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禁区的奇迹
随着雀儿山隧道掘进的不断深入,即使改进了通风供氧系统,洞内仍缺氧,工人工作之余到移动吸氧车吸氧。
高压应急氧舱。
“爬上雀儿山,鞭子打上天。”海拔6168米的雀儿山,犹如一道天堑,让人望而生畏。
9月26日,历史从此改变:随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特长隧道——雀儿山隧道的正式通车,翻越雀儿山从2个小时缩短为短短10分钟,所经之处不再常年积雪积冰,“川藏第一险”从此天堑变通途。
一个山鹰都飞不过的地方,奇迹,是怎么诞生的?
继承“两路”精神 再“战”雀儿山
“雀儿山隧道正式通车!”9月26日,雀儿山山腰4378米处,汽车鱼贯而入崭新的通道。看着这一幕,雀儿山隧道建设指挥部章志高百感交集。他的思绪,飞回到了7年前……
2010年底,四川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总公司(以下简称“川高公司”)领命,组建雀儿山隧道项目建设指挥部,开始项目前期工作。
建设雀儿山隧道,是党委、政府的重要决定,亦是民心所盼。
千里川藏线,雀儿山是“第一险”。1950年,11万人民解放军、工程技术人员和各族人民,用铁锤、钢钎、铁锹和镐头,劈开悬崖峭壁,降服险川大河。在4年多的时间里,数以千计的干部、战士和工人英勇捐躯,打通了川藏公路北线——国道317线。川藏南线的国道318建设也类似。这种不怕苦、不畏难的筑路精神由此流传下来,成为四川交通人代代相传的“两路”精神。
此后半个多世纪,以雀儿山五道班和全国劳模陈德华为代表的一代代公路交通人,用青春和生命守护着雀儿山公路,守护着进出藏区的交通大通道。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雀儿山公路海拔高、等级低、路基窄、弯道多、养护难等问题日益突出,其通行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打通雀儿山隧道,被党中央、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2002年,雀儿山隧道方案论证和可行性研究工作启动。
但这并不容易。“在如此高海拔、高严寒地区建长隧,不仅自然环境严酷,而且无规范支撑、无工程可参考。”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设计院高级工程师、雀儿山隧道设计代表蔚艳庆回忆,设计团队本着多吃苦、多体验、多研究的信念,开展十年科学研究与技术攻关。
徒步深入高山无人区,克服严寒缺氧的考验,进驻现场调研高原冬季冰雪、冻结情况,只为获得隧道设计所需的基础资料;历经百日、肩抬背扛80公斤重测深仪器给隧道“庞大身躯”作“全身CT切片”检查;在不同海拔点位,建立自动气象观测站、设立人工监测点,工程师长期驻守现场,历时2年不间断监测不同海拔高度条件下的气象及道路灾害情况……
经过8年多的气象、地质、结构、通风、施工技术的专题研究,7个隧道设计备选方案被一一排除、优化,2010年,起于国道317线雀儿山三道班,经错柯沟、雀儿山和色曲河,止于雀儿山六道班的方案被确定为最优方案。
建设前期工作随之启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不仅将雀儿山隧道项目列为省政府重点建设项目,在资金、环境、要素等方面予以全力保障,要求由省内最具公路建设管理经验和实力的川高公司代建。
川高公司迅即组建了项目建设指挥部。在建设管理过程中,指挥部严格按照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的程序、要求和标准,科学组织、专业管理,大力推行过程管理精细化、标准化、信息化,努力打造品质工程,成为共识。
参与国道317线雀儿山隧道建设的人员,均在四川高速公路系统长期从事建设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建设管理经验。依托四川高速公路系统的人才及建设管理优势,指挥部成立了“品质工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过程推行“精细化”管理理念,制定了“精细化”管理方案和实施细则,做到思想统一、目标明确、措施有效、执行有力。
雀儿山隧道隧址区地质条件复杂、气候条件极差、生态环境脆弱,指挥部优化设计,尽最大努力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扰动;并要求施工单位将腐殖土和草皮加以保护,专门存放,以便在后续的绿化施工中恢复利用;要求参建单位做好对取、弃土场的排水和防护,防止雨水冲刷形成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等。
为切实掌握高海拔严寒地区公路建设尤其是隧道建设的相关技术参数,在隧道正式开工建设前,指挥部先期开工了隧道连接线的试验段路基工程,提前实践探索、总结和验证,为隧道全面开工建设提供了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为打造雀儿山隧道品质工程提供技术支撑。
指挥部秉承建设与科研并重的理念,多次召开科研座谈会和技术培训交流会,有针对性地加强技术攻关,并将科研结果充分运用到工程建设实践中,不断改善施工工艺,采用科技新材料,在防冻抗灾、制氧供氧、医疗保障、冬季低温施工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一系列有效的经验。
雀儿山隧道建设,无先例可以借鉴,加上恶劣的自然环境,难度可想而知。但在建设者们看来,再难,也要拿下雀儿山,这是对“两路”精神的最高继承,对藏区人民渴盼的最好回应。
突破“零”纪录 攻克施工禁区
作为世界海拔最高的公路特长隧道,雀儿山隧道面临高原、高寒、缺氧、工效低,山高、路远、料少、运输难,隧道长、断面小,通风难、地质情况复杂、围岩级别变化快等诸多难题,这些困难是如何化解的?
