。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全市“三品一标”认证数达到1223个,绿色有机农业基地超过5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达536.8万亩。

      在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上,成都率先对28类实行了食品生产许可制度的食品严格实施市场准入,并建立了蔬菜、水果等6类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的衔接机制,在郊区14个区(市)县建立了146个综合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确保食用农产品安全准出,并严格凭“三品一标”和检验检疫合格证明准予入市销售。同时,还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了豆芽、豆腐“规模化生产、准入化监管、连锁化销售”的成都模式,保证了中心城区规模化生产经营的豆芽、豆腐制品市场占有率98%以上。

      亮点二

      将“互联网+”引入食安监管 探索“智慧食安”成都模式

      根据创建要求并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成都积极探索食品药品“智慧食安”新模式,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与监管工作深度融合,构建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协同高效、公众全方位参与的现代智能化管理系统。以食品安全大数据风险分析、检验检测、数据指令为支撑,打造“国内一流、国际认可”,具有技术辐射功能的区域性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并通过实时监控设备、移动终端、远程监控平台等智能设备的应用。

      围绕“智慧食安”主题,成都正加快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系统建设,全面构建“智慧食安”的信息化支撑体系。建立一个中心:“成都市食品安全监测预警数据中心”,将之作为全市食品安全“智慧食安”智能感知及响应系统中枢,归集、统计、分析各方检测数据,实现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智能感知、快速响应,成为食品安全的“风险雷达、安全哨兵”。搭建三个平台:食品安全监管平台、检测平台、追溯平台等三个基础平台,实现与大数据中心互联互通,并接受数据中心反馈的数据指令,实现高效监管。实现互通共享:通过统一系统建设标准,明确数据采集更新、分析应用、指令推送、应急响应的程序和规则,制定各平台之间互通共享和协同联动相关工作制度,打通“信息孤岛”,确保“智慧食安”体系畅通长效运行。

      亮点三

      强化部门联动和社会共治 汇聚监管合力引导人人参与

      如果发现身边有食品安全问题,不要再做“沉默的羔羊”,拿起手中的手机,拨打12331,不但可以解决问题,还可能获得最高60万元的举报奖励!日前,新修订的《成都市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正式实施,新规将原来的每起案件的奖金原则上不超过30万元提升至全国最高的60万元,并扩大了奖励覆盖面,进一步优化领取流程和举报人隐私保护,激活社会公众高涨的参与监督热情。

      近三年来,成都市共发放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奖励金额160余万元,已发放的单笔金额达到了18.9万元,创全省食品安全单笔有奖举报金额之最。通过加大举报奖励、强化信息公开、引导行业自律、加强宣传教育等方式,成都建立起了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和法治保障的包容性共治体系——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成都市通过强化部门联动及社会共治,汇聚起了创建最大合力,初步形成了“人人参与、全民共创”浓厚氛围。 (周炜)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抓牢“两个创建”牛鼻子 激活全省食品安全监管一盘棋

  • 2016年10月21日 08时2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监管人员透过远程电子监管系统,实现对监管对象的精准监管。 (周虹利 摄)


    监管人员手持快检设备上门检查。 (冉聪 摄)


    监管人员正在核查学校食堂后厨留样食品。 (谢刚 摄)


    监管人员对市场销售熟食进行检查。 (冉聪 摄)


    检验人员对大宗蔬菜进行农残快检。 (黎藜 摄)

      率先出台农村坝坝宴监管新规,建立风险分级防控体系,开创“四化”监管新模式……自全国食品安全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以下简称:“两个创建”)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我省认真贯彻全国“治理餐桌污染”福建现场会、“两个创建”试点工作威海现场会精神,以创建工作为突破口,以点带面,蹚路子、立标杆、树榜样、作示范,引领带动全川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整体跃升。

      四川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和食品工业大省,做好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近年来,在“两个创建”引领下,四川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明显提升,总体形势稳定向好,没有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问题,人民群众满意度逐年提高,“两个创建”已成为我省破解食品安全监管难题的“试验田”、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的“助推器”、开创食品安全监管新局面的“指挥棒”。

      组织保障篇

      筑牢“底线思维”保安全 优化“顶层设计”谋创建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四川把保障食品安全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牢牢守住的三条底线之一来抓,以强化“红线意识”、筑牢“底线思维”。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食品安全党政同责政治要求和“四个最严”要求,提出了“建立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战略部署,把保障食品安全纳入现代治理体系,纳入治蜀兴川重要任务,纳入十大民生工程,纳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标体系。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听取食品安全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还专门作出批示,就食品安全、开展“两个创建”提出明确要求。

