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昨晚落幕
昨晚,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落下帷幕。为期9天的非遗节活动丰富多彩、精彩纷呈。成都市文化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进表示,第四届非遗节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参与国家数创新高,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近300场各类非遗展示、展演、展销和交流活动,为民众奉上了一道精彩的文化盛宴;正式通过的《成都展望》成为全球非遗保护的新纲领,对推动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成都经验”结出硕果,进一步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并通过非遗签约仪式,共取得140亿元的项目成果。
意义深远
《成都展望》有里程碑的意义
“世界非遗之都”地位进一步巩固
为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10周年,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广泛邀请《公约》缔约国代表、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从事非遗保护工作的各界人士,成功举办了成都国际非物质遗产大会。与会代表凝聚智慧,积累共识,经大会认真讨论,全票通过未来指导全球非遗保护的新纲领《成都展望》并正式发布。成都国际非遗大会以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10周年为主题,是全球已有17个国家和地区举办或即将举办的60多场《公约》通过10周年纪念活动中,唯一一个覆盖全球范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深度参与并主办的纪念活动。共有来自尼日利亚等9个国家的文化部部长、152名会议代表和300余名国内外非遗专家参加本次会议。
为期三天的大会期间,中外嘉宾围绕“公约的成就”“清单制定与名录申报”“平行领域”“缔约国的非遗保护经验”“其他相关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5个议题,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10年以来的作用和价值进行回顾和反思,探讨非遗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挑战和机遇,并最终形成进一步推动全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会议成果文件《成都展望》。曾任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联合国教科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文员会第一次特别会议主席的王学贤盛赞了成都对非遗工作的重视与担当。他说:“就非遗保护工作及重视程度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比中国做得更好,没有一个城市比成都做得更好,可以说成都的非遗保护工作排名全国第一,成都已经变成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永久之都。”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成都展望》的通过是这次大会最重要的成果,为今后全球保护非遗凝聚了共识指明了方向,《成都展望》将是未来国际社会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纲领。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此次大会以《公约》通过10周年为契机,通过回顾《公约》产生的历程,总结履约经验,探讨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困难、挑战和机遇等,对提升国际社会对《公约》意义、价值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论水平,为推动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内容丰富
各类活动精彩纷呈好戏不断
民众文化权益得以充分保障和彰显
自2007年以来,我市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深入宣传展示了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搭建了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第四届非遗节以“人人都是文化传承人”为主题,通过举办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西片)赛事、中国书法和篆刻艺术国际大展、主题分会场和配套活动、闭幕式等活动,为国际社会和人民群众呈上近300场各类非遗展示、展演、展销和交流活动。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荟萃了国内外非遗类的传统技艺展示、产品展销和原生态民族歌舞展演;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大赛上演了23台戏剧,产生了21朵“梅花”;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国际大展,展出了400多件书法名家作品、200余件篆刻名家作品。
整个节会荟萃各类非遗项目1000余项,会集国内外专家学者300余名,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500余名,全国各省区市组团观摩代表2000多名(其中重庆代表团130余名,浙江代表团60余名),参加非遗节的国家数量达到107个,为历届非遗节之最。丰富多彩的各类非遗展示、展演、展销深受群众喜爱,据初步统计,第四届非遗节开幕当天,就有超过4万市民到第四届非遗节主会场——非遗国际博览园参加各类节会活动。遍及全市的主题分会场活动和配套活动,广泛地融入了城乡群众文化生活。
除了主会场活动,非遗节在成都市青羊区文殊坊街区、高新区铁像寺水街、都江堰市灌县古城和壹街区、彭州市白鹿镇、邛崃市平乐古镇、金堂县赵镇、郫县安靖镇等地举办了主题分会场活动,让市民感受到了人类智慧结晶的独特魅力。望丛赛歌会是郫县传统的民间盛会,也是汉民族地区现存唯一的传统赛歌节,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邛崃特色原生态非遗传统项目(表演),如竹麻号子、平乐竹龙、夹关高跷也集中亮相;彭州分会场与“创建中国曲艺之乡”活动相结合,活动中穿插有曲艺表演,在白鹿镇举行的专场表演中设立曲艺专场等。铁像寺水街作为第四届非遗节重点推介的主题分会场,集纳了包括皮影、漆器、民乐、民族舞蹈等展出与活态表演。第四届国际非遗节充分展示了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及其保护成果,交流了保护经验,促进了非遗保护事业发展。