施工通风是需要解决的最大技术难题。根据现场数据,建设者通过考虑冰水相变的气流场-温度场-渗流场耦合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不同通风速度,不同通风方式下隧道温度场的分布演化规律,研究通风对于围岩温度场的影响,并据此多次修改通风方案,2014年底针对现场通风困难所编制的专项通风方案,得到了西南交大、中铁西南院、省公路设计研究院等各方通风专家的肯定。
施工现场供氧如何突破?项目选用分子筛制氧法,使用特制的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分离出来。在办公生活区,室内场所配备吸氧终端、氧气瓶及氧气袋;在洞口建立吸氧室,室内配置吸氧终端;洞口施工配合区,则配置氧气瓶。
工人要施工、机器要作业,不可能时时吸氧,怎么办?指挥部将制氧站的输氧管道安装至轴流风机进风口,通风管内加入氧气,随同通风输送至隧道掌子面。隧道内吸氧车(移动氧吧),为隧道内施工人员提供吸氧场所,以便于洞内施工人员在身体不适时或休息时吸氧恢复。经过几年的摸索,在隧道内正常通风情况下,掌子面空气含氧量与洞口自然环境空气含氧量基本相同。
雀儿山隧道内的地质情况复杂多变,全隧道共4条破碎带,围岩级别交替变化。隧道的防坍塌、涌水、岩爆和穿越破碎带的处治是雀儿山隧道的重点和技术难点。如何突破?
项目在实践中摸索,整理出了一套适用于高原高海拔高寒地区穿越冰水堆积垄的施工工法。比如,开挖采用环形开挖留核心土三台阶七部开挖法,充分保持围岩自身承载能力,提高隧道施工安全;加强洞内外监控量测工作,地表沉降、地表位移、洞顶下沉、洞内收敛,依据量测数据及围岩情况,确定合理的开挖方法、工序衔接及开挖进尺,尽可能减少对围岩的扰动;选用适用于高原施工的机械设备,配备专业的、稳定的机械操作人员及施工人员……
一个个难点被突破,一项项新的纪录写在了公路建设史上。作为世界第一高海拔超特长公路隧道,雀儿山隧道的施工建设,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填补空白的动态过程。
几年来,指挥部带领施工单位、科研单位一路“攻关”,不断进行科研总结,不断优化施工方案,改进施工工艺工法,确保施工安全、质量、进度、成本全面受控,为工程建筑施工领域留下宝贵的高原施工经验和依据。
针对雀儿山项目施工特点和难点,指挥部带领施工单位在项目上成立多个QC小组,上报QC成果多篇,其中荣获省部级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4项,荣获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3项,获得国家级QC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上报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已批复颁发18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背着氧气瓶 也要打通雀儿山
9月24日,走进即将通车的雀儿山隧道现场,眼前正在进行最后收尾阶段的施工人员,有着类似的面孔:黝黑的皮肤,油亮的头发,有些发乌的嘴唇,看上去比实际年龄都要苍老一些。在雀儿山“风吹石头跑,四季不长草,一步三喘气,夏天穿棉袄”这样的环境中,数千名参建者5年多施工,有苦、有险,更有着对修通雀儿山隧道、天堑变通途的坚持。