      2012年,我省率先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工作,探索构建“工作体系健全、监管责任到位、机制制度完善、监管措施有力”的监管模式。全国“两个创建”工作启动后,省食安委迅即印发方案,召开推进会、现场会作出安排部署,从“顶层设计”上做好创建规划,全省市、县踊跃争取进入试点范围,各试点市、县把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均成立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创建工作。

      目前,全省2个市纳入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试点、31个县(市、区)纳入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5个市、72个县(市、区)被命名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县),1个市、4个县纳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试点。对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我省将在年底前按统一的创建、验收标准,组织第三方对试点单位逐个评估,并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为保障创建工作,全省“两个创建”累计投入7.4亿元。

      源头治理篇

      铁腕治理从“头”开始 绿色发展补齐“短板”

      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我省把源头治理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中之重,摆在特殊重要的位置。在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上,把树立和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作为刻不容缓的重大历史任务,省委十届八次全会通过了《中共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委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明确要以保障人民健康为目的,重拳出击、铁腕治污,集中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用5年时间基本解决突出环境污染问题,让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空气、喝上干净水、吃上放心食品。

      在加强田间地头治理上,全省共计布点8万余个,将监管示范县及试点创建县全部纳入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范围;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持续推进禁限用农药、兽用抗菌药、“瘦肉精”等专项整治;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建成部级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259个、部省级畜禽养殖示范场763个、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34个,主要生产基地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分别达60%和50%以上,畜禽水产标准化养殖面积达60%以上,打造“三品一标”品牌5346个;大力开展农业面上源头污染治理,力争到2020年,全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

      在强化源头治理同生产经营监管衔接上,严把许可准入准出关。省食药监局与省农业厅签署《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合作协议》,联合印发《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共同建立从田间到市场监管合作机制;出台市场销售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要求全省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都建立检测室(站),食用农产品经检验合格方能上市销售;出台食品安全追溯指导意见和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力争在2020年前初步建立覆盖面广、扩展性强、符合四川实际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创新监管篇

      开创“四化”新模式 全面提升监管效能

      在推进“两个创建”过程中,省食药监局创造性地提出了监管工作信息化、技术体系现代化、监管所建设标准化、日常监管网格化等“四化”建设思路,力争逐步实现科学监管、精准监管、效能监管。在监管工作信息化上,省级共计投入1000余万元,开发食品安全日常监管、追溯管理、诚信体系等系统,实现监管联动、数据共享、综合研判等多重功能。在技术体系现代化上,划转整合相关资源,投入5.27亿元,启动建设21个市级食品检(监)测能力建设项目、13个县级区域中心,在大型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和主要农贸市场均建立快速检测室,基本实现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全覆盖。

      在监管所建设标准化上,我省每年确定一个阶段性目标,分层分批推进基层监管所建设。目前全省已累计投入经费2.23亿元,建成标准化监管所973个。在日常监管网格化上,构建以信息化为载体,以严格责任为基础,以社会共治为合力,以确保安全为目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清晰、信息共享、精准效能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网、责任网,在村(社区)设立食品安全工作室,把监管触角延伸至最末端。

      与此同时,针对农村坝坝宴、学校食堂和“三小”(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摊贩)等食品安全高风险领域,我省有的放矢创新监管举措,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农村坝坝宴、学校食堂等监管新规,对“三小”实施备案管理,逐步推行小作坊进园区、摊贩进市场。目前《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管理条例(草案)》已通过省人大常委会二审,预计将在今年底出台。同时,将风险防控作为全省食药监管系统的“一把手”工程,通过风险抽检不间断地对全省所有食品品类和重点产品进行扫描,对抽检数据进行“大数据”研判,作为稽查执法和专项整治的依据。为将有限的监管资源用在“刀刃”上,我省早在去年底便出台了《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监督管理指导意见(试行)》,建立起“分类合理、管理科学、运作高效、强化自律”的管理模式。

      责任落实篇

      强化各方责任落实 推动社会共治共享


      保障食品安全,重在责任落实。在食品安全责任体系中,我省构建起地方党委政府负总体责任、企业负主体责任、监管部门负监管责任、相关部门负协管责任、社会各方负共治责任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五位一体”责任体系,形成协同共治合力。在落实属地责任上,省、市、县三级政府每年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制定食品安全监管事权划分意见,落实“两责”意见和日常监督检查工作指南,明确省、市、县、乡四级事权和日常监管职责。

      在落实主体责任上,大力宣贯食品安全法,开展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大普查、食品重点企业省上集中培训和中小企业市县分级培训、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到户培训,试点推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在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推行履行食品安全法定责任年度报告制度和质量安全授权人制度,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将12种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纳入“黑名单”管理,公开监管执法信息和抽检监测信息,倒逼食品企业、农产品生产者把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扛在肩上、落实到生产经营行为上。