广泛认可
赢得国际国内众多赞誉
展示成都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成都市高度的文化自信、敢于担当的积极态度和有序的办节办会水平,赢得了参会代表的广泛赞誉,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认可。出席第四届非遗节开幕式并参观非遗博览会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表示,“中国的非遗保护走在世界前列,这也是国际非遗节会永久选择成都的原因。”在谈及连续举办四届的成都非遗节时,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最高长官,博科娃高度评价了成都在举办国际非遗节和非遗保护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她说:“我非常高兴来到成都,这座城市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承诺,而且已经用实际行动兑现了承诺!”她表示,非遗节已经成为一个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平台,“通过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把不同的民族和种族融合在一起,从中可以认识和评估不同文化间的特性,并了解和尊重这种文化间的差异。举办成都国际非遗节,更进一步提升了社会的包容度和文化的包容性。这次成都非遗节有90多个国家参加了会议,与会各国从中感受到自己民族的文化在会议中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认同,这是成都非遗节受到国际社会一致认同的证明。我相信,在成都的努力下,此次非遗节将按每两年一届的方式继续举办下去,规模会逐渐变大,成为国际性的文化盛宴!”
同时,国内外嘉宾表示,成都市已经连续三届成功地举办了“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及国际论坛,此次非遗节组织高效、服务热情周到,突出体现了成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作贡献的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成都市城市管理规范、环境干净整洁,充分展示了城市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此外,第四届非遗节受到国内外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30多家中央级媒体近50名记者以及省市200多名记者参与非遗节报道,开幕式当天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开幕式盛况,次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刊发消息。17日30多家境外华文媒体集中采访非遗博览园,同日《人民日报》刊发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成都展望的评论员文章,新华社刊发对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的专访,省市媒体连续在重要版面用大篇幅集中报道了非遗节盛况。
生产性保护
“成都经验”令人瞩目
签约140亿元,助推非遗产业跨越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国际非遗节首次举办了非遗文化项目推介签约活动,对于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弘扬传承优秀非物质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推动非遗资源保护与生产性项目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对非遗生产性保护成都经验的肯定和进一步落实,将促进我市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实施,带动全省特色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据统计,此次推介签约仪式共有296个项目参与,签约金额达140多亿元,其中成都市签约金额57亿元,占签约总额的40%。
生产性保护已经成为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中令人瞩目的“成都经验”,以蜀绣为代表的非遗项目成为成都在落实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的成功实践。在签约仪式上,诞生于1972年,美国最大的风险投资基金KCPB一次性给成都蜀绣品牌“一针一线”注资2000万美元,助推“一针一线”做强做大,走出成都迈向国际。
此外,在本届非遗节开幕式首场演出中,体现法国尼斯狂欢节元素的“巨人”演出,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在签约仪式上,世界狂欢节协会主席、狂欢节历史学家安妮·喜多乐女士代表法方,与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代表签下了双方合作交流项目书。尼斯市是法国第五大城市,尼斯狂欢节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狂欢节之一,每年延续大约两周时间。安妮·喜多乐告诉记者:“要是来到四川,我们会加入四川元素,熊猫、辣椒等,当地人也要一起参与进来,要不然没意思。”
在本届非遗节期间,“笔墨东方·2013中国书法艺术国际大展”的盛大举行,让中国书法这项古老的非遗项目再次迸发出新生命力,而国内规模最大也是唯一一座国家级书法馆——“中国书法馆”落户成都,也让成都成为全球书法艺术交流的中心。“高规格的书法大展将延续下去,每两年举办一届,与非遗节举办的节奏一致。这样就可以把国内乃至海外的书法资源,集中调集到成都,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书法精英,来到成都交流书法艺术。”“中国书法馆”项目的核心策划人兼操作人之一、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书法篆刻院执行院长曾来德向记者介绍。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