孙代,该项目甘孜分指挥部工程处的负责人,因为通车在即,他已经在海拔4000多米的项目部连续工作了3个月,“这么多施工单位,临近通车千头万绪,需要我在这里起到中间协调沟通的作用。”孙代说。
孙代是山西人,从未在高原生活的他,5年前伴随雀儿山隧道开工建设,来到了高原,像这样超过3个月驻守现场,这些年不下三次。最痛苦的是刚来项目上:“头痛,胸闷,喘不过气,走都不敢走,饭也吃不下,当时23天瘦了8公斤。”他说,睡觉也完全睡不好,无法进入深度睡眠,整晚都处于辗转反侧中。即便最简单的食物,也需要从100多公里外的甘孜县采购,最常吃的蔬菜就是土豆、白菜,特别是绿叶菜,因运输距离过长,每次只能吃上两顿就没有了。吃水也是问题,项目入驻时最先打下30米的深井,但经检测水质不达标,就再打了一口近80米的井,满足了工地的日常用水需求。
吃饭睡觉都成问题的情况下,从事体力劳动也难上加难,5年间雀儿山隧道项目大约有3000人次参与施工,“很多施工人员最多坚持一年多时间,就不干了。”孙代说,基本一年换一批人,而且高原导致功效低下,平原一个人干的活,这里需要三个人。
“特别在冬天,含氧量低,曾发生过因身体素质较差或因轻微感冒的施工人员,睡着睡着就休克了,幸好及时发现抢救,不然可能会出现不幸。冬季我们会安排人巡逻,或者定上闹钟叫醒,避免在睡梦中发生意外。”雀儿山项目Q1标段执行经理江章保说。
施工中也发生过惊魂一幕,在工程起始阶段,循环送风、制氧站等设备还没到位,因为高海拔地区机械设备也存在缺氧功率下降问题,柴油燃烧不充分,在隧道内通风不畅缺氧的情况下,还增加了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的一氧化碳等尾气。在隧道掘进的作业面,6个人突然晕倒,抬出洞外其中1人已停止呼吸。
“人工呼吸、心肺复苏、强心针,压胸时用了最大的力气。”雀儿山隧道项目驻地医生邓维钊说。原以为人已救不回来了,但邓维钊没有放弃,在一次按压下,那位停止呼吸的工人突然张大了嘴巴,“活了过来,我一下瘫坐在了地上。”
邓维钊也是在项目上驻守最久的人,在他手上抢救回来13人,7000多个病例在5年间得到有效治疗。
制氧站等设备逐步到位,施工环境大幅改善。过了每年10月,雀儿山隧道内因为机器散热、照明发热等,施工区温度可达30多摄氏度,而走到室外又是零下30至40摄氏度,冰火两重天对施工人员的身体是一种极限考验。
“对于我们来说,只能坚持。”江章保说,最常听到的问题就是:“隧道什么时候能通?”这句话中,蕴含着周围老百姓对雀儿山隧道的期盼。
雀儿山对于德格县来说是一个天堑,同样的牛肉,在德格县城一斤要38元,临近的甘孜县一斤却只需28元。“德格老百姓很希望这条隧道尽快通车。”孙代说,雀儿山老路确实太难走了。
吴东是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雀儿山项目的一名驾驶员,来到工地3年多时间,“冬天过雀儿山老路真的太吓人了,下山要一身汗。”满是碎石积雪的大山一片荒芜,蜿蜒的土石路沿着山势不断上升,至垭口顶点,再盘桓而下。
“每年冬天都要因为开会办事过3至5趟老路,没有护栏,有些路段仅可容一辆车通行。”吴东说,最虚的是靠路边走,真怕一不小心侧滑掉下万丈深崖。
越是有这样的体验,施工人员也越是坚定修通雀儿山隧道的决心,在白雪皑皑的山头,他们发出了“背着氧气瓶,也要打通雀儿山隧道”的豪言。或许,正如孙代所说:“一辈子能参与到这种堪称‘世界之最’的工程,心里是有自豪感的。” (陈风舒 文 图片由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交投集团川高公司提供)