      在加强衔接联动上,农业、教育、食药监、旅游、工商等部门,先后联合制发农村坝坝宴、市场销售食用农产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旅游景区食品安全、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等管理办法,有效填补监管制度空白。农业、食药监与司法机关建立联动机制,加强“两法”衔接,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今年以来,全省共查处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案件近7400件,取缔无证生产经营户近1500家,有力震慑了食品违法犯罪分子。

      在推动社会共治上,通过开办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专刊专栏、政务微博微信、手机报等方式展开立体宣传。同时,还建成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站(室)1466个,聘任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7.9万余名,年均受理投诉咨询3.2万件,并通过推行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等,调动社会各方参与、共建共享食品安全成果。

      “两个创建”引领共建“智慧食安”

      “美食之都”成都递出食品安全新名片

      成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亚洲首个世界“美食之都”,是川菜文化重要的发源地和发展中心。食品安全作为基本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已被列入成都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重要内涵。2015年,成都市先后被农业部、国务院食安委纳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试点单位和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试点城市(以下简称“两个创建”)。至此,成都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同时纳入“两个创建”试点的副省级城市。

      成都市将“两个创建”作为整体提升食品安全工作的重大机遇,围绕“四个最严”总体要求,突出“智慧监管”这一主线,坚持“产出来”与“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强化政策引领、监管创新、基础支撑以及长效机制建设,健全绿色生产、标准推进、全程追溯、执法监管“四大机制”,确保以试点带全面、以创建促监管见实效,开创了全国食品安全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的成都模式,向世界递出了食品安全新名片。

      亮点一

      从“头”开始强化产地管理 实现准入准出无缝衔接

      在强化源头治理上,成都市大力推广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测土配方施肥等土壤改良项目;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要求,制定成都市到2020年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方案,推动化肥农药减量使用,全面提升源头控制能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实现畜禽废弃物基本利用和土壤培肥“双赢”。在产地准出上,成都市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加强标准化生产和开展质量安全认证。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全市“三品一标”认证数达到1223个,绿色有机农业基地超过5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达536.8万亩。

      在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上,成都率先对28类实行了食品生产许可制度的食品严格实施市场准入,并建立了蔬菜、水果等6类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的衔接机制,在郊区14个区(市)县建立了146个综合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确保食用农产品安全准出,并严格凭“三品一标”和检验检疫合格证明准予入市销售。同时,还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了豆芽、豆腐“规模化生产、准入化监管、连锁化销售”的成都模式,保证了中心城区规模化生产经营的豆芽、豆腐制品市场占有率98%以上。

      亮点二

      将“互联网+”引入食安监管 探索“智慧食安”成都模式

      根据创建要求并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成都积极探索食品药品“智慧食安”新模式,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与监管工作深度融合,构建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协同高效、公众全方位参与的现代智能化管理系统。以食品安全大数据风险分析、检验检测、数据指令为支撑,打造“国内一流、国际认可”,具有技术辐射功能的区域性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并通过实时监控设备、移动终端、远程监控平台等智能设备的应用。

      围绕“智慧食安”主题,成都正加快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系统建设,全面构建“智慧食安”的信息化支撑体系。建立一个中心:“成都市食品安全监测预警数据中心”,将之作为全市食品安全“智慧食安”智能感知及响应系统中枢,归集、统计、分析各方检测数据,实现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智能感知、快速响应,成为食品安全的“风险雷达、安全哨兵”。搭建三个平台:食品安全监管平台、检测平台、追溯平台等三个基础平台,实现与大数据中心互联互通,并接受数据中心反馈的数据指令,实现高效监管。实现互通共享:通过统一系统建设标准,明确数据采集更新、分析应用、指令推送、应急响应的程序和规则,制定各平台之间互通共享和协同联动相关工作制度,打通“信息孤岛”,确保“智慧食安”体系畅通长效运行。

      亮点三

      强化部门联动和社会共治 汇聚监管合力引导人人参与

      如果发现身边有食品安全问题,不要再做“沉默的羔羊”,拿起手中的手机,拨打12331,不但可以解决问题,还可能获得最高60万元的举报奖励!日前,新修订的《成都市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正式实施,新规将原来的每起案件的奖金原则上不超过30万元提升至全国最高的60万元,并扩大了奖励覆盖面,进一步优化领取流程和举报人隐私保护,激活社会公众高涨的参与监督热情。

      近三年来,成都市共发放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奖励金额160余万元,已发放的单笔金额达到了18.9万元,创全省食品安全单笔有奖举报金额之最。通过加大举报奖励、强化信息公开、引导行业自律、加强宣传教育等方式,成都建立起了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和法治保障的包容性共治体系——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成都市通过强化部门联动及社会共治,汇聚起了创建最大合力,初步形成了“人人参与、全民共创”浓厚氛围。 (周炜)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